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形式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羡余性词汇中,至少有一个语素与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或重复、或陪衬、或强化、或弱化。羡余的形成与语言系统自身相关,它是信息传输的需要。是汉文化、汉民族思维特点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广泛存在于任何自然语言之中。自然语言中的羡余广义上指语形超过最小语义表达的需要或同义单位、近义单位、复指单位对同一信息的多次表达。不同类型语言及同一类型语言不同语体中的羡余度各异,其中起作用的既有语言系统本身因素,亦有修辞、语用以及人的认知特征等因素。以俄语为代表的斯拉夫语的羡余性具有其独有特质。  相似文献   

3.
陈露 《文教资料》2009,(12):34-35
羡余现象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使用羡余现象理论,我们可以解释语言中一些特殊的常规语法所无法解释的语言现象。对羡余现象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完善语言学系统,弥补语言学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曹书华 《学语文》2009,(5):40-41
“羡余”一词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最早由赵元任先生在《中国文法》中提出。他认为“羡余是指信息传递中有意添加的多余成分。这种成分担负着传递多余信息的功能,是必要的重复,有其自身的重要作用。日常交际中。人们为了对自己所说出的话的必要信息进行强化。或出于说话的连贯性,总是提供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在考查汉语的否定结构时,我们会遇到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些否定结构与其相应的肯定形式具有相同的意义,即我们所说的羡余否定现象。这一汉语语法的不对称现象已被许多语法研究者所注意。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常见的一些羡余否定现象作一番整理与补充,简要说明它们的语义和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6.
羡余性(或称冗余性)是课堂教学语言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如语言学家陈建民所言:“说话要是像文章那样干净,这种话听下去容易疲劳,效果差。”因此,从提高信息传递效果出发探讨课堂教学中的羡余现象,对于深化教师对课堂教学语言特点的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帮助。自然语言之所以能够完善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许多多余成分。语言的多余机制使得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即使遇到外界的某些干扰,也不会影响理解。“羡余”(Redundancy)是从信息论引入语言学的术语,翻译到汉语中有人称“多余信息”、“冗余信息…  相似文献   

7.
"除非"关联句式及其类似关联句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除非"的意义比较复杂,意义的蕴含形成羡余否定。言语现实中"怀疑、难免、保不齐、说不准"等词语也具有"除非"一样的特征。"除非"关联句式形成的羡余否定是往往是人们主观意愿的外在表现,词义蕴含而发生内容上的交叉,实质上是人们表达时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柯敏 《现代语文》2013,(5):60-62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本质上属于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对词汇羡余的使用度与了解度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其使用多停留在不够了解但又高频的状态。结合词汇羡余的实际用例,借用顺应论与模因论,发掘出词汇羡余的存在是语言选择顺应的结果,其传播、运用与长存是语言模因所致。最后分析了词汇羡余特有的叠字修辞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
音位区别特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别特征与语音特征密切相关,区别特征依据于语音特征,没有语音特征就谈不上区别特征;区别特征又不等同于语音特征,它是对语音特征的进一步选择和概括。音位的对立表现为音位区别特征的对立,因而区别特征不是仅能体现语音自然属性差异的语音特征,对立、区别、选择、概括所起到的作用是区别特征的本质功能。区别特征制约于具体语言的系统性,音位的区别特征属于具体的语言工具体的方言,没有超语言或超方言的区别特征,音位理论必须保持自身体系的一贯性、彻底性和相互制约性。  相似文献   

11.
"羡余"是从现代信息论引入的术语,在语言学领域用来描述语言中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本文从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的类型、成因、作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羡余现象进行论述,认为它是语言丰富多彩的重要原因,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口语表现于三种不同的经济性:绝对经济性、相对经济性和绝对羡余性。从理论上来讲,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倾向于选取绝对经济性的话语进行交际,但在现实的交际中,尤其是口语交际,人们往往恰当地从这三种经济性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羡余之我见     
语言的本质是信息传递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原有修辞格式中的一些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有时需要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诠释,这样才能说得通。羡余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奇特现象。羡余是一种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大认可的,认为这是一种语法上的错误,而实际上这种语言现象很平常、很习惯。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语句中存在着一种重复现象,但这种现象不是语病,而是一种羡余现象.本文引用了大量的例证说明了羡余现象的存在和羡余现象存在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钰鹏 《成才之路》2011,(29):35-36
“羡余”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它在语用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找到一种更好地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方法,提高课堂的信息含量,学生通过对这一特点的学习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词缀羡余现象是指词缀语素不参与词义构成的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表现明显。从位置角度考察,可以分为前缀羡余和后缀羡余,几乎在各个词类上都有表现。羡余词缀表示高度抽象的范畴意义,不定位、不成词,容易发生轻声化。这些羡余的词缀在构造双音词、辅助成词和促使词根语素语义具体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义羡余与义素的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羡余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理性义的保守性和语用义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运动。羡余是在一定的语用环境中产生的,它随着交际对象的地域、阶层、团体、风俗、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理性义素是词义的核心,附加义素是羡余义素的固化,并紧紧附着在核心上,不轻易改变,而羡余义素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具有多变、易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齐菲  李淑扬 《文教资料》2010,(32):22-24
汉语词汇中大量存在形式比意义多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上说,这就是多余。但这种现象的语用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典型词语,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简要总结了一些区分羡余词汇和赘余词汇的方法,并对羡余的使用效果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近代汉语词语的羡余现象。在列举大量的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成因和功用,并指出研究此种现象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文献整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汉语中一些原本表示否定的词在特定句式中不具有否定意义,且有没有这样的否定词不影响句子的肯定意义.这些词可以被称为否定羡余词.本文考察了汉语中否定羡余词的多重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