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联出版工作中签订出版合同有何必要性?在什么情况下必须签,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签?出版合同由谁来签?这里,首先要明确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基本原则是:只有征得作者(或作者的权利继承人)同意和在同作者协商好的条件下,方可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这就是说,在没有同作者(或权利继承人)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出版社不得出版受版权保护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穆向明 《编辑之友》2016,(11):90-94
网络自出版是指在没有第三方出版商参与的情况下,由作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向读者提供作品的一种出版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作品传播、营销运作模式,网络自出版在国内外发展前景广阔,但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网络自出版的版权保护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出版行业的发展,即使最新颁行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也对此并未明确规定.研究表明,通过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中有关信息网络传播权、版权设计权的规定,以及通过规范网络自出版合同内容,合理界定作者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并完善网络自出版审核与监管长效机制,是解决网络自出版版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在音乐、绘画和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应用对现行的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文章从独创性和权利归属两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版权保护的现实困境,并分析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域外法.结果显示,各国虽然立法侧重点各异,但均不支持人工智能作为受版权保护的作者.文章提出,可通过"孤儿作品"制度和合同约定分别实现对开源和非开...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有些情况下,著作权人可以自己直接行使权利,比如直接和出版社订立图书出版合同.著作权人直接行使权利有其有利的一面.即可以直接了解作品的使用情况.比如通过订立出版合同,作者能够直接了解到他的作品什么时候出版,印刷多少册,每册的定价多少,和他应得多少报酬.由著作权人直接行使权利是行使著作权的最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作者与出版社就某一作品的出版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一般都有作者对作品的著作权担保的内容。著作权担保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及效力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出版社与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纠纷后,如何划分民事责任,从而正确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特征著作权担保是指作者和出版社为确保出版合同的全面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经双方商定,由作者对出版社作出一定允诺的法律形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1)作者保证自己是某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即保证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合法;(2)保证授予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问:合作出版,版权归谁所有? 答:第一个版权所有者应当是创作作品的作者,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版权保护的原则之一。按照我国的通常作法,不论中外出版机构采取何种合作形式,只要出版的作品是我国作者创作的,版权就归我国作者所有,中方出版社作为作者的代理人管理和行使版权所包括的全部权利。如果作品是中外两家出  相似文献   

7.
版权是一种什么权利,版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作品可以受到版权保护,谁可以享有版权,这些都是版权方面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在版权保护的实践中,还有一个内容更复杂,更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更显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确定版权的归属。由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作品的创作过程情况复杂,作者的情况和作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错综纷纭,因此,对于版权的归属,不仅要求法律尽可能有明确的规定,还常常需要根据特殊情况具体确定。总的讲,版权的归属可以从两方面确定:一是根据不同的作品确定,一是根据权利转移的方向确定。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的版权保护可追溯到宋代 ,但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刻板者(出版者) ,对著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则不甚关心 ,作者也未能积极主动地争取本该享有的这份权益 ,这种现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近代中国第一个为自己的著作权奔走呼吁并实见成效的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作为翻译者 ,严复在1903年与商务印书馆订立的《社会通诠》出版合同 ,是我国版权史上第一部成文的出版合同 ,同时也是一部极具现代意义的版税合同。一、合同签订的背景1.著作者严复的努力。严复早年留学英国期间 ,就醉心于西方先进的学术文化 ,深…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作品出版版权保护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数字时代,科技创新虽然给作品出版版权保护带来很大挑战,但同时也为保护版权、解决作品出版版权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数字时代作品出版版权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对数字时代技术创新与我国作品出版版权管理保护制度的完善应如何进行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版权保护的目的是通过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鼓励和繁荣智力创作,从而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我们一般讲的版权保护,或者说是比较狭义或本义上的版权保护,都是指保护作者的权利。这是因为作品是作者创作的。有了作品,才发生作品的使用,才与此相联系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版权产生的源泉是作者。但是精神产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传播性。精神产品是信息的载体。人们总是有什么政治主张、学术见解、艺术构思或生活体验要表达出来才创作作品。因此,精神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数字版权保护受到业界广泛的关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也成为数字内容交易和传播的重要技术.版权与保护历来如影相随,传统出版如此,数字出版也不例外.传统版权保护很少涉及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却层出不穷,什么数据加密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指纹技术、电子签名技术等等,出版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由于数字版权保护平台自成体系,客户端互不兼容,加密解密过程繁琐,权利人不买账,读者也叫苦连天.数字出版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版权保护?数字版权保护的度在哪里?数字版权保护是铠甲还是镣铐?  相似文献   

