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一、资源教室:融合教育的必由之路(一)随班就读的问题与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结构的不断变化,随班就读也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教师的不够关注,同学的歧视等,常常使"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坐",特殊学生缺失了应有的补偿性教育和潜能开发教育。如何让特殊学生不是形式上的"随班",而是实质上的"就读",这是资源教室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如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或发育迟缓的学生,他们不在特殊班学习,也不属随班就读学生,但确实有特殊的教育需求,如何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教育,也成为当代普通教育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盛光前  杨汀  马爽 《宁夏教育》2023,(10):41-42
随班就读教学模式有助于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相互沟通交流,促进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随班就读教学策略,旨在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从而让特殊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成长,以此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特殊教育已经从原来单纯注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转向全面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随班就读子女安置的主要途径。我国从90年代开始推行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子女入学率明显提高,在确保学生受教育权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如何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入学后得到哪些支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如何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融入校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渗透式课堂提高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同伴接纳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瑾  曾凡林 《中学教育》2011,(4):108-112,118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在中国的一种具体教育形式。随班就读发展的困境之一是,如何对随班就读进行有效评价。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情况,对特殊学生随班就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尝试探索随班就读教育评价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随班就读教育评价实践的发展和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班就读是中国特色融合教育本土化的有益探索,做好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单的设计可有效创造随班就读学生参与课堂机会,提升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基于“以单助学”的思路,从学习单的设计原则、设计样式、策略支撑这3个维度探索适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方式,逐步形成操作范式,从而更好地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社会,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如何,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质量。如何帮助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谨就一个案例,谈谈提高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普通学校对随班就读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要求进行教育教学外,还要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最大化地促进其融入普通教育。随班就读学生的“双班制”安置方式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一人一案”的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学生在学校和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对随班就读的学生除了按普通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外,还要针对随读生的特殊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努力使他们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参与班级学习活动,接受教育教学,让他们今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0.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有效性,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融入社会,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施扬优补缺的教育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普通班级进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课堂中的学习有效度呈下降趋势,他们亟需得到一定的康复训练课程,以补偿缺陷,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政策。让有一定学习能力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享受与正常同龄人平等的义务教育。同时,政策上也提出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不计入班级平均成绩,免除了学校和老师的后顾之忧。然而,特殊儿童虽然享有平等的教育,是否就真正融入了这样平等的学习氛围,并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呢-笔者所教班级就有这样一位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如何正确对待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  相似文献   

13.
李艳红 《文教资料》2014,(6):125-126
“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已成为现有条件下实现“融合”教育的最佳途径。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心理发展还是在生活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远不如正常儿童。他们与正常儿童在一起生活、长期相处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因素处理的不当,都会给随班就读学生心理上造成较大压力,乃至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学习伙伴、教师等相关人员的认识与素质。加大对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达到最佳就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的特殊教育已经构建了以专门的特殊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办学格局。随班就读是体现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符合当今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客观评价随班就读实践的成就和不足时,要防止安于现状和过于否定两种倾向。要克服随班就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融合教育的理念,使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真正融入正常学生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我们对师范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更倾向于消极。而随班就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另外,他们普遍愿意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教育特殊儿童。  相似文献   

16.
小学随班就读主要是指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或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学生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活动、相互交往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以及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以便使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发潜能,融入社会,为他们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在农村小学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对他们多关注,付出足够的爱心;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家校联系,巩固提高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共有178名特殊学生,100%接受义务教育,全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的学校26所,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是随班就读。如何根据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特殊学生教育是目前学校普遍关心的问题。融合教育一般是针对特殊学生而确立的一种教育形式,体现了教育的普适价值。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比较常见。学校需要创新融合教育,解决随班就读学生无法有效融入班级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升融合教育实效,进而树立学校办学品牌。  相似文献   

19.
支持是当代特殊教育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实现随班就读工作有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所谓支持就是在教育上给予特定的帮助,以增强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从相对学习困难的环境中获得资源、信息和关系,进而促进其身心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班就读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得到了相应的运用,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形式,满足了随班就读学生的客观要求,使得他们的学习特征得到了体现,特殊需求得到了解决。小学班主任应当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有效的随班就读工作,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育行政部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开展相关的活动,建设可以包容特殊学生的无障碍教育环境,真正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进行,使得特殊孩童可以和正常儿童一同享受小学时光。因此,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当前班主任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论述,并且提出相关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