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梅红 《百科知识》2023,(14):33-39
<正>肠道是“身体健康的重要防线”,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甚至可追溯至“娘胎”。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所有疾病始于肠道。”2005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将每年的5月29日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肠道:关乎整体健康的重要器官肠道夜以继日地工作—消化、吸收食物,为人体内各器官正常运转提供养分。肠道不仅是“通道”,它的健康更关乎身体的整体健康。肠道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在人的一生中,肠道要处理大约70吨食物,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99%由肠道消化,另外1%由口腔机械性消化和唾液淀粉酶进行分解,而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100%靠肠道来完成。肠道还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关键器官,人体内超过90%的毒素和废物均从肠道排出。  相似文献   

2.
牙齿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首当消化道的要衝。要想使我们所吃的食物得以很好地在胃肠内消化吸收,就必须首先经过健全的牙齿给以适当的咀嚼;并且咀嚼的过程中,藉舌头的运转,将食物与唾液混合,使唾液中的酶(酵素)起其初步的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导致胃里面的液体和气体翻搅起来,产生咕噜咕噜的声音。如果下次肚子因为饥饿又咕咕地叫了,不要感到尴尬哦,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呢!  相似文献   

4.
消化的故事     
这是一本好書。它的好处是不但使我們很愉快地接受許多知識,而且給我們許多啟發,讓我们深思。在內容的安排方面,这本書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先从食物说起,說明各种食物对我们身体的作用,然后按照次序,說明食物在从吃進嘴里到食道、到胃、到小腸、到大腸这一条漫長的道路上,經歷了什么样的变化;說明我們身体各种器官,在消化和吸收食物方面,做了些什么工作,怎佯工作。但如果只是有系統,那不过是一本教科書。“消化的故事”这本書不僅是有系統而已,它在敘述方面确实做到了吸人入勝的地步。它提出和回答了許多我们都想問的问題。而这些都像作者和你对面坐着给你講一个長長的有趣的故事一样,而且还不时地拿出圖片來使你懂得更透徹。  相似文献   

5.
人进餐后,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开始了小肠内消化。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主要靠小肠运动来完成,把复杂的食物成分变为简单的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经过上皮细胞吸收入血液和淋巴,为人体所利用。小肠非常有规律地昼夜工作,一旦小肠运动减弱或停止,人就会得病,这就是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所以,维持正常的肠道运动是人体健康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李紫阳 《科学大众》2010,(10):21-21
人的胃里有一种强腐蚀性液体,叫做胃液,主要用来帮助我们消化所吃的食物。胃液中的盐酸浓度很高,以至于它能消解骨头,甚至溶解金属。然而,胃自己本身却不会被消化,这是因为胃壁的粘膜表面有一道由脂蛋白和碱性粘液组成的天然保护屏障,使胃能长期处于消化液中而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7.
问:我们的胃里都有胃酸用来消化食物,据说胃酸的酸性很强,能把木头腐蚀掉,那么,这些胃酸为何不会把胃也消化掉呢?(初二学生)答:我们的胃是一个新月形的中空器官,这样的表达也许太专业了,它的大小与一个甜瓜差不多。通常成年人的胃可容纳约3升的液体。胃由以下三层组成:浆膜最外  相似文献   

8.
杨淼 《科学生活》2024,(4):14-15
<正>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主要寄居在人类胃部的黏膜层中。这种细菌通常通过口腔-胃的传播途径感染人体,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表现为胃痛、恶心、消化不良等症状,但一些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增加了慢性疾病发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数字     
5000万公里7月14日1时许,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与地球间距离突破5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目前,卫星状态良好,正继续向更远的深空飞行。17种人体肠道内充满细菌,其中的有益细菌有助于食物消化。日本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显示,肠道内有17种细菌能帮助人体调节失衡的免疫功能,防止出现炎症。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4,(7):53-53
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各方面压力大,习惯晚睡晚起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对三餐能量的摄入比例出现偏差,早餐对付,中餐应付,晚餐丰富的现象真不少。早餐如何吃更合理呢?早起先喝水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经过一夜睡眠,绝大部分器官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但是消化系统在夜间仍旧工作繁忙,紧张地消化一天中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处于休息状态,至少需要2~3小时后,消化系统才能恢复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两状态的马尔科夫区制转换(MS)模型,刻画了1997.01—2010.11期间中国FDI变化路径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近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FDI扩张状态的平均持续期约为2.902个月,FDI收缩状态平均持续期约为3.6832个月,而且FDI的扩张与收缩的交替频率较高,FDI经历了短暂的扩张(收缩)状态之后又迅速进入收缩(扩张)状态。中国FDI变化路径的状态交替特征可能受到全球FDI的流动趋势、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及引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大多数有关食欲的研究都集中在激素所扮演的角色上,但近几年,有人发现,即使老鼠的肠道内激素水平保持不变,它们也会食欲不振。最近一项研究或可解释为什么。研究人员发现,吃高脂肪食物的老鼠,若在它们的食物中添加植物纤维,体重就会增加得慢一些。他们用仪器跟踪老鼠体内一种叫"醋酸纤维素"的物质。醋酸纤维素是植物纤维被消化的时候,在肠道内生成的。传统上认为,当新陈代谢时,醋酸纤维素最多只能到达肝脏。但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一些醋酸纤维素竟然  相似文献   

