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视调解是近年来我国电视台普遍运用的一种节目样态,它是一种以电视的新闻与戏剧范式构架对纠纷解决过程的再现.它的出现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必然产物.此类节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适应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需要,一定程度上担当起了维权角色.正因为此,调解节目风靡至今依然势头不减.  相似文献   

2.
《传媒》2020,(10):8-8
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伴随该法的颁布和实施而生的电视调解节目,以其贴近生活、能为普通百姓排忧解难而迅速崛起,成为电视屏幕上的主要节目类型之一。涌现出《有话好好说》《小区大事》《小郭跑腿》《非常帮助》《第三调解室》等一批广受欢迎的栏目,有的栏目年解决各类纠纷2000多件,为法律知识普及、民间纠纷调解、基层社会治理、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电视调解节目的使命和价值。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全面冲击,电视调解节目也在此冲击下遭遇到了发展瓶颈,如何破解瓶颈,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成为电视调解节目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洪炜 《东南传播》2016,(11):32-33
民生新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电视维权,电视调解,电视帮忙节目已经成为民生新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视维权节目,因为有情节、有矛盾、有冲突,并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百姓解决生活和消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纠纷,因此成为民生新闻栏目发展的热点。同时,电视维权也会陷入不够客观,太过琐碎的误区。因此,做好选题关,重视平衡采访,是做好新时期维权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5):64-74
中国目前的电视调解已经进入瓶颈化阶段,同质化以及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断裂造成的传播伦理危机和社会治理危机已露端倪;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的前瞻性思考必须首先始于对自身定位的理性省察;电视调解的定位应当在媒介产品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谋求平衡,创造性地发挥大众传媒协同的优势,融入到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体系中,使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个案纠纷解决功能以及社会治理功能的抵牾、断裂得到弥合与彰显。  相似文献   

5.
陈拓 《东南传播》2016,(11):29-31
电视调解节目是以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出发点的媒介电视与司法调解两个行当的结合,从2003年国内第一档调解类节目《心灵花园》开播至今,其大致发展成两种形态,一是用演播厅融合谈话节目和真人秀,二是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记者和调解员上门提供帮助。本文拟通过对第二种方式调解节目的制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电视节目如何获取受众认可,进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6.
刘力豪  闫航 《今传媒》2012,(8):102-103
2011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正式施行,调解的力量显得愈发强大。近段时间以来,以解决公众纠纷为目的的调解类节目收视不断创出新高,甚至成为了地方媒体的炙手可热的品牌栏目。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在分析调解类节目创设的社会背景、河南电视台《爱心调解》栏目设置与传播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下的电视调解节目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司法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以合法性分析的进路关照,电视调解存在诸多合法性困境,电视台作为调解的主体,违背其法律角色定位,赋予电视调解协议以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是违反调解法的;电视调解是一种戏剧化范式架构下的泛道德主义媒介强制,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电视调解节目中正当程序权利告知程序的缺如以及因收视率追逐而调解人中立性的伦理底线的超越,凡此种种,都使得电视调解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李立景 《新闻界》2012,(12):28-34
当下的电视调解节目既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司法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电视调解存在诸多合法性困境,如电视台作为调解的主体违背其法律角色定位,赋予电视调解协议以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是违反调解法的;电视调解是一种戏剧化范式架构下的泛道德主义媒介强制,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当事人的自愿原则;调解节目中权利告知程序的缺失以及因追逐收视率而导致的调解人中立性的丧失等,电视调解的规范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徐展 《声屏世界》2012,(6):14-16
调解类节目是继民生新闻之后兴起的电视节目类型。它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地运用了媒体话语权,为处于多元社会中的人们调和缓解了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解决了伴随而来的各种情感纠纷,满足了公众对媒体的期待,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调解类节目作为人民调解的一种新举措和新形式,究竟能够发挥多大作用,以下这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层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从《南京零距离》开始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期间先后出现了"报道型"、"帮忙型"和"调解型"电视民生新闻类型。这三种类型不是后者取代前者,它们是在完善前者问题的同时与前者并存的,对自身问题的正视和修正体现的是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1.
单艳军 《今传媒》2014,(5):55-56
电视调解节目是在市场化大背景下融合谈话节目和真人秀的一种新兴节目类型。它的应运而生不仅迎合了当前民众所极度缺失的心理情感诉求,而且是消费文化深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目前电视调解节目在荧屏上已成风靡之势,各家媒体不惜投入血本进行竞争,然而在电视调解节目繁荣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电视调解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反思,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只要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没有取消,只要广播、电视、报纸以及期刊等继续发表公开的批评报道和文章,围绕着批评是否属实,失实是否故意,究竟是批评还是诽谤,等等,必然会产生争执和纠纷。调解的可行性为什么说,采用调解的方式,是解决新闻纠纷的有效途径呢?首先,这是由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所决定的。实事求是固然是新闻媒介实施舆论监督和开展批评必须遵循的原  相似文献   

