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实践中,用血的代价所得到的历史的启示,所作出的历史选择。它并非是任何人的主观设想,而是已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所证实了的客观的历史真理,所得出的科学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2.
历史乃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的历史。不是历史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历史。历史也需要我们去延续,延续历史的根本意义还是在于当下和未来。我们应该改变物化的历史观,拉近历史与当下生命的联系。历史教育必须超越知识的教育,而成为提升个人主体性,提升生命中的历史意识与历史情怀的教育。正是生命化的历史与历史教育,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历史的认识 ,由盲目迷信逐渐到科学性。明白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逐步排除历史悲剧的成分 ,才可能终结悲剧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历史教师应尽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历史认识论考实层面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历史不等于真实的历史,文本的存在亦非历史的存在。任何种类的文本历史均是主体化的历史。就考实层面而言,历史认识的最基本目的在于如何使文本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相契合;从方法论的视点看,恢复历史之真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
“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思想,几十年来在指导我们进行历史研究与教学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史学造成了严重的缺陷。近年来在历史研究工作中,许多学者突破原来的框架,一个个新的领域被开拓出来。然而就史学理论的探索而言,不少同志仍拘泥于阶级斗争史的传统观念,变化甚小。本文拟对“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思想,作一历史的反思,请识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7.
历史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历史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历史水平的高低,因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 一、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首先,知识目标要在历史规律中落实。有些学生往往把历史分割成许多零零碎碎的知识点而强行加以记忆,在他们的眼里历史不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而是一幅幅孤立的图画,只能“静”观,不能“动”读,其实这样的读书是痛苦而且低效的。我们只…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教育的诸多学科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真正发挥这一社会功能,应对历史现象和过程进行哲学的辨析,即加强历史哲学在教学中的渗透。所谓“历史哲学(the philosophyof history)就是研究社会历史最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即对历史的性质和意义进行哲学阐释。历史哲学是历史教学的精髓和归宿。历史教学倘若离开历史哲学的指导就不可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历史哲学也必须将历史教学作为它的基础和依据,离开了这一前提,历史哲学就…  相似文献   

9.
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 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入 ,历史教育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理性地思考历史教育的社会意义以及历史教学的内容、方法等等 ,对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培养问题日益关注。教育部 2 0 0 0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提出 :“通过历史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 ,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然而 ,历史教育界对“历史思维”、“历史意识”的理解并不全面、准确 ,这不利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和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一、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的内涵意识是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怎样搞好历史教学,是多年来人们始终在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开展历史考察也是改进、提高历史教学的途径之一。历史教学是以史实为前提,大到社会重大变革,小到百姓的饮食、服饰,都要有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成为“史家之绝唱”,得益于历史考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所以成为中医百科全书,也是得益于历史考察。历史教师要上好历史课,离不开生动的历史感性材料。因此,组织中学历史教师开展历史考察是非常必要的。去年暑假,杨浦区教育学院历史教研室组织35位中学历史教师,到西安、洛阳部分地区进行历史考察活动,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拓宽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1.
正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让学生单纯地了解过去,而是通过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生存现状,更好地开拓未来。要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学生带进历史场景,让学生深刻感悟历史,并从中得到启示,提高生存智慧。在多年的历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一、阅读各种历史资料,生动再现历史作为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史实呈现给学生,如果教师平时阅读积累不足,课堂教学中必然史实缺陷,讲课枯燥无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图片包括历史地图、历史照片、古迹遗址图、实物图等,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自身特点、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中考对历史图片的综合考查。从几年来我省中考试题看,图片型试题频频出现在试卷上,如果说文字型试题带给学生的是平面的感觉的话,那么图片题则充分地展现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丰富多彩的特征,使学生在答题中体味历史的特殊意境,由此可见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作为课程重要载体之一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越来越引起历史同行们的关注,乡土历史对历史教学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历史课堂教学中若能较好地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可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丰富历史教学内涵,更可以扩展历史教学的外延,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其热爱乡土的情怀,最终达到传承社会文明,凸显乡土文化特征,真正实现历史科学的教育价值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实践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和人类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予以往一切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正是通过对人和历史的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推翻了以往哲学对历史主体和历史本质的抽象理解模式,揭示出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历史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主体和历史本质的实践解读,完成了对历史主体与历史本质的一体化的双重揭示过程.  相似文献   

15.
阅读历史题材小说的时候,不少读者将历史小说混同于历史,这和我国历史小说形成的渊源和传统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分割不开。然而,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已经不是一般的历史,它被虚构和审美化了,这决定了读者在阅读历史题材小说时应有这样的态度:必须要对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进行审美观照,否则,读者将无法真正进入历史小说建构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借助历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历史教学中并不缺少图片资源。关键是老师们是否具有课程资源意识,是否能够充分挖掘潜在的历史图片资源,是否对历史图片资源具有"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史实与历史评论。一切历史评论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与拓展,是对历史事实发表的看法。了解历史史实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服务的,是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此,历史教师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感悟历史史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18.
客观真实性是历史的根本属性,也是历史解释的根本纪律性。历史研究者身处一定社会意识及政治因素中,使得历史解释不可避免地带上时代印记,从而在历史结论与历史真实之间,构建起一个适应时代的解释体系。历史解释随时代主题转换作适应性调整的特点,却给了一些不求甚解者篡改历史结论的机会。他们在割裂史料和缺乏严密论证的情况下,依据假设,甚至猜想,强行推导出某种选择性结论,进而实现其特定价值观念的传递。但不顾历史真实的任何妄断和猜想,因缺少了材料和学理的支撑,便难免滑向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的历史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正如英国历史教育学者李彼得(P.J.LEE)先生在《历史教育与历史哲学》一文开篇所言:“公正地讲,英国大多数历史老师认为历史哲学(如果他们有这个概念的话)是一个事不关己,甚至是曲高和寡的活动,与他们实际考虑的事情不相关。”作者所述情况在我国也依然如此。分析的历史哲学对于日常的历史教学难道真的就如此虚无缥缈吗?其实,从现实发展来看,分析的历史哲学曾经指引和改变了中学历史教学及其研究的基本走向;从逻辑分析而言,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也需要接受分析历史哲学的批判和洗练,对于两者的关系实不可不察也。  相似文献   

20.
试论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育本身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丰富的历史史实为前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