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闻的情感     
新闻的情感林谟猷,张迪修“没有流泪,你怎么能够写作?”作为对问题的反应,新闻作品也要出“情”,新闻界志士发出这样的呼唤至少有一二十年。不过,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作者一般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不直白地抒发情感。那么,情感究竟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于新闻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中恰当使用情感交流,影响读者情绪,支配读者行为,获得积极的社会效果,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但是,新闻毕竟不同于文学艺术,它有自己的规律。如果在新闻中滥用情感,就会违反新闻自身的规律,带来不好的效果。那么,究竟怎样在新闻中正确运用情感呢? 首先,要针对新闻的不同体裁加以区别,在通讯、报告文学中,可以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而在消息中,记者则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让情感从消息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我们有些记者,很喜欢在消息中流露自己  相似文献   

3.
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会被认为新闻价值观有问题,但有人会以我所报道的事实有新闻价值为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申辩。究竟新闻价值与新闻价值观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两者又有何联系?是否只要认定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就可以不讲手段的正当性?我们联系《世界新闻报》发生的一些问题来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情感倾诉类新闻一直面临着叫座不叫好的困局,学界对于此类新闻的评价也普遍不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在媒体上如此的风光和火爆,而在理论界却如此的卑微和寒碜?笔者认为情感倾诉类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样式和一种流行的媒介现象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广播新闻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明确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快,更快 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的竞争态势和社会需求,广播新闻应该怎样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一、明确广播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快,更快   广播新闻的最大优势究竟是什么?   ……  相似文献   

7.
朱莉 《当代传播》2004,(6):77-7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娱乐新闻。究竟娱乐新闻是不是新闻,它的发展状况如何?本文试着给娱乐新闻一个界定,并说明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揭露娱乐新闻存在的不良倾向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编辑新闻稿应该有宏观意识,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新闻应有的宏观意识?怎样把握、表现新闻中的宏观意识?认识并不很一致,因而对具体新闻作品的价值评判也就大相径庭。新闻的宏观意义究竟是什么?说  相似文献   

9.
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运动的开展,使得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报道者。在这样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新闻教育理念、创新新闻教育模式等具体途径来切实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可不可以用幽默手法来写?新闻能不能幽默?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结合新闻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有的新闻可以用幽默的笔法来写,新闻可以幽默。这是因为:幽默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作为现实生活最新记录的新闻,为什么不能反映这种存在呢有位哲人说:“幽默是聪明人的财富”。而聪明人应该也经常是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个人讲话很幽默,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有趣的比喻之中,使人听了会心微笑或大笑,笑中受到启发。记者把它写进新闻,既能使新闻生  相似文献   

11.
贺东梅 《记者摇篮》2000,(4):22-22,21
新闻,可不可以用幽默手法来写,新闻能不能幽默?这是个挺有争议的问题。笔者结合新闻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新闻可以用幽默的笔法来写,新闻可以幽默。这是因为:幽默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做为现实生活最新记录的新闻,为什么不能反映这种存在呢?有位哲人说:“幽默是聪明人的财富”,而聪明人应该也经常是新闻报道的对象。这个人讲话很幽默,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浅显有趣的比喻之中,使人听了会心微笑或大笑,笑中受到启发。记者把它写进新闻,既能使新闻生辉,又不失于新闻真实,有何不可呢?还有些新闻事  相似文献   

12.
新闻写作中的情感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里有."新闻写作就是向受众撒播阳光的过程,所以,记者的笔要饱蘸感情.这就要求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情感.在新闻写作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情感?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思考:一是要理解情感与写作的关系.二是要掌握在写作新闻时如何表达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定义虽然“五花八门”,但在表述新闻的本质和特性时,几乎每个定义都着意强调一个“新”字。然而,新闻之新究竟有哪些内涵?新闻之新的本质规定究竟是什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有进一步细加推敲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新闻作品与记者情感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直有许多疑惑困扰着人们:新闻作品中能否倾注记者情感?作品中以怎样的方式去体现记者的情感?记者情感在新闻作品中应给予如何的定位?对此,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我对这个命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联系我采写的被多家报刊转载的作品《没有硝烟的沂蒙山保卫战》来分析,更有着深切的体会。首先,我认为,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倾注记者的情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数被视为经典名篇的新闻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记者的各种情感。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新闻,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有人说,作为报道体裁,通讯、报告文学的情感流露较为明显,消息何言情感?其实不然。新闻的传播,同样有赖于受众的情感体验与唤起。首先,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人,人是有情感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以人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政治导向是首要的,但新闻也有情感导向。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细致入微,感染力、渗透力非同一般,作用面大而且深远。在新闻中怎样正确把握情感,传导情感,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无情” 有一种观念认为,新闻“应该把指称功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功能”,“情感功能应该控制到最低的程度,以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新闻记者、编辑在传播消息时,如若有了对消息的评价或定义,受其控制来处理消息,那就是“情感功能占支配地位”了。(《新华文摘》1998年第1期147页)这个观点是可商榷的。新闻当然要首先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怎么回事?”(即指称功能)这是谁也不否认的。但这个“事”中并不是没有情感或“情感功能”都很低。如长江、黑龙江、嫩江发生大水,几百万人家园被冲毁,急待救助。这个事实本身就有强烈的“情感功能”。对于即将发出的新闻,发稿人一般都是有“评价”的,这种“评价”在采访中实际上已初步形成,否则记者为什么要采写播发这一新闻呢?对新闻有“评价”,有情感,并非和新闻的公正、客观必然对立,关键在于正确把握。许多情感因素浓的新闻事实,如果抽掉本来有的情感内涵,冷若冰霜地作报道,这也难说是公正客观的。 在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事实是有情的,应该恰当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7.
军队新闻传媒存在不存在竞争?军队新闻传媒能不能引入竞争?军队新闻传媒又如何应对竞争?  相似文献   

18.
简言之,新闻时评就是对时事新闻的评述、评论。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新闻时评大有方兴未艾之势。那么,其与传统的新闻评论在性质上究竟有何区别?在写作或编辑新闻时评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其性质与界限?应该说,尽管时评的实践发展很快,但有关上述类似问题的理论储备明显不足,这是导致当前新闻时评写作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从事新闻时评工作的思考和体会,特写此文,以就教于同仁。主客观相统一是正确认识新闻时评性质的关键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性状和特征,所谓新闻时评的性质是指新闻时评区别于传统新…  相似文献   

19.
文娱新闻要有文化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的新闻媒体,现在都有文娱新闻的一席之地.但文娱新闻的核心是什么?媒体报道文娱新闻究竟要让读者获取什么?这些问题近年来被疏忽、淡化了.笔者以为,文娱新闻的核心离不开这4个字:文化品位.所谓文化品位,是指文化上的份量、文化的价值取向.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娱新闻不仅能让读者和观众从中获得新鲜、及时、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而且获得文化艺术美的享受,以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0.
用摄影语言讲述新闻,通俗地讲,就是以视觉语言来描绘发生的新闻事件。那么,视觉语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视觉语言是区别于文字语言而存在的,简单地说,用画面再现现实生活的语言,就是视觉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