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子,又名海松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其种仁称为松子仁。松子仁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类、钙、磷、铁等。为人们茶余饭后爱吃的炒货之一。清代名医王孟英把松子仁称为“果中仙品”。  相似文献   

2.
辛润之说,首见于《素问·藏气法时论》:“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历代本草和医书多引用《素问》这一学说。如金代张元素:“辛能开结润燥”,明代李时珍说:“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清代汪昂也说:“辛者……能润”。辛润之说作为药性理论之一,对燥证的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 1 辛润发挥作用的机制 辛能“润”,有两个含义:一为润燥,一为润养。但是发挥“润”的机制则不尽相同。前一类药物在功能上具有“动”的特征,即辛能升散通行,这是发挥濡润作用的主要基础,这一作用随不同组方、配伍而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认为,香菜性温味甘,归肺、脾经,能健胃消食,发汗透疹,利尿通便,驱风解毒。《本草纲目》说:“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罗氏会约医镜》谓“辟一切不正之气,散风寒、发热头痛,消谷食停滞,顺二便,去目翳,益发痘疹”。《食疗本草》、言其“利五脏,补筋脉,主消谷能食,治肠风”。  相似文献   

4.
《钱本草》 唐朝有个名臣张说仿照《神农本草经》的语调写了一篇认识金钱的文章《钱本草》。他写道:“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能利邦国,污贤达,罢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至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若服之非理,则弱智伤神,切需忌之。”  相似文献   

5.
食醋性温,味酸,属碱性食品。《本草备要》早有记载:醋温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治心腹血气疼,产后血晕,口舌生疮等。  相似文献   

6.
《神农本草经》、《唐本草》、《本草纲目》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著作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均有叙述。“本草”一词系中药的统称 ,最早见于东汉班固编写的《汉书·平帝纪》。该书载 ,公元5年(平帝元始五年) ,朝廷曾下令征集天下通晓天文、历算、中篇、小说、文术、本草、论语、考经等方面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松子     
松子,又叫罗松子、海松子、红松果等。唐代的《海药本草》中就有"海松子温胃肠,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记载。松子被视为"长寿果",为人们所喜爱。  相似文献   

8.
近读清代著名学者袁枚《随园随笔》,发现录有唐朝张燕公所写《钱本草》一文,将钱比作一种“本草”的药物,倒是以前没有听说过的。钱这东西有很多别名,常见的有“亲爱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穷,得之则富强”的“孔方兄”,晋朝王衍看见这玩艺儿时高喊的“阿赌物”,较陌生的还有“白撰”、“契刀”之类。至于钱乃“本草”,构思别出心裁,颇能予人启迪,姑全录于下:  相似文献   

9.
《尔雅》中称为“考”,《战国策》中称为“公”,《列子》中称为“家公”,《史记》中称为“翁”,《韩诗外传》、隋朝《回纥传》中称为“先生”,《晋书》中称为“大人”,《北史》中称为“郎”,《北齐书》中称为“兄兄”,《旧唐书》中称为“哥”,《周易》中称为“严君”,魏晋六朝时称为“尊”,闽俗称为“郎罷(ba)”,关东称为“罷罷”,吴俗称为“老相”,又称为“爷爷”或“阿伯”,北方称为“老子”,江州称为“大老”。  相似文献   