13.
<正>人体中最奇特的器官应该是这块大脂肪,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围裙延展于肠道、肝和胃之间。众所周知,这个常被称为"腹部警察"的器官名为网膜,它会分泌与肥胖有关的激素,目前人们仍在探寻与该器官其他功能有关的新信息。近日,发表在《免疫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评论中,研究人员讨论了网膜在人体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许多人对于食物搭配知之甚少,吃东西毫不讲究。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大量出现胃肠系统的疾病,二是越来越多的肥胖症。下面是科学搭配食物的五种方法:1.蛋白与脂肪含有适量脂肪的蛋白质对于胃的消化是有好处的,因为它可以使胃的消化进程慢一些,留较多时间来消化蛋白质,脂肪不宜多食。  相似文献   

15.
夏晶  杨波 《内江科技》2009,30(11):26-26
采用离体消化法,测定了离体状态下兰州鲇(Silurus.Lanzhouensis)(体重278.6±267g)的胃、肠道及肝胰脏对鱼粉、豆粕、莱粕、棉粕和次粉等5种饲料原料的消化率。结果显示。离体状态下兰州鲇消化道各部位的消化能力依次为前肠、中肠、肝胰脏、后肠和胃,前肠和中肠可能是兰州鲇消化饲料粗蛋白的主要场所;离体状态下,消化道各部位对鱼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消化率最高,其次为豆粕、菜粕、棉粕和次粉(P〈0.05)。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你想养宠物,又担心没时间照料,Petzi Treat Cam可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一个盒子形状的装置,配备了广角摄像头,支持红外低光拍摄和运动检测,内置扬声器和麦克风。你只要下载匹配的APP,就可以随时联网查看宠物的状态。它还有"发射"食品的功能。把猫粮、狗粮装进盒子里,你就可以在APP端喂养宠物。它可以储存约846克食物,相当于一只狗3天的粮食。食物不多时,手机还会提醒你及时添加。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26)
昆虫作为地球上的动物种群之一,其分布范围最广、生物数量最多、生物适应性最强。昆虫的肠道作为纽带连接着宿主与外界环境,且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肠道菌群。这些聚集于消化道的内共生菌与宿主的关系非常密切,参与了宿主的各种生命活动,如帮助宿主昆虫对食物进行协助消化和解毒,并为其提供食物中缺乏的营养物质,部分还能协助种间种内通信,甚至促进其宿主的生长发育。本文对近年来在昆虫肠道菌群功能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将来关于昆虫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问:有时候,吃东西不注意,肠胃会胀气,这些“气”究竟从何而来啊?我们的肠胃如何制造出这么多的气体?答:的确,我们经常受到肠胃胀气的困扰。肠胃胀气发生在消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食物会分解为一些小单位,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如蛋白质必须分解为一个个氨基酸,脂肪必须分解为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则须分解为单个的葡萄糖分子(或等效物)。肠胃胀气通常出现在胃和小肠内的食物未被完全分解时,这样,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就进入了大肠。如果你患有乳糖不耐症,就表明你的小肠内缺少了乳糖酶。乳糖经乳糖酶作用分解为两种糖分子后方可进入血液,为人体所…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9,(3):14-15
为什么吃饱了就困? 吃饱后,进入胃内的食物要被胃进一步搅拌和粉碎,同时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后被送入十二指肠,进一步进入小肠充分消化和吸收。在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一方面,胃和肠的运动加强,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强,体内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肠部位集中,来帮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于是胃、肠部的血液供应增加,从而导致流向头部和四肢的血液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自然就会感到困了。  相似文献   

20.
当你按照食物的热量表严格控制饮食,却怎么也达不到减肥目标的时候,绝望中的你是否想过,那个贴在食品袋上的热量表有问题?食物含有的热量不等于吸收的热量美国哈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对食物所含热量以及人对这些热量的消化、吸收进行了研究。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他发现热量表上简直错误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