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琳  田春燕 《大观周刊》2011,(46):121-121
博客是一个比较主观性的,能够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私人空间。每一个言论文本中都包含了作者对事件的一种态度。而读者没有任何考虑的附和着博客中的观点。本文旨在用评价理论中的介入系统来分析博客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博客:新媒体浪潮的导火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彧 《传媒观察》2007,(3):44-45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博客如日中天,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挠战着人们的传统传播观念:只要上网注册登录一个账号,立刻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体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07年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有315万。博客的魅力何在?它是如何改变着我们?它真的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吗?  相似文献   

3.
张世浩  肖珉 《传媒》2006,(4):68-70
网络媒体进入Web2.0时代最为风光的先行军莫过于博客了.它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人们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志,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是一种个人思想在互联网上的共享,也是点对点(P2P)传播时代最能体现草根精神的传播方式.博客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生存危机,与传统新闻的选择和发布权在编辑手中不同,现在质量较好的博客也能够拥有大量的读者.媒体和公众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博客带有一些异于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的特质与内涵:独家性、连续性、私密性、平民化、个性化,以及话题的集中和深入探讨(如博客蜂群)所带来的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干预等,这些为网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创建博客和阅读博客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惯常行为.  相似文献   

5.
博客阅读主流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客阅读是博客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本文从互动、点击率、媒体选择、博客写作、博客技术五种表象入手考察博客阅读中的主流现象,发现其中潜在的"媒介选择"这一行为,并以此为发端,通过对个体的普遍阅读行为(拼贴想象)和有着快感发泄的部分本质的评论体系的分析,建构起博客阅读主流现象的快感链条结构模式并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6.
伴随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博客以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传媒文化的热点和焦点.它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功能逐渐凸现,日益成为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的崭新课题.博客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写作技术上的特点使得博客作者在进行文字写作的同时,也会考虑链接、影音及图片的相关性,其思维具有突破时间和逻辑顺序的发散性特征,同时由于"网络日志"的公开性,写作者会考虑到潜在"受众"的价值标准和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7.
王中云 《新闻界》2006,(5):107-108
一、超常规发展:博客狂潮的喜悦与困惑1、博客的由来、发展和内涵沿革博客源自英文单词Blog,它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简称。Weblog就是在网络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通常称为网络日志,特指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人们通常把撰写Blog的  相似文献   

8.
新兴的“网络日志”(又叫“博客日志”、Blog或Webblog),博客日志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①它相当于一本空白的网络日记本,使用者可以在上面粘贴想表达的任何信息,而且可以随时更改、发送。Blog的使用者称为blogger,可以随时到blog目录集网站登记,这样其blog标题就会出现在目录集中,其他人如果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就可以登陆阅读或者在自己的blog上发表意见,并与之形成链接。博客日志使网上信息传播以一种最为个人化、最简捷的形式出现,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更是以其…  相似文献   

9.
博客文化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明 《新闻界》2006,(4):97-97,73
博客现象的兴起已成为了21世纪媒体变革的焦点。据统计,2004年2月,美国在线浏览的成年人中有17%阅读博客网站,而到了2004年11月,这个比例就达到了27%。现在世界上,每5.8秒就诞生一个博客。①一、博客文化一种新的技术在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行为方式时,它也就会衍生成为一种文化。博客也是如此。1、博客文化的形成博客文化的形成与博客技术的特性是分不开的。博客就其作为信息媒介的性质来说,承载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图片、影像等,传递的是精神、观念和思想,这和传统媒介并无大的区别,但就其技术使用范围来说,它要比传统媒介优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在第二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透露,中国博客数量已达到1.07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2.3%。据权威数字统计,我国博客作者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平均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位博客作者。然而,据笔者观察来看,我国大学生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几乎都有自己的博客,有些人甚至拥有多个博客,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一种小型博客,它是新兴起的一个Web2.0应用,是一种可以即时发布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本文概述了在微博的发展现状,重点对微博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的优势及其在图书馆在线咨询服务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解海雁 《大观周刊》2012,(6):192-192
1、前些年国内教育工作者尝试把博客应用于教育领域 一个个教育学习类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创建起来,越来越多的师生纷纷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我在去年初开设了自己的博客,通过对博客的接触和实践,初步探讨了博客在信息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博客,顾名思义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个人网页,利用网页向公众发布自己采集的新闻以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博客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与新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图从新闻博客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入手,重点分析其对新闻报道样式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阅读提示:2006年6月11日,台州晚报、台州博客网共同组建了一支跨越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新闻采写队伍——台州博客新闻媒体村(下称博客媒体村),“村民”全部由台州博客网上的博客作者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台州晚报提供一线的新闻。博客媒体村不仅为台州晚报带来了新的稿源与活跃的版面,同时也为新旧媒体的交融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永智 《今传媒》2010,(8):75-76
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在维基百科中被描述为:"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的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并公开发布的博客的形式,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  相似文献   

16.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17.
博客(blog)是一个中立、开放、人性化的信息资源平台,博客评论是指在博客上出现的、极具个人风格的观点和言论,它是博客作者日常所思、所感、所察的文字表达,其传播载体就是网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博客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开始了自己的博客生涯.文章着眼于博客网络的研究,关注博客网络的结构以及博客之问的关系.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以及凝聚子群等角度,选择博客因的博客为对象,对国内IT博客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体,博客已流行于互联网的每一个终端.博客无时无刻都散发着新奇,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探索它,开掘它的新媒介价值,创新其发布方式. 一.博客的发展现状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一种传播媒介和发布方式,博客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人性、平民性、互动性等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20.
杨莉 《编辑之友》2010,(8):50-51
网络是一个不见底的江湖,它可以将一个默默无名的草根在短时间内捧成明星,也可以让一个真正的"强人"立即变得地球人全知道.现在,各大网站的博客更是日益发展壮大,已成为一种新型媒体,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可以与网友同步交流、互动的载体.像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各大网站的博客空间,一方面,各路名人开博写博不亦乐乎,博客成为他们向公众开放的私家领地;另一方面,无数"草根"也不甘只在网上充当看客,纷纷开起自己的博客.比如,新浪博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已过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在这样一个博客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通过这个通道,看与被看,做看客与秀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