10.
中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广为存在于植物、动物和矿物产品中,因植物药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故中药又称“本草”。我国古代第一部药学著作就托名为神农所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1.
本草探源     
《今日中学生》2010,(6):39-39
据现存文献考证,最早以“本草”两字代称药学的,是在西汉晚期。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早在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就有了“本草待诏”的官职。《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五年(公元5年),朝廷曾征召天下通晓天文、历算、方术、本草的教授者来京师。可见,本草学当时已成为一门与方术截然分开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2.
“森林蔬菜”是目前风行世界的五类健康食品之一,在日本、西欧和东南亚等国,被称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 在广阔的森林中,有许多植物的芽、茎、叶、花都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这些由森林植物产生的蔬菜称为森林蔬菜。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新鲜的林地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和浮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体十分有益,故被誉为“林海珍品”、“山珍”和“绿色食品”。 我国森林蔬菜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人们采食森林蔬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诗经》里就有“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等诗句。《诗经》中说的“蕨”,就是指蕨菜。“荠”,就是指“荠菜”。明代朱棣编撰的《救荒本草》一书,收录了414 种可食植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对全国各地可食野菜进行调查,收集了100个品种和56 个参考品种,编绘了图文并茂的《中国野菜图谱》专著,为森林蔬菜的食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滁州位于安徽省东部,属皖东丘陵地区,境内主要有琅琊山(海拔317m)、皇甫山(海拔399m)老嘉山(海拔332m)和团山(海拔277m)等山丘。由于该区地形复杂,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其中很多为中草药。自古以来,滁州产的中药驰名中外,颇有影响。本文现就12种滁州特产中药进行本草考证,以供药材生产、收购和研究人员参考。滁州白薇白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图经》曰:“今陕西诸群及舒、滁、润、辽  相似文献   

14.
《元曲选外编》第一册《哪吒令》曲:“……使的人无淹润。”“淹润”是什么意思,单从字面很难悟出。其实此词今河北中部还在流行,其含义为“没滋味、  相似文献   

15.
关于“把”字句,黎锦熙先生最早提出了“提宾说”,认为“把”字将动词的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王力先生则从“把”字结构所表示的语法意义的角度提出了“处置式”。“把”字在上古汉语里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动词,《说文解字》:“把,握也。”大约在唐代虚化为介词,但仍保留动词用法。《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等著)中称为“次动词”,《汉语口语语法》(赵元任著)中称为“前及物动词”,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把”字在“把”字句中不是谓语的主要成分,而成为一种“提宾”成分,另外有动词作为谓语的主要成分。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  相似文献   

16.
公孙龙真不愧为辩者。他的《白马论》、《通变论》、《坚白论》都可称为有名的论辩之作。他的一些观点和议论与众不同,“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①一般人认为“白马是马”,他却说“白马非马”,②;一般人认为“坚白石三”,他却指出“坚白石二”③;一般人认为,“二有一”、“鸡足  相似文献   

17.
《金瓶梅》是一部什么书?问世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出世的晚明之时,有“淫书”之说,“奇书”之谓,看到过抄本的沈德符说它是一部“指斥时事”的书,为《词话》本作序的欣欣子认为它“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清初的张竹坡把它称为“第一奇书”,“是部惩人的书”、“到底有一种愤懑的气象”。清末民初有人说它是“真正的社会小说”,其“声价”“当不下于《水浒》、《红楼》”。鲁迅先生二十年代撰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把它列为“人情小说”之类,具体称为“世情书”,算是一家之言。我认为,《金瓶悔》就题材而论,是由家庭生活、市井风俗生活、经济生活和官场生活四个系列构成;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有着政治、经济、文化三重内含及其价值。从它所蕴含的独特的政治价值去观照,应是一部政治讽谕小说。这一点虽有人简要提及,却少有系统阐发与论述。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1993,(3)
蝎子,民间称为五毒之一,俗说:“恶毒莫过于蝎”。说它恶毒,一是在蝎子生长繁殖期间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在食料不足时表现尤为突出。二是蝎子会用毒钩蜇人,将毒蛋白注入人体,轻则红肿,麻木,重则昏迷,死亡。但蝎子又是宝贵的药材。宋朝的《开宝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的《本  相似文献   

19.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20.
最近哲学界就“儒家是否演变为儒教问题”展开了讨论。儒家有人称为儒学,也有人称为儒教,尽管叫法不同,但过去人们都认为儒家是一个学派,不是宗教。任继愈同志在《论儒教的形成》和《儒教的再评价》等文章中认为,儒家学说发展到宋明理学阶段,已经演变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宗教——儒教。李国权、何克让同志的《儒教质疑》和崔大华同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