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姿三四郎     
在日本柔道界里,有一个女姿三四郎——16岁的山口香。她连续四次获得日本女子柔道锦标赛冠军,并在去年获得世界柔道锦标赛的亚军,被人们称作女姿三四郎。她上小学时,日本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姿三四郎》。山口香被姿三四郎的武功深深吸引着:“三四郎的功夫多棒,我也要学姿三四郎练一身好功夫,做个女三四郎。”  相似文献   

2.
在竞技体育里,有些项目被称为冷门,当别人为那些“中看”的成败而疯狂时,自己却用无语和孤单默默体会着不一样的精彩。 汗水演奏的美丽 几辆“强壮”的山地自行车被一帮强壮的女子们蹬得飞快。其中一辆瘪着轮胎,在别人的吆喝下“杀出重围”。车上坐着一男一女,骑车的女子单手扶把,直挺着腰,毫不费力地爬上一个陡坡;坐车的男生右手提着摄影包,左手紧紧抓住车后架。那是国家女子柔道运动员“黑妹”——63 公斤级李淑芳和体重远远大于 70 公斤的笔者。 每天,当晚霞映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时,柔道姑娘们就会用这…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自80年代初开展以来,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尤以大级别为主,曾有高凤莲的“三连冠”;1992年巴塞罗那庄晓岩的第一枚柔道奥运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孙福明的“开六红”。本文拟就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年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有助于我国柔道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女子柔道运动最先始于日本,早在明治26年(1893年)柔道运动的创始人嘉纳治五郎先生,就在日本讲道馆开始传授女子柔道。但是只进行一般性训练,而不组织竞赛活动。这主要是受嘉纳治五郎先生提出的“女子无需争赢斗胜”之戒律的影响,直到1978年才召开了第一届全日本女  相似文献   

5.
一束鲜花     
王家力 《新体育》2012,(6):107-107
在我30余年的记者生涯中,仅收受过一件采写对象的礼品——一束鲜花,那是女子柔道奥运冠军庄晓岩馈赠的。 1992年仲夏.中国体育代表团从巴塞罗纳载誉归来的第二天.我接到一项任务:几天后在京举行一场奥运冠军大型报告会,要我协助庄晓岩整理一篇报告稿。  相似文献   

6.
女子柔道比赛基本技术间的组合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柔道比赛是奥运会项目,世界各国为此项目的众多金牌而争夺激烈。运动员技术能力提高也较迅速,运动员在速度、力量及基本技术方面有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女子柔道自奥运会立项以来的十几年中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女子柔道运动员吸取了中国式摔跤的技术特点,即散手打法的技术风格,“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我国女子柔道虽起步较晚,却大有希望.但是东北地区要勇挑重担."这是在上海举行"双鲸杯"全国女子柔道邀请赛时,全国女子柔道总裁判长宋兆年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的开场白.宋兆年还说,女子柔道被列为世界性的竞技项目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尤其在西欧发展更快.在法国已成了许多法国女郎的自卫防身术.英国、联邦德国、荷兰等,也都跻身世界女子柔道强国之列,其实力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王雪峰 《新体育》2008,(7):20-21
自从1992年庄晓岩拿到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子柔道金牌开始,此后每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柔道都能收获一金,但2008年,中国女子柔道不再甘心开花一枝  相似文献   

9.
柔道起源于亚洲,因此受到亚洲各国的重视,开展日益普遍。当前亚洲柔道形势如何,亚运会柔道比赛将出现什么情况这些问题都为读者所关心。第11届亚运会男、女柔道比赛共设16枚金牌,女子柔道是首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亚运殿堂的。男子项目将由日本和南朝鲜争霸,女子项目则是中国,日本和南朝鲜三足鼎立。柔道是日本的“国技”,也是他们的优势项目。他们基础雄厚,人才众多,其选手基本功扎实,技术全面,经验丰富,速度快,有拼劲,还能灵活运用各种攻防战术,经常创造一些简单实用而又令人叫绝的动作。男子柔道自1964年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日本便在一些柔道重大国际比赛中占据优势地位。但在上届亚运会上,南朝鲜队异军突起,一举夺得6枚  相似文献   

