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杂技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一门有着36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艺术,又是一门开拓创新、精彩纷呈的时代艺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杂技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技艺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国际国内市场与赛场的演出实践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2.
正任何艺术都是实践与理论并存的,杂技也不例外。作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杂技评论的责任与使命就是通过对杂技作品的技术、艺术及文化内涵进行阐释,揭示其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引导人们的思维走向,从而肩负起推动杂技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重任。一、杂技评论的首要责任是判断杂技评论者应本着良心,完全独立地对杂技作品做出判断,这一判断才是真正有效的,即使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6日晚,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工会中央文化宫一派节日喜庆气氛,带有"欢乐春节"标识的巨型挂幅悬挂在舞台中央,能容纳千余名观众的演出大厅里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欢笑声和惊叹声。内蒙古杂技团2012年"欢乐春节"杂技专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晚会由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是"欢乐春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杂技大国,近200个国营杂技团体堪称世界之最,况且杂技这种娱乐表演艺术,自秦汉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正是如此漫长的文化积演,使我国的杂技在当今的各项国际杂技大赛上,摘金夺银。然而,亮闪闪的金牌并没有变为令人眩目的"金钱"。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美的新马戏是对传统马戏的巨大变革,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新颖的创作理念和表演形式在国际演艺市场获得成功。本文通过观察新马戏对中国杂技发展启示的,探索中国杂技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一、跨界艺术新马戏1,新马戏起源、特点、发展新马戏也被称为当代马戏,是以故事情节或主题贯穿于传统马戏技巧、戏剧艺术和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表演艺术,20世纪末在法语区国家得到迅猛发展并由此而闻名。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最受杂技界瞩目的评价体系、最为优质的观察样本,中国杂技界的最高奖——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围绕着作品与人才两个坐标系,勾勒出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间杂技艺术发展的成就与连绵脉络,既有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的主线主流,又不乏杂技艺术内部实践的支流细流,交织体现着当代杂技艺术最显著的实践原则:以技为核、技艺并举。中国杂技金菊奖致力于表彰精品创作、培养杂技新人、鼓励艺术创新,自1997年设立以来,每三年一届,迄今已成功颁授400多个奖项。  相似文献   

7.
中国杂技经过了三千多年历史的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虽然完成了由地摊走上舞台、由较单一的技巧表演到表演形式多样化的变革,但也长期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使得一部分人仍然认为杂技"难登大雅之堂"。 改革开放后,中国杂技艺术创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追求技巧创新发展的同时,开始更多地注入杂技的审美要素,提升杂技的文化内涵,结出了主题晚会、意境杂技、复合杂技、杂技剧等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诞生于民间,是平民百姓的艺术。解放后,国有杂技艺术团体将这一"草根艺术"推上了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杂技艺术在国际杂技赛场上多次捧回最高奖牌,在国际上夺取的奖牌较其它艺术门类要多。据文化部统计,中国的杂技团体每年可为国家创汇一亿美元以上。文化部的一位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月23日,台湾杂技前辈、两岸杂技交流的先行者张连起先生因病在台北去世,享年81岁。2月11日“台北市技艺舞蹈表演业职业工会”为他举办了公祭奠礼。消息传到大陆,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办公室等张连起生前合作机构与友好个人纷纷发出唁电和悼文,追悼并怀念这位为中华杂技事业贡献了一生的老人。张连起先生1936年生于河北吴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中国杂技艺术节上,来自全国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杂技团,带来了一个个倾力打造的艺术精品。透过作品仔细观察其中变化的脉络,或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出未来的发展之路。 发展方向: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光辉纪年,也是中国杂技量、质、影响力齐头并进的蓬勃之年。杂技工作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聚焦新中国砥砺奋进70年的伟大历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固本强基、守正创新的担当,在杂技精品创作、文艺惠民演出、评奖办节、理论研讨、对外文化交流、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璀璨耀目、气势磅礴,在新的历史节点创造了中国杂技发展的恢弘新里程,迈入创新创作的美好新时代。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杂技界牢牢把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本质要求,在以文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上展现新担当;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文艺新辉煌;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艺工作的目标方向,在推动中国杂技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杂技家协会策划,边发吉担任顾问,王仁刚担任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杂技文丛》于2020年9月起陆续出版。《中国杂技文丛》是我国第一次集中出版杂技艺术的理论丛书。该丛书全面展示了我国杂技艺术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成果,系统介绍了中国杂技艺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建设及趋势、审美功能与特色。文丛共10卷,作  相似文献   

14.
如今的新杂技真是越来越好看了!真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新杂技在技巧不断创新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美的元素,充分吸取了舞蹈、音乐、美术、戏曲、服装、光影等艺术之长,融为一体,使其观赏性、时尚性、审美性大大提高,同过去的地摊杂技、  相似文献   

15.
海尔姆特(Helmut Grosscurth)是德国著名马戏专业杂志《环球马戏》(Planet Circus)的主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世界马戏的研究。其主编的杂志在国际马戏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业内人士的喜爱。海尔姆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大杂技节、马戏赛场,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杂技艺术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出地点从撂地摊、马戏大棚到剧场,演出内容从单纯技巧到艺术升华再到文化内涵的介入,演出形式从友好出访、商业演出到跨国合作,当代中国的杂技艺术经历了传统演绎、创新、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当代中国杂技艺术是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探索与创新、借鉴与学习融合得最好的一种艺术方式。以观众的审美需求为追求目标,以世界潮流不断涤荡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剧作为以杂技技巧为核,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富有后现代艺术层次的新型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杂技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赢得了艺术界的瞩目、观众的聚焦、市场的青睐。国内的杂技剧从诞生到被市场洗礼已经走过十多年的时间,目前杂技剧的现状如何?怎样促进杂技剧目的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一、对杂技剧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引言:从上世纪五50年代起,中国杂技逐渐走入国际市场。从一开始的访问演出,到后来的民间交流、国际大赛、商业性演出等,越来越红火,逐渐占据了国际杂技演艺市场的半壁江山。随着中国杂技知名度的提高和世人的认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看到了中国杂技的神奇,开始了与中国杂技培训方面的合作。从要求中国杂技派教练到该国开班训练到该国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合作的需求日渐旺盛,形成了一股热潮。如今世界上已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在杂技人才培训方面与中国展开了合作,其中最多的就是非洲国家。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笔者作为中国文化部的外派教练,有幸亲身参与了这样的杂技培训活动,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一度的全美青年节最近在波士顿举行。这是全国青年献技献艺的比赛盛会,参加者自己设计节目,以别出心裁来展示节目的五花八门,只要能吸引观众有技有巧便能取胜。比赛中来自斯汤顿的16岁的杰克逊用自己设计的小自行车,吸取了中国杂技技术,表演了高难度的杂技,镇住了其它对手,一举成名,荣获第一名。  相似文献   

20.
2020年年底,收到了高伟老师寄来的《中国杂技文丛》1套8本,这套文丛出齐应该有10本书,包括《杂技概论》《杂技美学》《杂技皇后夏菊花》《中国古代杂技史》《现代魔术艺术概论》《当代杂技漫评》《中国杂技创新发展思考与展望》《中国杂技艺术发展报告》《中国魔术史话》《齐鲁杂技简史》,这是一件新鲜的大事,为之高兴,至少以我之孤陋未见过杂技方面的书籍出文丛,而且其中好几本书之前并未读过,也充分说明杂技理论探索虽艰辛,但理论者们一直努力在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