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丽琼 《考试周刊》2014,(64):40-40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规划及性格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定会面临很多挫折与困难,与其长大后面临挫折惶恐,还不如从小就接受训练,在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2.
郑乐芳 《成才之路》2009,(19):27-27
理念阐述:当今社会信息铺天盖地,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错综复杂:成功与挫折同在,危机与挑战并存。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上必然也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但他们又争强好胜,血气方刚,面临挫折,陷入困境,人生遭遇PK时,他们该如何应对?教会学生去认识挫折,提高他们的抗挫受挫能力。是青少年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课。唯有鼓起勇气,以无畏的精神面对挫折。战胜自我。才能做生活的强者。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生正处于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常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更多的挫折。中学生面临的主要挫折事件为学业挫折、人际交往挫折、自我实现挫折、身体缺陷挫折、来自社会环境挫折、家庭学校引起的挫折等。影响中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社会支持、挫折认知、生理条件、期望水平等。常采用的挫折应对策略包括问题解决、求助应对等积极策略和幻想、退避、发泄、忍耐等消极策略。教给学生正确的挫折应对策略,提高中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是中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活动理念】高二是高中阶段的分水岭,也是学生从未成年到成年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随时随地经历挫折。很多学生受挫后沉浸于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或者过分依赖外部资源应对挫折,往往忽略了自己是解决挫折问题的专家。本课通过游戏互动、主题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挫折的含义,引导其回顾成长中或当下的挫折经历,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构建朋辈互助场,探索挫折的应对方法;鼓励学生面对挫折采用正面的态度,学会积极自我观照,对未来抱有积极、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之所以会被挫折轻易地打倒,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缺乏应对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研究挫折教育,探讨耐挫力形成的条件,分析认识挫折后的种种适应方式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呢?一、从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入手,在教育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困难和挫折,以健康的心态迎接挑战1.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冷静对待挫折,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认识到遭遇挫折并不是命运的“不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人都会遇到挫折,所以一定要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这样,当他们真正遇到挫折时,就不会不知所措。同时,正视挫折还应懂得辩证地分析困境,在比较中认识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所以,培养学生正视挫折的健康心理,使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要做生活的强者,必须接受各种挫折的挑战。2.掌握应对挫折的有效办法。仅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使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许多情...  相似文献   

6.
抗挫折心理素质是个体应对挫折时所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高职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是学校挫折教育的基本目标.充分认识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客观分析高职学生的受挫心理类型,科学有效地预防和调适高职学生的受挫心理,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保障和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社会的激烈竞争,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社会发展和变革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许多挫折。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实施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的抗挫折的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心态和过硬的本领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每个人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尤其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择业自主权和择业机会,同时也在择业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挫折.就业挫折对大学生生理、心理、行为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对顺利就业不利.如何正确认识就业挫折、应对就业挫折,以良好心态参与社会竞争,克服面临的挑战,赢得就业成功,是社会、学校、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时代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同时,挫折教育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应对挫折以及预防挫折,从而使其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教育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经常会面临挫折的考验,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意志锻炼,实现积极预防挫折;通过挫折观、自我认识与评价、归因等教育,从认知角度帮助大学生积极面对挫折;而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寻求社会支持、加强社会实践,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挫折教育张晓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强意志并能接受各种挑战,以及具有较强克服挫折能力的强者,已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  相似文献   

12.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挫折,如何对待挫折,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他们的社会化进程。本文对目前在校高职大学生的受挫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耐挫力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背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所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小学生成长之路带来了更多的挫折和挑战。受生理、心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应对问题能力相对不足,在各种挫折和困难面前,往往表现出困惑与紧张等消极情绪,并因此影响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成为一些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因。本课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精心的设计,借助丰富的  相似文献   

15.
论挫折     
品酒,我醉在酒香里;品书,我醉在书香中;享受挫折,我醉在战胜挫折后的喜悦中。挫折是鱼儿被海浪冲上了海岸,挫折是翱翔于天空的雄鹰折断了双翅,挫折是人生旅途上的绊脚石,虽阻碍人的去路,却给人以动力。生活是树,喜悦、快乐、幸福是果实;友情、爱情、亲情是花朵;事业、成就、成功是种子;知识、智慧、科学是根;挑战、斗争、奋斗是茎;而挫折、失落、迷失是叶。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交汇成生活,生活因挫折而丰富多彩。享受挫折,既非敏感于挫折,又非沉沦于挫折,而是体验挫折、挑战挫折,继而战胜挫折。许多人都羡慕别人的成功,然而却忘了成…  相似文献   

16.
胡元 《时代教育》2014,(11):125
俄罗斯莫斯科263中学一高年级学生劫持人质事件震惊世人,联想到中国学生独生子女多,从小习惯应试教育,家庭溺爱等问题,提出加强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应对能力,学校要加强课堂教育和实践训练,建立专门的困难挫折教育课程,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学生的困难挫折教育的科学方法。家庭教育要配合,家长应有意地创造机会,适度地给孩子一些挫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生活,在挫折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李海荣 《教师》2014,(26):8-10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而面对挑战,中学生预防和应对挫折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中学生挫折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又有教育者认识不足、教育水平落后等因素。在新时期,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从主导、辅助和补充的角度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未来人才竞争中越来越需要抗压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前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受挫折能力反而有所下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的挫折,想要小学生能够在“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从小就锻炼面对困难挫折的勇气和敢于挑战的决心.小学数学教育是偏理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中渗透挫折教育能让学生更加理性地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新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针对哲学与人生课程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直面人生挫折与挑战》的主题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自身挫折认知的内化和坚强意志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试析大学生挫折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是指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干扰或破坏,致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反应.人人皆可能遭受挫折,大学生也不例外.由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等都处于成长过程中,对挫折缺乏全面认识,也缺乏正确的应对策略,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