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方政府在实际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源泉和实践经验,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目前在地方政府治理实践中的现实情况和在推进地方政府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对策,以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地方政府信任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是当前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追溯政府信任的本质,发现国家合法性是形成政府信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合法性越来越体现为国家社会性。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学界关于地方政府信任度提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发现地方政府在治理实践中对其社会性的损耗主要来源于民众的个人感知、地方政府自身和信任环境三个层面。正因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国家就成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度一股积极的现实力量。因此,提升我国地方政府信任度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大众化话语体系、增强社会民众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建设法治政府、推动政府治理日益法治化,要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在地方政府信任建构中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治建设不仅包含中央政府对全国法治的顶层设计,还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的法治构建。由于"地方"的区域性、基层性、自主性和差异性等基本属性,地方法治建设不仅已成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实践性最强、基础性最广、地方自主性发挥空间最大的部分,也已成我国法治建设中可能性最多,差异性最大的部分。作为地方法治建设的着力点,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应具充分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在符合中共中央作出的我国法治建设总体部署的前提下,在维护我国法制统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重塑地方社会的治理模式,通过法治和其他社会治理手段的共同运用,实现地方治理权力行使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实现地方治理权力在政府、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重新分配。这种路径的设置不仅符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也将为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针对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大力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仍存在一些治理难题。腐败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依托在于法治。从国家治理法治化结构和过程的角度看,医药领域腐败治理至少要面对三个层面的困境:在法治国家建设层面,医药领域法治工作基本格局亟待完善;在法治政府建设层面,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法治化治理能力亟须增强;在法治社会建设层面,医药领域法治社会氛围亟须培育。为摆脱这一困境,党政机关、社会等多层面需要共同协作,以提升我国医药领域国家治理法治化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深入分析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治理”、“管理”、“统治”之间的区别,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时代背景,研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新时期的民族地区治理提供合理性的建议,可行的实现路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体制,实现民族治理的现代化,对于民族问题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协同治理是近年来政府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理论,其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政府、企业、公民以及非政府组织等多个子系统构成,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些子系统协调统一起来,发挥这些子系统自身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多元化的共同治理。协同治理理论虽然提出多年,政府也在大力的推广协同治理理论,但是毕竟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多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形成的"无限责任政府"和"全能主义政府"的社会治理理念一时之间难以彻底的根除,而这也是我国推行协同治理的主要障碍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程度列为了政府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而协同治理理论则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二之选,也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公共服务供给作为政府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实现协同治理同样是促进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意味着政府与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合作治理,这是一种政府权力的下放和回归社会,让社会和公民实现自我管理,也即社会自治。政府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机制,创新社会自治方式,实现政府与公民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最终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新发展,体现为树立法治思维理念,促进民族区域自治法运用于实践,正确认识和看待民族自治地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新成就,体现为打赢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重建民族地区生态新文明,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新进程,体现为坚持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道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用法治思维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基层法治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必须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培植基层法治土壤,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基层治理法治化,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治理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是新时期改革的重要手段。面对纷繁复杂的治理理论,在我国占主流的当属制度论,即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眼于制度体制机制的完善及改革创新上。历史唯物主义地看,治理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由治理理念、环境、目标、主体、客体、资源、方式、模式、结构等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基于治理的基本要素,我国治理现代化应包括治理理念共赢化、治理环境复杂化、治理目标综合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客体问题化、治理资源市场化、治理方式法治化、治理模式网络化等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