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专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两怕:一是学生怕写作文,二是老师怕改作文,学生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可是作文很难,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更难,因为他们才开始写作文。因为难,学生写作大多是"为作文而作文",老师的教学则变成了"为高分而作文"。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作文,每次作文训练时,很多老师都喜欢弄两篇"下水作文",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作文言辞相似,大意相同,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有些老师还教学生背优秀作文,考试考到了照着葫芦画瓢,致使假大空作文、"克隆"作文泛滥成灾。如何做好作文教学工作呢?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的我有些困惑,通过实践摸索,我对小学作文教学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只要提起作文,学生就焦虑,教师也苦闷。学生的作文内容千篇一律,缺少情感。课堂上,教师讲得神采飞扬,仍然提不起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写出来的作文还是"言之无物",做"无病呻吟"之态。究其原因,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也是一样,生活便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让学生的作文"柳暗花明",把学生学习作文训练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用生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感染力。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将生活融入作文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是由老师进行"精批细改"。这种方法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过重要作用,只要真正做到"精批细改",确实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常常难以做到"精批细改",只能"粗看略写",写出的评语自然是概念化、形式化,大同小异,学生根本就不爱看。老师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出的评语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在低谷中徘徊,不少学生只能寥寥数语,而且文章中拼写错误和其他语病到处可见,学生英语作文的质量不能尽如人意。尽管很多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批改学生的作文,但是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英语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都重复着同一种模式:老师布置写作内容——学生完成作文——教师批改作文——发回给学生。长此以往,单调乏味,作文教学的活力将会受到扼杀。另外,学生是如何对待自己作文中的错误,教师的批改是否真正达到促进作用,这样的跟踪调查我们教师做得并不多。鉴于英语写作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这种状况,笔者对…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体现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言语的表达,以及基本的逻辑思维等等,通过作文可以很好地展现一个学生的能力。作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训练,才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如何保持作文教学中几个"度"的训练,是老师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作文教学只有掌握好"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度"的训练,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5):131-132
近年来,许多老师对于各种作文技法津津乐道,语文界也形成了各种作文教学模式,如写作知识传授式、范文引路模式、讲评模式等。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重视,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言之"无理"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大多强化作文写作的讲解知识,不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素材积累和思想积淀。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到高三"不进步"的现象。本文将就作文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下水",是指导学生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许多老师对于"下水"的技巧却知之甚少,因此不能在作文教学中自知地"下水".文章作者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是,一堂精心准备的作文课,孩子上课后写出来的作文却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当我们反思以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时,会体悟到可能是自己出了问题: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作文命题无法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在学生看来只是"被迫"完成作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让孩子亲身体验,激发孩子写作动机和表达愿望。体验式作文教学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0.
当下的语文教学普遍忽视的是作文教学。不是老师们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有时真的狗咬刺猬——无从下手。所以,每当听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听到的多数是阅读教学,而逃避作文教学。久而久之,作文教学就像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久而久之,谈到作文教学,老师们便头疼。学生更是如此,听到写作文,便摇头叹息。有时甚至会说:"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作文难,难作文",提起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颇伤脑筋,花的时间不少,收效却甚微。如何让学生快乐作文呢?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不妥之处都在逐渐地被逐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都是老师"一站到底",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感兴趣的。小学作文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作文书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娴熟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老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能够娴熟地组织语言进行写作,为小学生日后语文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都是听说读写教学,其中"写"一直教师特别关注的。所谓"写",主要是指写作、作文,作文在小学语文中的分值占比特别高。但是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作文是一道难题,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甚至有些学生"谈文色变"。作者就小学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作文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作文常态教学模式:师导——生写——生交——师批——退生——生扔。就是这种教学模式,让多少教师谈之无奈,让多少学生闻而生畏。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困惑重重。为了消除这些困惑,多年来我不断地探索,以下我浅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我是这样做的:充分利用作文评语这块"沃土",与学生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让诸多语文老师和学生普遍望之畏然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对当前作文教学现象有理性的认识。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当一种或几种模式根深蒂固时,学生的作文将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奇观",而并非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如,写议论文就好比给学生一个货架,这个位置放"是什么",那里放"为什么",再摆个"怎么样",看似琳琅满目,岂不知公式化、模式化的写作是作文大忌。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老师认真备课,课堂针对全班同学大讲作文写作"如何审题、构思、文体",可作文还是思路混乱、文体不清;同时传统的作文批阅是教师笼统地批阅评语,学生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准,教师就要像医生那样"对症"下药。"对症",就是教师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诊断"。依据多年听课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教师作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弊病:(1)命题的随意性就是教师无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地位,武断地违背学生特点。作文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文构思有两大点——"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是内容问题,"怎么写"是表达问题。"写什么"决定学生文章是否"言之有物",在考场上是否能按时成文;"怎么写"是技术问题,决定作文的优劣。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模式教学的倾向,一些老师过于强调技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本应是学生内心情感情自然流淌、个性率真流露、精神世界真诚敞亮的作文,却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学生怕离题,老师让重写;怕材料不新,老师不给高分;怕字数不够,老师会批评,导致小学作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新课标对小学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这个总要求,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想自己所想,写自己所写,自由想象,自由选择,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  相似文献   

19.
一.作文批改环节所面临的现状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而其中的教师批改,是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个总结性的评价,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或建议。有效的作文批改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评价方式多以教师的单向打分和评语为主,学生一般只是作文评改的"看客",他们对老师的批改似乎较"冷漠",较少"有动于衷".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学合一,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点燃修改作文的热情."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忙"起来.在小组合作的作文修改中明确修改提升的路径,增强学生自我修改、自我提升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揣摩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