13.
电视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电视工作者的权力。电视工作者要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积极实施舆论监督,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实践证明,加强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策划,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报道的片面性、盲目性,减少报道中的偏差与失误,避免新闻纠纷,而且对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乃至提高电视传媒的竞争力,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庞英 《传媒》2020,(10):19-21
人民调解是我国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电视民生调解类节目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种节目样式,节目的生产仅仅依托于广电系统是不能完成的,必须依托合法参与社会管理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因此,调解类节目团队必须跨界,要求从业人员有着媒体属性和参与社会管理的双重属性。那么,地面频道的民生调解类节目应该怎么做才能发挥出特点、优势呢?重庆都市频道用8年时间实践,走出了一条“媒体+”电视人民调解之路,也为移动互联媒体时代的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做好宣传与应用探索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调解主体民间化调解制度根据调解主体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官方调解。民间调解指调解人为非官方人员的调解方式。官方调解指司法机关的官吏在审理案件时,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解决纠纷。此外,清代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即"官批民调",是指州县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认为纠纷事由主要涉及  相似文献   

16.
<正>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势头我们有目共睹,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深刻分析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才能突破瓶颈,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一、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一)多数电视民生新闻处于表象阶段各种民间纠纷、工厂污水排放、垃圾无法处理等市井新闻占据着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部分,过于肤浅,市井新闻大量流出对社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于民生问题的报道只做到了"一人一事一报",而且停留在表面,  相似文献   

17.
电视现场报道起始于60年代,在我国,电视现场报道80年代才起步。电视现场报道的出现,使电视新闻摆脱了报纸、广播以及电影等传播媒介范式的束缚,成为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 电视现场报道是电视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出图像并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报道要求记者自始至终在新闻现场随着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边观察、边采访、边报道;报道须有事件现场画面和同期声。 一、现场报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的魅力在于像、声、字合一,视、听、读兼备,一身数技,三全其美。只有将电视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法,合理而巧妙地运用到电视评论中,为评论的三要素服务,才能让电视评论产生一种与众不同、令人赏心悦目或惊心动魄的情趣与意味,从而增加可视性。新闻性由头趣在引人入胜新闻评论与其他评论相比,共性是政论性,个性是新闻性,而新闻性又大多体现在一个新闻由头或新闻切入点。选好一个新闻由头,或可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或可开门见山点出论点,或可为正文展开论证做好铺垫,甚至可让由头兼职充当典型论据,其作用不可等闲视之。电视评论选择新闻由头比起…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信息社会,新闻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新闻是什么?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受众所关心的变动了的或变动着的事实或情况的信息。新闻通过不同的载体(媒介)传播,最终被我们(受众)所接受。电视是一种信息载体。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大多数人观看的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就是凭借电视媒介传播的新闻。而在这些电视新闻节目当中,"电视消息新闻"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20.
邹晓伟  王清江 《传媒》2020,(10):9-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颁布10周年。10年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人民调解制度取得丰硕成果:人民调解委员会80多万个,拥有人民调解员380多万人,每年调解基层社会各类矛盾纠纷900多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在这丰硕的成果中,有电视调解节目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