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五代书院考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晓望 《教育评论》2007,(3):102-106
书院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机构之一,关于书院的起源,一向有较大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民办书院起源于宋代,有的认为起源于五代。近年一些学者在明清地方志中发现了不少唐代民办书院的材料,并将其与《全唐诗》中的书院相对应。于是,民办书院起源于唐代说甚嚣尘上。笔者研究这些材料后认为:明清地方志中书院起源于唐五代的记载都不可信。就可靠的史料而言,目前只能说作为学府的民办书院起源于宋初。一、唐代原始文献中的书院研究唐五代的书堂及“书院”,今人多使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其实,考证唐宋时期的书院,应以正史及唐代原始资料为据。以…  相似文献   

2.
白鹿洞书院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鹿洞书院素被称为海内名书院,由于朱熹的兴复,更成为此后数百年中各家学者兴办书院时所效法的榜样,影响深远。白鹿洞书院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凝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丰富经验。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白鹿洞书院遗址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境内。唐初,此地隶属洪州都督府(后改总管府)所辖江州浔阳县,又改隶江南西道江州浔阳县。它是一处河谷小盆地,周围高而中间低凹,从立体的俯视的角度看,很像一个洞。据陈舜俞《庐山记》等史书记载,唐德宗贞元间(公元785——805年),洛阳人李渤(曾任太子宾客,故有时称他为李宾客)与其仲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关于李渤在此隐居、读书这件事,《旧唐书·李  相似文献   

3.
五华书院是云南历史上的第一座书院,也是云南始有高等教育的标志,她为云南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人物,如钱南园、方玉润等,在云南文教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不少文章中已陆续涉及到五华书院,从不同角度对这座书院进行过一些介绍,但迄今尚无专门研究五华书院的文章面世。笔者作为《云南高教史》编写者之一,广泛搜集了有关五华书院的历史资料,现择其要,试图较全面地对五华书院的沿革、院舍、图书、学制、办院经费、山长、学子等作一全貌的评介,并尽可能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其作  相似文献   

4.
一、东北书院的设置与实施 据《奉天通志》、《金辽志》等文献记载,明代东北地区曾先后设书院七所。 (一)辽右书院 弘治癸丑(1493年)创建,设于锦州城(今锦州市)。《奉天通志》云:“弘治癸丑(1493年)巡按御史樊祉建。”《锦州府志·辽右书院记》云:“弘治癸丑秋,南燕樊公按治东土,以教育人才为首务。乃选河东西诸生之优等者,庠各有差,建辽右、辽左二书院,以分处之,读书其中,以相切磨,期于僻壤之士,咸克造就。延学行老成师儒王之,复命官典其薪米供億之费,院额之匾,巡抚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明代是河南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书院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影响更深。然而受明代文教政策的影响,河南书院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总体来说,明代河南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明朝前期的凋敝、明朝中期的发展和繁荣、明朝后期的禁毁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书院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是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从宋初到清末,历时近千年,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书院的起源 书院最早源于私人讲学,后经官方提倡、赞助逐步形成为书院制度。据考证,“书院”这一名称可追溯到唐代,当时只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据《唐六典》载:“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改集贤殿修书所为集贤殿书院。有学士、直学士、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知书官等。集贤院学士,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以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可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考察其功债)于外”。可见官方的书院除刊辑经籍之外,还负责荐举贤才和提出某些建议,供皇帝选用和参考,由此便聚集了一批熟悉经史掌故的学者 文士,而成为一时的学术中心。而私人创建的书院有时间可考的应首推建于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的张九宗书院,在当时许多书院中具备讲学、授徒活动的书院,据志书记载仅有四所。即:“在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的皇寮书院,“在漳州府,唐陈与士民讲学处”的松州书院,“在德安县,唐义门陈衮  相似文献   

