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把握"王几何"的人物形象;2.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 ;3.了解幽默语言的特点,培养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继续培养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默读,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方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精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王几何》同学们好,老师给大家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相似文献   

2.
郑淑敏 《成才之路》2022,(10):43-45
王守仁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他的阅读教育思想对于今天阅读教学的开展仍有借鉴意义.文章依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王守仁阅读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王守仁阅读教育思想"对当今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王守仁将六经作为阅读教育内容,且认为六经皆史,不必泥着文句,同时应该删削繁文,返璞归真;他还提出了"诱之歌诗""讽之读书"...  相似文献   

3.
"碎片化"的阅读意识、"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快餐化"的阅读指导使得小学阅读指导课存在着"反季节催熟"等现象。化零为整的阅读指导课的"融合"策略,由外及内的阅读指导课的"五步"范式,为慢阅读提供了一条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也提倡伙伴间的沟通合作,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统一的过程,在尊重学生个体阅读的同时,为学生构建一个"课内外阅读学习共同体——悦读会",以便其"阅读交友",不失为一个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5.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零碎时间,借助电子终端接收工具进行数字媒介的阅读。语文课堂可以关注碎片化阅读这个新生事物,以"碎"激趣、以"碎"扩展、以"碎"切入,让学生把握好空余时间,通过碎片化阅读方式开拓信息时代的阅读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阅读期待"是阅读时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阅读期待"是我们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阅读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语文高考的文本化趋势,引领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呈现出"量、质和能"三个阅读梯级,而这三个阅读梯级目的在于完成"融于中华""铸就国魂"和"塑造新人"的语文教学任务。阅读梯级中的"量、质和能"的落实显得至关重要,其通过选文之识智美文、名家之文和经典长文以及读文之真实阅读、艺术阅读和系统阅读等为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落实奠定了基础,具有阅读教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79):17-18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窗口,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所在。要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就要做到博览群书。但是盲目的"博览"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阅读成了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然而小学中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自主有效阅读的能力。阅读内容的好坏、阅读形式的选择、阅读方法是否科学等,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9.
古典名著阅读是学生"慢阅读"的旅程,在这一过程中,中期阅读的推进尤为重要,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设计者、推动者。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设计多个"阅读小站",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话题,让学生从"阅读"到"悦读",从"会读"到"慧读",不断深入,让学生在思辨性阅读中亲近古典名著,习得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能逐渐提升思维能力,形成阅读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是名著阅读素材中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学生素质提升的精神食粮。其次,随着"名著阅读"被作为一大创新选入新教材,各地中考也相继出现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题目,"名著阅读"教学也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人性美和艺术美的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格魅力的熏陶已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通过设计阅读单,激趣引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以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主题为例,可以从"甄选阅读素材""丰富阅读方式""创新阅读任务"三个方面着手,探索同主题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2.
调查显示,微信阅读已成为国民特别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微信阅读属于一种"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整体上,大学生处于"信息焦虑"状态,微信阅读对此"焦虑"有所缓解。阅读方式上,被动阅读多于主动阅读,微信阅读社交化特征明显;专注度上,微信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特征:受阅读环境干扰度高,阅读速度快且认真程度低,沉浸式阅读比例小;阅读内容上,图文结合等表现方式和排版样式影响阅读效果,长难文章也可以被接受;阅读效果上,记忆效果欠佳,收藏后少有回顾,多属于快餐式"一次性"阅读。大学生的微信阅读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微信阅读效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学生在思维意识、行为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亲子阅读为我国早期阅读中十分重要的阅读形式,对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开展"亲子阅读"能够对学生进行阅读思维及行为的引导,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家长和学生的"亲子阅读"互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增强阅读兴趣,带动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期阅读是提升幼儿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开阔幼儿眼界以及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早期阅读兴趣是保证幼儿阅读的前提。以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为切入点,深刻剖析了幼儿早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阅读环境不佳、阅读活动不当、指导方法欠科学、亲子共读欠重视等现状,最后提出营造轻松愉快的"三位一体"的阅读环境、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供"最近发展区"幼儿阅读的材料、充分发挥亲子共读的重要作用等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阅读教学,注重"教课文",导致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为此,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引导阅读教学从"教课文"向"教阅读"转变。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阅读策略的学习,同时也是"教阅读"的一个尝试。教学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时,教师应读懂编者意图,理解这一单元的作用及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元认知、技术性、整体性、沉浸式教学策略,并引导学生实践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运用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6.
"阅读链接"作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的部分课文后面有所设置,是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为学生提供了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根据教学现状,对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整理、分析,认为应充分重视利用"阅读链接"的教学价值,在课前利用"链接"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17.
朱一霞 《教师》2013,(7):83-83
作为语文老师,最为烦恼的应该是"学生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和"如何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2012年11月,我有幸参加由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聆听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高效阅读"总课题组李胜利老师的阅读教学示范课及其关于"阅读策略"的课题研究报告,让我大有"小舟撑出柳阴来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读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读",即进行阅读策略培训。作为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英语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因此掌握英语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以"认知阅读、理解阅读、拓展阅读"三个基本步骤为特征的语文课堂"三单元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模式的构建,以学生自学能力出发,又是以学生学习能力为归宿,充分地反映了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应用"三单元阅读"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