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新宠”,面对不可抵挡的青少年“上网热”,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网民群体的实际状况,呼吁稚嫩的心灵——孩子请不要过度迷恋网络。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1、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推动,而现代社会中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外,又多了许多教学模式,如“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2.
随着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  相似文献   

3.
随着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  相似文献   

4.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同前青少年网民达6000万,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一多。在青少年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率达26.9%,是我国互联网整体普及率的两倍。在城镇青少年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信息技术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据统计,目前我国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与此同时,因不当上网而引发的问题日渐突出,令人深思。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青少年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迈人21世纪,我们迎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网络已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掌握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人们越来越习惯从“网上”获取信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年1月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1100万人,其中18—24岁的青少年学生比例最高,达到35.1%。这说明学生群体已成为我国网民的主体。网络时代的网络文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特别是接触网络最多的青少年学生。当前,如何引导学生选择和参与上网,让网上的有用信息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做到上网有益,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加强对青  相似文献   

7.
正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几乎遍及各个家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68.6%,学生成为上网比例最高的人群,占比例为30%。由此可见,青少年网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群体的数量还在不断地增长。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科学分析各种信息,成为当前势在必行的社会问题。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网前教育,增强上网免疫力。让学生认识到不当上网对身心可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生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社会主体的青少年站在了最前沿,成为这一技术的创新者、传播者和受益者,成为“网民”的主体人群。青少年上网状况一直为全社会所关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7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12300多万网民中,  相似文献   

9.
解决网瘾问题需"对症下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暑期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约13%的网民有网瘾倾向。而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道称,“总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上述数字表明,随着微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渗透率上升,上网成瘾也逐渐成了一个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系统在我国正在快速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指出,至今年六月,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其中高中生已超过一半,互联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学生健康上网监护系统”的设计和程序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蓬勃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与日俱增,其中,青少年网民居多。据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占总体网民的51.8%。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网络不良信息、不健康上网习惯等对青少年造成的负面影响也随之逐渐放大。旨在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和推动绿色网  相似文献   

12.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63%.18岁以下的占17.7%。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3.
网络以及网络文化的出现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尤其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影响更是巨大。有数据显示,在目前我国的5600万网民中,青少年学生网民占了85%,已经成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网民还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另据调查,在校的中小学生中,55.5%有过上网经历,有40%的中小学生把上网作为自己课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其中20%的中小学生常在营业性网吧上网。  相似文献   

14.
赵亮 《教学与管理》2012,(36):61-6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上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网络环境正以其无可比拟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优势,深深影响着广大的网络受众。根据有关机构统计,到2009年底,在全国3.84亿网民中,超过一半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其中青少年学生网民的比例占到了全部网民数的  相似文献   

15.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16.
观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日趋增多,因特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逃课上网、彻夜不归上网,过度沉湎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犹如一块神奇的土地,深深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网络又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种种便利和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何让青少年度过网络人生“危险期”?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为青少年上网构建“心灵防火墙”。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信息,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总数达3000万,其中,85%是30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网民分布涉及的19个行业中,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成为网络消费的中坚,比例达31%,位居第一。在学生上网的大军中,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己占一个不小的比例。在城市中学有一半多的学生上过网,有条件经常上网的学生占42%,其中一半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早在1994年就登陆中国,短短几年的发展,如今网民已达数千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而青少年中初中学生的比例也在日渐上升。根据笔者最近在湖北省所做的一个调查,初中学生上网的比例已达43%,可见初中学生已经成为网络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主体,同时也成为网瘾患者的高发群体。各种对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上网后呈现出较高的负面影响,而且初中生是受网络伤害程度最深的群体。本文结合初中学生受网络伤害的现状,探索造成初中学生受伤害的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原因,并提出应对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信息化普及速度迅速提高,青少年网民人数早已过亿.面对良莠不齐泛滥成灾的网络信息,如何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上网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文章针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自制能力,为学生搭建上网平台,明确学生上网目的,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六方面进行阐述,畅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利用网络、上健康网、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