12.
出版合同是作者和出版者之间为出版作品而设立的一种协议,它在著作权人和出版者之间的出版活动中占有至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双方权利的保障,又是双方义务的制约。1999年3月国家版权局颁布实施的《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以下简称新合同)在1992年1月颁布的《图书出版合同》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虽然它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但也反映了我国著作权法内容及版权管理中的一些变革,本文拟就新合同增补内容的法律规定谈几点认识。  一、专有使用权的双重性不少人认为,图书的专有使用权是出版者专有的权利,可以独立于著作权人而存在,因此,…  相似文献   

13.
著作权法(即版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制定著作权法,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也保护了为作品的发表与传播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我国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主要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14.
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社长史梦熊图书出版合同是明确作者和出版者(传播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依据。目前国内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签订合同的情况大致有四种:一是出版社每种图书均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二是只有部分图书与作者签订出版合...  相似文献   

15.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制度的基石,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期刊社利益的保护力度却远远不够,期刊社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就是这种状况的一种具体表现。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对某作品出版的独占权,排除包括作者在内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出版的方式,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著作权法》第三十条第1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该条第2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这种把专有出版权赋予图书出版者的做法,对保护图书出版者  相似文献   

16.
华夏 《出版参考》2013,(1):22-23
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数字化作品的复制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数字出版中,对版权保护的措施给权利人带来保障的同时,也阻碍了对信息的合理使用;作者在受到严格版权保护的同时,也充满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担忧。但开放和共享是互联网的生命所在,这无疑使通过版权保护促进出版业发展与促进互联网发展二者之间形成了冲突。在传统出版体制中,作者、出版社、读者构成相对单一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的出版业,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其中对外版权交易或合作出版,包括引进和输出对繁荣中国图书市场,对我国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对我国图书的出版形成新的挑战。一、版权在出版工作中的作用作者自创作某一作品起就拥有该作品的版权或著作权。出版的经营,说到底,就是版权的经营,如果没有版权的归属或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益就得不到保护,也不可能有创作的积极性。所以,版权保护是对作者和出版社的劳动成果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并给作者和出版社提供出版作品的动力。版权是联系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最重要的环节,作者将其版权或专有出版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出版社,出版社则充分利用得到的转让权,最大限度地开发版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推动人事制度改革 提升出版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是积淀人类文明、展现人类文明、推动人类文明的文化产业。出版业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出版业是高度智力型的产业,决定了出版人是整个出版业生产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改革路线确定之后,人的因素第一。调动出版人的积极性,激发出版人的创造力,是出版改革中最重要的改革。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从1993年以来,在团中央书记处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紧紧抓住出版人事劳动制度改革这个改革之…  相似文献   

19.
一、印刷术与版权保护一般认为,版权保护是和印刷术的发明密切相关的。在此之前,图书贸易非常有限,版权观念在这种贸易中毫无意义,也没有它赖以产生的前提和条件。其间,作品只能靠作者自己保护,剽窃者也只会受到道义的谴责,而无法律的制裁。这段时间没有制定法律确认对作品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业界博览     
订立图书出版合同应注意的问题订立图书出版合同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要求,而且是出版者自身工作的需要。图书出版合同既有合同的一般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订合同要注意一般问题,也要注意特殊问题。主要是:一、搞好实质审查工作。1.主体资格审查,审查对方是否为著作权人或者著作权人授权委托的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等,以便确定对方的签约资格是否合法;2.客体情况审查,审查作品是否还在版权保护期内,有无抄袭和剽窃的内容,是否授权他人出版,有无法律法规规定的禁载内容等,以保证作品的真实、合法性。二、理顺备种复杂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