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灵感之源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起学生通过课文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进行写作训练的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美化教学过程,净化学生心灵。而实现这一要求,发现语文魅力之美,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讨、经久不衰的话题。一、赏析语文的文字美方块字是中国文字所独有的,其文字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文字的音美。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置身于雄奇伟丽的北国风光壮景图中。另外,汉字中的叠字,如红艳艳、娇滴滴等都能充分显示文字的音美。中国文字的阴阳上去四声,更增添了语文的魅力,从优美的散文诗到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语,都是一个个  相似文献   

3.
李菊红 《小学生》2013,(8):20-20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知识传授、心灵互动、思维训练的教学过程,小学生思维活跃,不囿于常理,条条框框少,教师应注重创新教育,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结合本人多年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创新之花为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枯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  相似文献   

4.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朗读有助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因此,采用“美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所谓“美读”即是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音乐的选择要符合课文的意境,要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再加上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朗读,一定会给学生创设美的情境,从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这种方法适合于那种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比如,巴金的《繁星》、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文章。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给学生讲《故乡》一课时有这么一段插曲:钱老师说,为了解决好问题,我先检查一下大家自读课文以后,有些东西是不是理解了。同学们在回答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看书。如果实在忘了,怎么办呢?学生小声地回答:偷看一下!钱老师又问:偷看一下?说得好啊!偷看也是一种能力呀!能很快地在书上一眼扫过,  相似文献   

6.
管梅花 《成才之路》2011,(15):77-77
21世纪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充满竞争的时代。幼儿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着惊奇。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从生活人手,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科学活动在幼教园地绽放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一、切中要害,启迪思维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  相似文献   

8.
正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史上齐放争艳的奇葩。由于现代社会的浮躁,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会欣赏、阅读、理解古诗词,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是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一、学习古诗词的关键在"味"之美学习古诗词要在"知味识味"上,而不是"循格蹈律"上下功夫。因此,学习、欣赏诗词首先要知平仄格律,但是又不能被格律束缚,当从"味"处入手。这里所说的"味",实际  相似文献   

9.
正凡事欲要实施,须有策划与规划,有良谋与良略,才能"按图索骥",开展工作与活动,才能按质按量高效地完成任务。而语文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必须熟悉语文教材,熟悉教材文本,吃透教材文本内容,才能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并有效高效地感知间接知识,体验间接知识,最终能获取间接知识,转化生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有"精心预设"才能成就"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10.
<正>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中懂的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道德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承担道德教育的历史重任。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发挥熏陶感染的作用呢?一、从标题中渗透德育课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概括与浓缩。好的课题不仅能显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折射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我们可以把课题当作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德育渗透。如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探究的诵读是指调动学生心、眼、口、耳等诸多感觉器官,结合文章语境、情感、语气、节奏等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吟诵、背诵直至记忆课文的教学方式。自古以来,诵读就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汉代杨雄曾言"能读千赋则善赋";现行语文新课标也强调:"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那么,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操作才能引  相似文献   

12.
正老班叫魏均俊,是我初三时的班主任,教我们语文,还兼任学校的教导主任一职。他四十多岁,身材匀称,鼻梁高耸,两道剑眉更平添了他的英武之气。按现在流行的话讲,当年的他绝对属于帅哥一类。据说他求学时曾经两次考上省城的大学,其中一次考中的还是某著名的音乐学院,遗憾的是因为他家庭  相似文献   

13.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阐述教学目的时,明确指出要“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方式与探究性学习方式应齐头并进,大力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应大胆肯定“言之成理”,适当宽容“自圆其说”,促进课堂教学中问题的生成和解决,留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空间。这种质疑答疑的做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新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智能素质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经典篇目,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提示:“应结合作岛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作为任务群,需要承担文学知识结构化的任务,作为单篇课文的教学“镜头”,需要关注文学知识的学习。《在“浅底”中翔徉》《传神秋韵尽在“竞”》《抒尽豪情,“独”得风流》《末句最当留意》在文学知识的教学上各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礼记·学记》是中华先祖留给后世最好的教育学论著。当研究外国教育者的先进思想后,再回顾《礼记·学记》时,不难发现两者间对重要教育问题的共通之处。这些是我们教育者该汲取的重要内容,并思考其当下教育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金标 《教师》2011,(12):64-64
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人文""人文性""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词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众所周知,作为有着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经历过百年曲折探索的中国语言教育,必然承载着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那么,如何正确把握人文的内涵,让人文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飞扬?一、师生民主交往,激活人文精神“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民主是师爱的灵魂,对学生的民主就是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只有面对民主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当新课改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思维和数学课堂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可谓层出不穷。很多教师将合作探究变成了教学必备的环节,不顾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探究。而大量的合作探究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了;  相似文献   

20.
对语文教学而言,很多人以品词析句、涵泳文字为目标,并将抓好文字的积累和落实作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最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生生和文本的智慧交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的心灵沟通,而这一切都需要思维的绽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把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思维进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根据《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