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股新兴力量,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学重新进行诠释。学习体验既是一种生命体验,又是建构知识意义、焕发生命活力、提升生命价值的手段和途径。该文旨在吸收、整合积极心理学及学习体验理论的精华,探索高校“积极、体验式”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潜在的核心美德,倡导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一理念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积极心理发展为本的成长课堂;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式成长;在团体动力推动下,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自然生成的和谐统一。构建科学、规范、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学生体验的感知—活动—分享—评估的课堂结构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中学心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的理论,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沈绮云  李黎 《广西教育》2013,(47):94-96
分析心理剧在认知、人际、情感三方面的积极力量,阐述心理剧在高校体验式积极心理教育中应用的意义,探讨心理剧在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主张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心理现象,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其积极心理学对它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让学生在体验中深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重新审视自己,进而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接着通过学习积极正面的心理调控技术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并在课外实践中反复试验和练习,在实践中再次、更加深刻的体验理论、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有效的实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建构,最终实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受西方传统消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实践中,沿袭了问题取向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偏重于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不显著,偏离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陷入了发展的困境。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打造积极的学生观、积极的问题观、积极的目标观、积极的内容观和积极的方法观。  相似文献   

8.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2000年1月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它是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运用心理学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是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从当前来看,积极心理学已经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索历史课堂教学,试图从积极的主观体验来看待历史学科叙述的积极面;通过主张积极的人格特质来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通过主张积极的组织系统来促进学科人文环境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新理念、新方案,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需要重视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分析和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迎合新课改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该合理展开体验式学习方案。通过学生实际体验,展开观察与思考,从而进行抽象与归纳,最后展开积极的拓展练习等。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在于它的教学理念"主动学习、寓教于乐、学以致用、虚实结合"。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与训练等过程,展开教师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严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了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难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至今已经发展了30多年;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是以预防为主,以解决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目标,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能够实现全体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将系统分析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性,并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积极心理学构建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反对传统心理学有关人性的消极隐喻及其对消极心理研究的过度偏爱,强调人性的积极性,主张心理学重在研究和培养人固有的积极潜力.应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从而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经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杨花  伍庆 《高教论坛》2012,(6):129-131
借用系统论的观点将中医药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一个整体系统,整体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理念系统、目标系统、方向系统、内部组织系统、输入系统以及输出系统这六大子系统形成合力。即首先构建一个以真、善、美为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蓝图。为实现这一蓝图,制定追寻身心和谐统一的目标与方向。在理念引导和目标指导下,通过组织领导机制、制度管理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评估考核机制等内部机制的协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行监管。最后利用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活动使整个校园充满真、善、美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它关注个体的积极面以及社会的和谐,主张心理学应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构建积极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积极的宣传氛围、组织系统、教育活动、评估体系、干预策略、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华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有发展历程、工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共同点,又在教育对象、工作基础、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独特之处.本文以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视角审视当前侨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现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学生培养的需要.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下提出了未来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网络环境正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网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优势的分析,提出了高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9,(3):104-107
积极教育也称幸福教育,是积极心理学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在积极教育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优势品质来激发更多的积极品质资源,通过塑造学生积极人格实现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一支幸福的教师队伍在幸福的校园环境下通过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来实现。积极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心理健康观,同时要努力挖掘校外的积极资源以强化和巩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中学生发掘积极优势,获得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教学效果评估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研究》2008,29(2):90-94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应进行转折性变革,在诊断评价体系、治疗与咨询内容和总目标三个方面应转向积极心理学:从过于强调负性情绪的诊断转向积极情绪的诊断;从治疗疾病转向积极预防;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内容和更高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要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