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常见的磁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物理》选修3-1第3章“磁场”第3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内容在初中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拓展,本节课重点放在电流周围磁场分布的探究方法、探究过程上.教学中运用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两种方法,学生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的研究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等过程得出规律,然后再用理论探究和实验验证推广到其他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可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2.
【教材依据】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磁现象"【教材分析】"磁现象"是科教版九年物理上册第三章"电和磁"的第一节.物理概念比较多,内容包括磁性、磁体、磁极、磁场、磁化等还有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做好学生实验及演示实验,通过体验来感知概念或规律,是本节的主要特色.由学生熟悉的事物进入物理知识的探究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与手段.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获取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通过探究活动,要实现三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获得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二是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一些探究与创造学习的方法,三是让每个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成就感,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学习热情.为完成以上目标,我们对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供的实验装置提出下述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远比记忆一些实验结论重要的多。“上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突出了实验过程的探究。所以教师应该很好理解和应用好教材。 一、提示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教师不能简单的把书中的演示实验做一遍,然后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节,可以在演示前:1.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2.猜想与假设:导体电阻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选择器材?怎样连接电  相似文献   

5.
巩晓雁 《山东教育》2021,(11):38-39
物理学科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一谈在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五节《测量电压》一节中教学环节的实验设计,以及在实验的基础上有效设计问题,点拨和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6.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新课改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的第五节教学内容,它的教学设置与统编教材不同,过去是验证性实验,新教材是探究它们特点,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本人大胆尝试课内课外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观察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把好“从问题到思考,从思考到猜想,从猜想到验证,从验证得出结论,从结论中学会应用”的科学探究主线,现将教学后的反思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材选修3—2(人教版)第五章“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一节教学中,涉及“感抗”这个概念的教学,由于实际生活中学生还从未接触过这些现象,导致了学生在头脑中根本就没有建立这个概念,为此,对这个概念的教学必须借助物理实验,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在建立概念之前对这一现象有一个认识.为此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该实验具有用电安全、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特点.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实验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关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四节和第五节,教材只提供了"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而新课标中同样要求学生掌握的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及机械能转化部分没有匹配相应的探究实验,由此笔者想原创一个集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于一体,能阐述机械能转化的实验装置来辅助教学。  相似文献   

9.
胡世龙 《物理教师》2013,(10):40-40
人教版9年级物理教材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动手动脑学物理”栏目的一道习题,笔者对教学参考用书所给的答案存有异议.现将原题摘录如下,并将笔者进行的实验探究过程和一点想法付诸于笔端,与编者及广大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0.
杨奕杰 《贵州教育》2011,(17):45-4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下面是某位教师教学此课的片段: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有时舍弃实验,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损失。根据新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将此标题改为"探究导体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即必须给学生安排两个实验。本文对修改的理由及修改后的优点进行了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学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教 材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物理第三册第二十二章第一节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并识别光电效应现象 .●能表述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了解光子的概念 ,会用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的规律 .●理解光电效应方程 .●粗略了解光电效应研究史实 .2 .过程与方法●观察赫兹实验中的放电现象 ,体验发现的过程 .●经历“探究光电效应规律”的过程 ,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 .●尝试发现波动理论面对光电效应规律遇到的困难 .●领略“观察、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物理》第二册第九章第五节的实验--研究焦耳定律.在焦耳定律实验中,教材把两根电阻丝都浸入煤油中,由于电阻丝的电阻较大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较少,且液体的热胀冷缩效果不很明显.所以通电后液柱上升很慢,实验花费时间长且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导体的电阻》教学为例,从教材和学情分析出发,探讨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落实。如在实验探究环节实施解决问题、探究能力素养的培养,用比值定义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率,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物理现象中往往存在相似之处,对于这类问题,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理解,我们应采取对比方法进行学习。这对掌握知识是有帮助的,同时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三节:“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和第九章第三节“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两实验从内容上看似乎没有不同之处,但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具体如下:通过这样的比较,在教学中不但可使我们旧知识得到巩固,也可加深新知识的理解。又如:电现象和磁现象,也存在相似之处:电现象磁现象物理有了吸引较轻小物质的性…  相似文献   

16.
朱欣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0):21-22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物理》高二教材中《电阻定律、电阻率》一节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该节课能突出体现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实验能力的好教材。教学中如何展现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既学得知识的同时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即“鱼渔”兼得呢?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内容,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挖掘并渗透教学之中,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下面以“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这节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我们是怎样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训练的.教学目的:(1)知道电阻的概念及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2)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家新的课程标准 ,探究式教学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主流。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探究式教学中首先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恰如其分地把学生引入课题 ,很有必要。初涉物理的学生往往被新奇的现象和问题所吸引 ,因而 ,在教学的开篇通过实验、故事、插图、习题来创设情境 ,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 ,都至关重要。一、利用实验观察 ,展现物理情境实验要善于创设良好的物理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初二教材中第七章第一节的“质量”教学中 ,在讲“用天平称质量”时 ,让教师通过挂图和实物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课标教材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设计了一个“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很容易得出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角间的关系,但对这一仅仅从探究中得出的直接结论在理论上想不明白.为了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3章第3节是“摩擦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摩擦力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本节课实际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静摩擦力大小且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