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伟滨 《新闻窗》2011,(6):127-127
近年来访谈类节目大受观众欢迎,绝大多数的访谈类节目,都为电视台带来了不错的收视率。所谓访谈类节目,就是指节目主持人以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近期社会热点为谈话主题,以传播者和受众之间通过电视节目的实时交流为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
荆天 《新闻传播》2010,(5):61-61
明星访谈类节目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的一种。它的根基是娱乐,是在取悦受众,娱乐受众上,是受众对娱乐节目的消费。近几年来不管是港台还是大陆,在明星访谈类节目上都有很大发展,台湾的如《康熙来了》等都是非常好的节目。近些年来大陆的明星访谈节目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类似《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节目也有自己的固定受众群。那么明星访谈类节目是如何做到如此深受喜爱的呢?下面我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呈现出多元化多形式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信息高速化发展时代,电视传媒的正面力量不容忽视,其中的文化访谈、讲坛类节目更承担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它的发展趋势将直接影响社会文化氛围和民族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行业的发展,我国传统电视媒体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受众的流失和收视率的下降导致电视台的收入在不断下降。在地方台的电视节目中,访谈类节目的收视率也在不断下降。本来,访谈类节目作为一种具有新闻深度的节目类型,能够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价值需求。但随着新媒体中各种网络节目的出现,受众的注意力被各种娱乐性、趣味性的节目吸引。为此,本文将分析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其现状给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的价值也逐渐体现出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新兴的电视节目形式,它能够呈现出时效性比较强的新闻事件以及社会热点内容,在新闻中人是主体,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才能完成话题.本文着重就话题控制在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中的价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访谈类节目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深处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于心灵的交流有了更多的期待.而作为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充分具备属于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这样才能吸引嘉宾和观众.为此,本文对我国访谈类节目中的主持人的个性与风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谁在说》节目的品牌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光辉 《传媒》2018,(1):62-63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生活品质的重新定义,情感访谈类节目开始被受众所关注,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节目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与受众分享当事人的家庭诉求和个人诉求,以达到为当事人服务、给当事人答疑解惑,传递正确价值观的目的.节目既希望服务于当事者又教育受众,以此实现情感类节目的服务价值和传播价值.《谁在说》节目是由北京电视台与银汉传播联合打造的一档以关注青年人的情感状态、情感生活为核心的谈话节目.每天19:30-20:00在BTV青年频道首播,现已成为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的王牌节目之一,在本地观众中影响深远.《谁在说》节目通过打造自身的品牌特色,实现了较高的收视,也为社会提供了多样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霞 《新闻导刊》2007,(4):29-30
广播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其访谈均是在用自己设计的语言流,让受众获得他们所需求的各类信息。语言乃思维的外壳,语言运动  相似文献   

9.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提出者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认为,社会学研究应以微观现象为基础,而微观研究应以互动仪式为基点,即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社会个体间发生的小范围面对面互动活动可以通过有效的情感联结与际遇转化,构建起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互动仪式链。【目的】为研究当下较为火爆的文化访谈节目是如何引发受众情感参与和话题互动,并最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广泛互动场域的。【方法】文章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观照部分文化访谈类节目。【结果】得出了文化访谈类节目中,颇为成功的五种情感联结范式,以及节目的互动仪式运作机制。剖析这些理论机制,梳理并总结这一理论在节目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与转化,在当下激烈的传媒竞争与节目竞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研究表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与社会生活高度链接的文化访谈类节目颇具启发性与指导性,纵观当下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访谈类节目,无不具有凝聚社会共识、树立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价值观等积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访谈类节目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电视类节目之一,在电视媒体传播新闻、弘扬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社会性,反映社会民众真实的生活。因此访谈类节目更加要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节目的制作上更加贴近社会民众的真实生活,反映节目嘉宾的心路历程。然而近年来由于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电视新闻媒体急功近利,过于重视访谈类节目的娱乐性而忽略了真实性,这样毫无疑问是违背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作为访谈类节目制作人员,要时刻谨记以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己任,拉近与社会民众的心理距离,发扬人文关怀精神,讲述社会民众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受众的需求以及信息时代媒体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视,2008年3月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TV透》在厦门电视台应运而生,它成了厦门首个开放式的电视新闻访谈类栏目。但近些年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成为最广泛的谈话类节目,观众收视出现疲软趋势。《TV透》栏目组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节目品质,引入新鲜元素,大胆创新,才能重燃观众的激情。2013年3月4日,改版后的《TV透》栏目亮相于厦门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新闻窗》2011,(4):60-61
随着电视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名人访谈类节目成为荧屏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成为受众喜欢收看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之所以把被采访者冠以名人的称谓,是因为这些人在他们所从事和熟悉的工作领域,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得到了社会和大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田甜  秦茜 《新闻世界》2013,(8):40-41
电视访谈类节目是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在中国电视荧屏上的节目类型,以上海东方卫视在1993年创办的《东方直播室》为开端,电视访谈类节目已经在中国走过了十九年的历程,在这十几年当中,各类电视访谈节目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省级电视台开办,而节目形式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以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为例,分析自2002年开办至今,该节目为适应受众市场的变化而进行的一些改革和改版,概括近十年中国电视访谈节目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资讯的快速传播,访谈类电视栏目日益丰富和多样化,观众的收视需求及同类节目急剧增多,曾热闹喧嚣一时的访谈类节目遇到了瓶颈。本文以凤凰卫视《鲁豫有约》为例,通过对其表现形式、选材、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当前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并探讨此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武立新 《新闻前哨》2010,(9):110-111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类节目以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犹如身临其境的特点,为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由于操作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周期短,传播快速见效,也成为广大电视工作者常用不衰的宣传手段。  相似文献   

16.
法制类节目直接关注社会矛盾,直观反映现实生活冲突,受到了受众超乎寻常的期待和欢迎.在众多法制类节目中,刑事案件的报道受关注度最高,所占比重最大,引起的争议也最多.  相似文献   

17.
廖亮 《东南传播》2020,(3):139-141
古老的访谈类节目在今时今日受到了娱乐综艺节目的巨大冲击,如何探索受众喜爱的演绎方式,将优秀内容更好呈现出来。本文以东南卫视《你好妈妈》节目为例,从开拓性的节目模式、良性互动的舆论话题策划以及在嘉宾选择中如何平衡商业价值和专业化下三方面破题,探索新型访谈节目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以达到受众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制类节目开始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法制类节目已迈入繁荣时期。法制类节目发展至今各个方面基本上进入了成熟阶段,但社会责任意识仍在利益驱动下停滞不前,甚至下滑倾向日趋加重。因此,要提升法制类节目的社会责任,提高法制类节目工作人员的素质,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法制节目,积极引导受众的法制意识,使受众获得更多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传统访谈类的节目热情不断下降,《说出你的故事》、《非常静距离》等老牌访谈节目的优势不再,加之很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后续乏力,面临着访谈内容一成不变、节目形式僵化等困境,影响力日渐式微.在此形势下,许多传统访谈类节目开始积极寻求突破口,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20.
按照北京广播学院吴郁教授的观点,电视访谈类节目是指。由主持人邀集有关人士及受众,围绕公众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轻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展开讨论的群言式言论节目。”①因此,访谈类节目是建立在主持人对访谈对象本体开掘基础上构成的谈话体节目。从世界电视发展史上看,1954年美国NBC推出的《今夜》栏目可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