8.
常州书院源远流长,本文叙述自宋至清常州地区之书院创建、变迁情况,清末武进、阳湖两县知县捐廉助学、民间集资办学情况,以及名儒私人办学情况.  相似文献   

9.
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贵州共创建和修复书院175所,清代贵州各地书院总的来说藏书规模都不大,藏书的来源主要有官府置备、社会捐赠、书院自置三种途径,一些书院还设置了专门的藏书阁以保管藏书,并制定了管理制度。清代贵州书院藏书不但保存了大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贵州地区人才的培养,为贵州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州地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味经书院是由民间资本筹建、管理并得到官方认可的一个教学机构.其教学强调经世致用.以"实学"为主,山长亲自为学生讲课.该书院教书与刊书相结合,出版了大量高质量传统经史书籍.味经书院不仅培养了一批既有国学根底又有经世本领的英才,更成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基地,这里诞生了严复<天演论>的第一个刊本,推进了西北地区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11.
明代是我书院发展最为困难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科举考试的限制,私家讲学的书院受到冷遇,这种状况持续了百年之久,直到嘉靖时期才出现了繁荣,本文就明代书院的刻书情况做一简单考略,以探求明代书院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文化自春秋始,便有官学与私学两大传统,官学主要从属于“政统”,私学则主要代表“道统”.书院的兴衰,取决于在中西文化交会的大背景下,能否担当并完成中国文化传承与中西会通、综合创新的使命.书院之兴在大师,大师之成在书院,纷乱的历史表象深处,乃是中国文化生命与精神发展的必然规律与内在需求.书院复兴的前途与命运亦将取决于此.  相似文献   

14.
古代书院者,今之学校也。汉代设书院,是一种启蒙教育的处所。《观堂集林。汉魏博士考》:“汉时教学之所名曰书馆。其师名曰书师;其书用《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诸篇,其旨在使学童识字习字。”(《辞海》缩印本第105页)书馆之名始于唐代。开元六年(公元718年)设丽正修  相似文献   

15.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南宋是其鼎盛时期。本质上,书院是一种与官学相对的私学式的高等教育,它独特的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特点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深入研究对当今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书院是中国唐宋以来重要的地方教育机构。在处州地区风俗习尚改变和教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书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文主要是对各时期的多种方志、其他文献和一些碑刻材料进行分析,勾画了处州地区宋元时期的书院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客家起源地的古邑河源,始设县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考述古邑河源传统书院的旨趣在于"存史、资政、传承、教化",所谓"益思培养,追踪曩哲"。经考证发现,古邑河源传统书院发萌于秦汉的私学,开端于盛唐,初兴于南宋,沉寂于元朝,恢复并兴盛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没落于清末,命运多舛。古邑书院富含厚重而独特、鲜明而深远的客家人文精神,既有先哲的崇尚,也有教化的真谛,还有陶育英才的担当。对此,今人理应加以发掘和开发彰显,夯实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守望和衍布客家之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带有教育性质书院的大量涌现,以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顾、程颐为代表的宋代学人纷纷以书院为阵地,或读书治学,或著述讲学,形成了一种极具地域色彩的学术纷争之势,于是具有代表性的濂学、关学、洛学、象数学等理学流派便鼎立而生.尤其是程颐所创立的伊川书院,对洛学的生成、发展及传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史料中清代书院藏书管理的条文,对清代书院藏书的借阅、赔偿等规章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和汇总研究,探寻现代图书馆借阅管理体系的雏形,以及其对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唐代时期,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他广交儒士,大兴文教,建立相山诗社,推动了吉安文化的发展;颜真卿任吉州司马,他的忠烈事迹感染教化着吉州的百姓。北宋以来,吉州崇文兴教,广设书院,经常出现群体性、家族性的科举盛况。欧阳修开启宋代三百年文章之盛,且以其道德人格的力量,促使一代士林新风的形成。在这种"文章节义,遂甲天下"的历史背景下,南宋淳祐元年(1241),吉州知州江万里创建了白鹭洲书院。元朝接管了书院,并纳入体制之内予以支持。明万历年间汪可受重修书院,奠定了后来的修复格局。清光绪年间,贺良桢对白鹭洲书院进行大规模的修建,现存的书院古建筑,保留了当时的历史模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