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摸摸看     
让四个小朋友站成一个圈,各人发给两样东西。例: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皮球和一个苹果,另外一个小朋友拿一个木块和一个苹果,第三个小朋友拿木块和皮球,第四个小朋友拿木块和铁块。让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子中间,叫他记住每个小朋友拿什么东西(最好让他闭上眼复述一遍,如复述正确,则游戏正式开始)。将站在圈子中间的小朋友眼睛蒙上,让他在原地转三圈(这时其余的小朋友立刻交换位置)。然后教师告诉这个小朋友:“请你摸别的小朋友手中拿的东西,然后告诉我你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教师指出:第五册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米尺度量黑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到整米数的结果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多少?……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性,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做到让学生真正合作起来,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日前听了一堂一年级数学活动课,颇受启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课前发给每位小朋友6个方木块。课始,教师先让每位小朋友数数自己一共有几个小方木块,然后出示如右一幅图,人民请小朋友睛一猜这幅图共——用几个小木块搭成。学生通过猪、摆、数、讨论,很快开清需4个小木块。第三步,教师出示如左一幅图,问:“搭成这幅图需要几个小木块呢?请小朋友摆一摆再告诉老…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学除法的含义,要使学生分清楚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第二种分法是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求分成多少份,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如何使学生正确地区分两种分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教师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P56~P58。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中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各部分名及知道分数的读法。2.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和初步的想像能力。3.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分数的形成,初步学会与人交流。教学重点:二分之一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分数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教学过程:一、分一分,认识121.平均分。师:把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每人2个苹果的分法叫平均分)师:如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2.认识12。(1)师:如…  相似文献   

7.
有余数的除法是三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一教师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其主要教学片断概述如下。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怎样列算式? 生:能分给4个小朋友。算式是8÷2=4(人)。师:把8个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个小朋友?请大家用小棒摆一摆后再回答。摆完小棒,发现了问题答案的学生纷纷作答。一学生说:“能分给3个小朋友。”另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8.
慎用 跷跷板     
教简单应用题时,一教师出示一幅左边坐有7个小朋友,右边坐有5个小朋友的跷跷板图,并叙说:有12个小朋友在玩游戏,请同学们根据跷跷板图编应用题.……;有个学生是这样编的:“左边有7个小朋友,右边有5个不朋友,右边还要上去几个小朋友,跷跷板两边就平了?”教师顺着学生编的这道题提问:“右边到底还要上去几个小朋友,跷跷板就平衡了呢?”众学生说,上去2个就平衡了;但有一学生认为,只要上去一个大胖子就行了。结果引起哄堂大笑。教师则  相似文献   

9.
一、解析这个单元出现了几个发音和意思都比较容易混淆的词组,需要反复操练来强化。文化部分的内容也是一个重点,如何有效地让学生记住,对教师是一个考验。1.语音方面。吃音现象:如brown一词的/灶/音,学生往往读不出来。发音不饱满:如crayon学生往往读成cray。拖音现象:如Mike一词的/噪/读成/噪藜/,book一词也同样。部分音读不准:如purple这一词,很多小朋友都读不标准。不会弱化:如white的/贼/音,sit down句子中sit一词的/贼/音,在朗读中都应该适当弱  相似文献   

10.
<正>《诗经》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分数教学一直是高年级教学的重头戏。对一线教师而言,分数的教学有很多需要追问和深思的问题。笔者前不久聆听了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情景再现:【案例描述】一、情境导入——引起冲突出示情境图:师:你能帮他们分一分食品吗?师:在数学上,像这样让每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训练幼儿分配注意力的能力。玩法: 1.请小朋友从1数到30,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做几种动作,然后让小朋友说说老师刚才变换了几种动作。2.选几首2/4拍的歌,在小朋友唱歌的时候,教师用小铃敲出几种不同类型的2/4拍节奏,如:  相似文献   

12.
教师指出:第五册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同学们想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请一名学生上台用米尺度量黑板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到整米数的结果吗?请一名学生上台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让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分多少?  相似文献   

13.
传表情     
正适合人数:11人。游戏规则:1.选出1个小朋友当主持人,其他小朋友分成两组,每组5人。2.第一组小朋友排成纵(zònɡ)列,背对主持人。另一组小朋友则坐在一旁当观众。3.主持人在纸上写一个有关表情的成语,如"吹胡子瞪(dènɡ)眼"。游戏开始,主持人让背对自己的第一个小朋友转过身,看成语,然后让第二个小朋友转身,由第一个小朋友对他做出"吹胡子瞪眼"  相似文献   

14.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例如:把12张画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如果按1∶1分,习惯上称平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一般所说的按比例分配了。这类应用题有不同的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整、小数解答。二是把比化作分数,用分数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现行的小学教材一般只讲第二种方法)。如:前面提到的把12张画片按2∶1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求每个小朋友分几张?方法一用整、小数解答或方程解12÷(2+1)×2=8(张)12÷(2+1)×1=4(张)答:甲小朋友分得8张,乙分得4张。…  相似文献   

15.
上小班美术课常有幼儿喊“我不会画”。尽管我忙前忙后巡回指导,但还是常常顾不过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采取了分解作业的方法,就是将作业内容有步骤地分解开,然后用游戏或故事等形式富有情趣地把每一步串起来,让全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进行作业。如教绘画《小鸡》这节课,具体作业步骤是这样的:一、画鸡1.“一只小皮球跳进了小朋友的本子里。”让幼儿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圆。2.“皮球要小朋友把它变成小鸡,大家  相似文献   

16.
凑零钱     
正参加人数:6~8人。游戏过程:1.假定男生是1元钱,女生是5角钱。2.选出一个小朋友当裁判,其余的小朋友当"零钱"。3.游戏开始。裁判喊出一个钱的数目,如2元5角,那么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要迅速手拉手站到一起,或者五个女生站在一起,凑够裁判所说的钱数。4.没能凑够钱数的小朋友要被罚表演节目。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情境创设,引入分数师:同学们,喜欢野营吗?生:喜欢。师(:投影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正在进行野营时的情境)现在两个小朋友在野营,他们将要干什么呢?生:有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将要分东西。生:一个小朋友分得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师:他们的分法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呢?生:平均分。师:对,这两个小朋友采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分完了没有?生:没有,还有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半个。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生:就是两个小朋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也就是每人分得半个蛋糕。师:同学们所说的,…  相似文献   

18.
统编小学数学第二册第79页例1利用两幅图来说明“平均分”这二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说明第一个图(左图)上是一位小朋友面前放着6个桃子和3个空盘子,接着告诉学生:这位小朋友要把6个桃子分别放在3个空  相似文献   

19.
汪静 《考试周刊》2008,(21):228
有这样一个故事始终让我留有印象:一次美术活动后.一个小朋友正在抽泣.原来教师教的是画太阳下几只小鸡在草丛中吃虫,范画上是大红色的太阳.小朋友画的大多是红颜色,也有个别是金黄色的,唯独这个孩子画了"黑太阳",因而遭到了同伴的嘲笑和教师的训斥.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选择黑色,他说他画的是晚上的太阳!  相似文献   

20.
付飞 《教书育人》2007,(8):38-39
一、对教育要有热情 热情是一种热烈、专一的情感.教师只有对教育怀有热情,才会有为教育倾尽心智和才力的自觉性和动力.教师只有对教育有热情,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视教育如生命,视学校如家庭,视学生如弟妹(子女),才能"朝夕虑其事,日夜经其务".教师对教育有热情就是要把教育当作一项为之奋斗的事业.现实中很多教师之所以平庸就在于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职业与事业是有严格区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