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比如读明清史,事件的演进过程与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今天何其相似乃尔!而况国民史,一如厨房砧墩上的牛排,还淌着血丝呢.这是指宏大叙事层面.在个人表达方面呢,有人说:所有的记忆都是情感的记忆.也有人则质疑:个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2.
穆虹 《声屏世界》2012,(9):56-57
文化创意产业的精神特质和源动力是什么?——革命性的思维和创意的能力!革命性思维的产生需要现实的土壤,创意能力的实现需要现实的条件,即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彭秀芳 《大观周刊》2011,(37):216-2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情感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门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成为道德教育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和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中产生。”哥白尼对天文学的不懈追求,自己说是源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涨和鼓舞”。列宁认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学习知识,钻研学问都需要情感。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育,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新闻,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有人说,作为报道体裁,通讯、报告文学的情感流露较为明显,消息何言情感?其实不然。新闻的传播,同样有赖于受众的情感体验与唤起。首先,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人,人是有情感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以人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经说过“创意工业”是形象产业。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如何,创意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个标杆。进入21世纪这个极富个性、激情和时尚的时代,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创意工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图形艺术和广告设计行业。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相遇、相识、相知,最后组成家庭,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也有人说,和谁在一起都一样,无非就是搭伴过日子,仅此而已。然而,不管是有缘千里一线牵还是搭伙过日子,日常生活中总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并由此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问题,因此专门供读者倾诉、倾听、排解、求助的电台、电视情感节目和报刊的情感专栏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8.
刘建华 《传媒》2019,(4):92-96
传媒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是创意,创意的主体是高素质传媒人才,网络时代,巨大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需要创意生产,传媒人才必须从知识、情感、语言、观念、方法五个方面入手,把握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获得创意,生产精品内容,实现供给侧改革,推动传媒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读幸福     
幸福在何方 有人说 在素质环境心理力量 有人说 在情感满足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电视栏目策划分为创意和实施两个方面,创意是灵魂。创意是一种精神活动,但不同于哲学家认识事物本质的抽象思考而更接近于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需要注入策划者的情感,推动想象力的发挥来进行自由创作心理活动,这就决定了创意的自由性或理想性。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电视台是新闻立台文艺兴台,一台综合性、主题性的电视晚会或庆典节目,投资大,动用人员多,影响范围广泛,是很多电视编导展示自己综合能力的良好舞台。但是如何创作出一台质量上乘,集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于一体的节目,是节目导演最需要仔细斟酌、考虑的。下面就从导演的创意性方面谈谈一部分节目的观感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朱瑜 《出版广角》2012,(6):47-50
他从业30年后从管理岗位重回出版一线"再作冯妇",被评为"新锐出版人"和"798致敬创意出版人";有人认为他现在所做的一切"是在为出版业唱最后一曲挽歌,头顶美好理想,悲壮前行".他说,每个出版人都需要有一点堂吉可德的精神,每个出版人也应该有自己向往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21世纪是城市之间的大竞争时代,中国城市经济模式从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发展到今天创意产业的崛起,以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为首的大城市已经加快了创意产业的发展脚步和力度,人们迫切的意识到,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创意才是推动城市经济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杨东莼大传周洪宇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有人说他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有人说他是学识渊博、精益求精的历史学家和翻译家;有人说他是奖掖后进、育人有方的教育家;有人说他是运筹帷幄、折冲樽俎的社会活动家……他就是中国近现代传奇人物杨东莼!无论扮演何种角色,他都得心应手,成就斐然。然而,在"被选择性记忆"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历史群体中,他犹如沧海遗珠,那跌宕起伏的"多面手"人生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藏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的新闻,就是通常所说的消息。有人说,作为报道体裁,通讯、报告文学的情感流露较为明显,消息何言情感?其实不然。新闻的传播,同样有赖于受众的情感体验与唤起。首先,新闻的传播离不开人。人是有情感的。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以人为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新闻,理所当然会打上情感的烙印。再说,新闻离不开选择性、倾向性、思想性、指导性等质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新闻无不闪耀着情感的光彩。毛泽东同志在戎马倥偬的年代,为新华社写下了大量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篇章,读者从中感受到的,不仅是雄伟壮阔的渡江场面,而且不乏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6.
阅读的角度     
阅读需要角度。角度和感觉常可划等号。大仲马写《三剑客》,小仲马写《茶花女》,血缘的关系并不能改变各自的寄托。情感这东西,固然需要理智来稀释,但从纯粹意义上,它是人类内心最隐秘,也是最不易说清的。因此你只能感觉,用自己的感觉感觉别人,听别人的感觉来印证自己。这非常重要。就如同我们吃一枚橘子,有说酸,有说不酸,甚至有人  相似文献   

17.
杂志、书籍的设计中,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内容!但是,能够在一瞬间抓住读者眼球的是什么?是封面!杂志、书籍的封面设计,既要彰显杂志、书籍的气质,又要有创意和美感,这就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封面设计中的图形元素,是读图时代与文字同等重要的信息。创意图形是艺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图形,与自然图形相对,主要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和纹饰等。它具有强烈的艺术性、针对性和表现力,是设计师根据设计主题归纳、演绎、抽象而获得的,对提高杂志、书籍的艺术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永 《青年记者》2012,(8):31-32
当下社会节奏加快,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化,情感问题和困惑日渐增多.有人说:“中国压力人群占到人口总数的61.5%,太多的人需要从他人那里——无论是名人名家还是普通百姓——获得别人的人生经历,从而寻求慰藉安抚心灵.”近年来,情感类新闻栏目蓬勃发展,各类媒体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9.
记者是什么?有人说是社会的良心,有人说是航船上的嘹望者,有人说是无冕之王,有人说是新闻民工……记者到底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每一名记者认真思考和审视的命题。我的体会是,记者首先是公民,然后才是记者。  相似文献   

20.
"创意,是管理出来的。"这可能是一个让众多创意人不爽的观点,但才是"赢在创意"这个问题的关键。必须要有人能建立一个新传播环境中奏效的"创意机制",并娴熟地运营这个机制,我们才能说:"赢在创意"不是一句自我陶醉和自我安慰的空话。我们行业内的每个人的确活在"创意"这根救命稻草上面,但所谓"创意"到底是什么?"创意"是如何产生的?"创意"又如何产生价值?——这些问题绝不是高调打一针鸡血,或是低调喂一碗鸡汤能解决的。所以关于"赢在创意",咱们来说一些干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