10.
女子柔道项目是近几年国际上新兴起的竞赛项目。虽然我国女子柔道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并已在部分级别中挤身世界前列。为了加速女子柔道后备力量的培养,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其训练承受力,我们于1989年10月中旬对12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连续5天的膳食调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代柔道技术的蓬勃发展,每个柔道运动员为了能有效地击败对手,都必须具备各自特点的得意技——绝技。而根据自己的条件,掌握一二个绝招动作,对于取得比赛胜利是至关重要的。“大腰”技术是柔道比赛中被国内外许多优秀选手所广泛采用的,特别是在中级别运动员的比赛中具有较强的攻击力,是柔道运动员的高难技术动作。将这一高难技术与其他动作加以组合,对柔道比赛中取胜将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2003年第8届全运会上女子柔道比赛中决赛的观察统计,分析中级别比赛中“大腰”技术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2岁的“川妹子”唐玲终于在第13届亚运会的柔道赛场上火了一把,力克日本强敌世界冠军阿武教子,夺得女从柔道78公斤以下级别的冠军。早在大赛前一个月,国家女子柔道队教练陈志山就坚信不称地告诉我,唐玲将成为赛场上的“黑马”,因为近几年来她的进步有目共睹。陈教练坦言,唐玲最初是地方队送来国家队的代训队员,她在队里一直扮演陪练的角色。唐玲五官生得周正,即使赶上训练时间,她也不忘描描眼线,抹抹口红,这使她原本白皙的脸上更富有生气,她爱爽朗大笑,难道在这个年轻女子的眼里,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第11届亚运会共设16枚柔道金牌。女子柔道首次作为正式项目登上亚运会“大雅之堂”。综观本次大赛,男子项目可能继续由日本和南朝鲜争霸,女子项目则是中国、日本、南朝鲜三强鼎立。男子柔道是日本的优势项目,但在上届亚运会上,南朝鲜队异军突起,获得6枚金牌,日本只得两项冠军,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失败。接着在汉城奥运运会上,日本队再次败给南朝鲜队。至此,日本柔道界才如梦初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  相似文献   

14.
陈英姑 《体育世界》2012,(12):66-67
一、女子柔道项目国际、国内发展趋势(一)国际女子柔道发展的趋势时世界柔坛格局特点与分析:世界各地女子柔道发展较好有:1、亚洲地区:日本、中国、韩国和朝鲜发展;2、美洲地区:古巴、巴西、美国;3、欧洲地区:法国、英国、俄罗斯等上述地区及国家处于国际柔坛领先地位.但欧洲国家在近些年国际大赛以及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技术水平创新较快,整体水平上升快。  相似文献   

15.
女子体育新潮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马拉松成绩在近年内有着突飞猛进的提高,不仅不断缩短与男子的距离,而且有着超越男子的势头。女子足球又是近年让人瞩目的新项目,其发展、普及的速度,让人感到吃惊;技术动作不断男性化,比赛越加激烈。近几年来,女子柔道、女子举重也在世界各地得到蓬勃发展;女子撑竿跳高“死而复苏”;铁人三项、三级跳远、拳击、水球、冰球等项目,不断有女子问津。说明女子体育正在坎坷的道路上奋起,不断突破运动禁区,形成新的发展潮流。马拉松: 早在1926年,英国女运动员彼·珀尔西,以3小时40分22秒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发展运动比赛项目。不过在目前的女子柔道项目当中,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弱,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采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下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本文从功能解剖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今年第四期《瞭望》周刊上有一种说法,中国在实现体育强国的征途中,很可能首先成为女子体育强国。虽然这一预测令人百感交集,但果能如此,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从中国体育运动发展的总水平上量比,的确存在着“阴盛阳衰”的现象。在目前男女共有的项目上,除个别外,基本是“半边天”阳光灿烂。而过去一直是男子“世袭领地”的项目,如足球、柔道、举重等,中国女运动员甚至取得了远远超过中国男运动员的成绩,或是呈现出更有希望的前景。据说体育科研方面的权威人士分析其中原因有二: 一是从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看,中国与欧美女性间差距不大,而男子间差距明显; 二是中国女性精神素质上的优势,即勤劳勇敢、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节奏安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1996 年奥运会女子柔道比赛参赛资格和实现奥运会夺得1 枚柔道金牌的目标,对参加1995 年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和1996 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节奏安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4 项生化指标较准确地反映了每个参赛队员每周负荷后机体的各项反应,可作为今后我国高水平女子柔道训练节奏安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姑娘庄晓岩在第25届奥运会上摘取了女子柔道72公斤以上级的金牌,终于完成了中国柔道在奥运会上金牌破零的壮举。她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泪水如断线的珍珠洒落下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袁伟民在看台上风趣地向她连声喊道:“庄晓岩,笑比哭好,要笑不要哭!” 23岁的庄晓岩,出生在沈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她14岁进入市业余体校练“三铁”,以后柔道队教练刘永福看中了她的爆发力和柔韧性,在她刚好15岁时将她领进柔道队,那是1984年。几个月后,初学柔道的她,在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的女子柔道赛上便崭露头角,接着又在1986年的成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女子柔道项目在一系列大赛中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项目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探求原因,本研究对该项目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总结出女子柔道项目制胜规律,为我国女子柔道项目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