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玉华 《科教导刊》2021,(2):98-1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铸魂育人"这个本位价值,关键在于引领大学生实现思想重塑价值、主体激励价值、实践导向价值.高校应把准"铸魂育人"的工作定位,从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创新体系三个实践向度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铸魂育人"的实现路径是:强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发挥新媒体的"隐性教育"功能,实现组织育人的"阵地保障"功能,挖掘文化育人的"思维解构"功能,释放实践育人的"行为引导"功能,探索心理育人的"内省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陈佳磊  徐瑶 《地理教育》2022,(z2):139-140
一、地理学科教学的思政育人价值 学科地理教学除了进行基础知识、技能教学外,还应具备立德育人功能.针对地理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等自身特点而言,其知识内容存在着大量可以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元素.地理学科兼具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是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外语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针对高校外语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主体思政意识不强、教学各维度思政融入不充分等问题,从教师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设计等维度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综合英语"课程中"The Man in the Water"的教学案例,具体阐述了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的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全流程有机融合路径.这为探索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林素琴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83-88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连接专业技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有机有意穿插渗透思政元素,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建立联动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探讨数据库课程融入思政内容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梳理思政元素与数据库课程知识的切入点,并给出思政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方案,为数...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为例,从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实施以及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体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焦兰萍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89-92
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理念,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和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立德树人和协同育人理念出发,针对目前面临的尚未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全面展开、缺乏统筹科学规划、校内外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等"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9.
焦兰萍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89-92
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理念,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和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从立德树人和协同育人理念出发,针对目前面临的尚未在所有学科专业课程全面展开、缺乏统筹科学规划、校内外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局面尚未形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等"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陈晓畅 《地理教育》2022,(z2):190-192
一、以学科育人价值和学科关键能力为导向,加强高考区域地理备课 随着近年来国家高考评价体系的改革,高考命题也逐渐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知识为主转向思维为重,对知识结构的要求更加立体化,重点考查学生高阶能力.区域地理以其独特的学科价值,既能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差异比较,又可考查区域人地协调观等.如2020...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课程思政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从课程思政核心概念、课程思政学术研究及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探索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实践的价值及意义.认为高中地理课程思政实践有利于从地理学科角度探索立德树人的价值内涵,加强课程思政理念与地理教学理论的深度融合;有利于系统整理高中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强化地理教师的育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其自然科学属性决定了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与学习.地理"活动"模块是地理教科书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设计的.实际教学中,地理"活动"模块教学在设计理念、形式、资源整合等方面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要发挥活动"模块"教学的有效价值,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对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活动设施的建设,在生活中学习,这样才能最终促进师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育人导向、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性以及学段衔接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线教师应理解并掌握这些变化,用以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育人导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编排、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提出教学应对策略,以期为地理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堂是育人育才的主阵地.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为载体,在微生物检验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深挖契合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将知识、技能与情感价值融于一体,从教学内容、融入路径、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建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思政融于专业、专业承载思政,二者协同联动、互为倚重,发挥课...  相似文献   

15.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地理核心素养蕴含了空间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简称"四性"),内涵丰富,体现了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独特优势,在落实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分析"四性"对地理学习和个人成长的价值,探究培养"四性"的基本策略,对培育学生地...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新时代艺术课程凸显育人价值、强化素养导向,发挥立德铸魂、启智润心的功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当下教育趋势,提高立德树人的实践能力与行动自觉,在艺术课程实施中着眼立德铸魂,注重学科实践,激发艺术与品德教育的深度融通,彰显艺术与学生生命体的联动,实现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连接育人目标、教学过程融合育人价值、教学评价服务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18.
课程思政旨在强调教师和课程的育人责任,是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最好的效果是润物无声,溶盐于水.过去的教学主要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挖掘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阐述思想政治元素与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深度融合,包括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在传授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以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课程为例,探讨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从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增强教师思政育人意识、深挖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同时,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文化自信、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课程思政与专业认证、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实现铸魂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背景下,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合工作过程导向和成果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观,围绕全媒体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以专业整体策划、课程联动实施为特色的"双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打破课程、师资与技术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三教"融通的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