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昭穆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宗法制度,体现在宗庙、祭祀、墓葬制度中,都规定了严格的排列次序。周人昭穆之制既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观念形态,同时又是一种与亲属、继承和婚姻制度均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制度。周人的昭穆制度当产生于由原始的两合氏族婚姻组织向地域性的两合氏族婚姻组织转变的过程中,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男孩转入舅舅集团改变为转入父亲集团”而引起的。夏、商二代是否也与周代一样曾经实行  相似文献   

2.
昭穆制度在我国古代礼制中占重要地位。经考古发掘的周代家族墓群,有的严格按照昭穆之制布局,有的体现了“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的昭穆制度基本思想。从昭穆制度的演变看,殷代王陵、汉代帝陵的布局均可见昭穆制度的迹象。因此,周代丧葬中也极有可能存在昭穆制度。  相似文献   

3.
宗法制度是西周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春秋时代乃至长达二千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拟就西周宗法制度的内容和实质、宗法制度的形成及其实行范围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一、宗法制度及其实质什么是宗法?首先要明确“宗”字的含意。“宗”是个象形字,上面的“宀”是房顶,下面的“示”是神主,有神主的房子就是宗庙。所以辞书解释:“宗”,尊祖庙也;同姓曰宗;流派所出曰宗……。盖“宗”字原用以称宗庙,本意是尊,余为引申义。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制度社会 ,依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宗族是社会的最基层单位 ,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大大小小的宗族组织构成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基石。在宗法制度下 ,每个社会成员都从属于某个宗族 ,为自己的家庭和宗族尽义务 ,以“光宗耀祖”和“显亲扬名”。而宗族则尽力保护和救助宗族成员 ,使之幼有所学、壮有所娶、老有所养。二千多年来 ,中国的宗法制度在长期的递嬗过程中经历过两次大规模的变动。第一次是西周的封建宗法制度变成士族门阀制度 ,第二次是隋唐以后门阀制度再为宗族制度所取代。在战国到秦时期 ,西周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非常讲究地位的尊卑、位次、排序,尤以宗庙祭祀时最为重视。“昭穆”就是分别地位尊卑、高下的特定词语。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常见的是用“昭穆”来分别地位、次序。如《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五季之穆也”。在祭祀时,父居右为“昭”,子居左为“穆”。《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穆,庙序也,一世昭,二世穆。”《礼·祭仪》:“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父昭子穆……(是昭穆所生谓子孙)”。  相似文献   

6.
宗法 ,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尊崇共同祖先 ,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 ,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 ,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 ,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 ,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 ,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7.
宗法,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祖先,内部区分尊卑,长幼,亲疏,并以此规定继承顺序以及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西周时期,宗法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宗法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逐步瓦解,但宗法思想以及遵循宗法思想的家族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却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本通过探讨孔子的思想与周代宗法制度的关系,分析了孔子思想对周代宗法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了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思想。  相似文献   

8.
略论西周宗法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区别于所谓古典式希腊、罗马奴隶制和东方古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奴隶制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上层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着氏族血缘关系,即宗法制度。雅典、罗马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在民族制度毁灭的基础上,中国的奴隶制却罩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法血缘关系色彩,被上了氏族制外衣。这一特征在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致于有的学者把中国奴隶制发展过程干脆概括为“从家族奴隶制到宗族奴隶制的过程”①。史学界关于宗法制度论者已多,笔者不揣浅陋,试从新的视角略陈孔得,以就教于前辈师长及同行。一宗法制和分封制…  相似文献   

9.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西周天子的王位由其嫡长子继承,而其他的庶子为别子,他们被分封到全国各重要的战略要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宗法制度的原则从来没有被取代。  相似文献   

10.
懦夫还是英雄——巴金《家》中觉新人物形象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子现象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受宗法文化的长期浸润,长子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双重性人格,卑柔软弱的行为模式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特质。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高觉新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形象,他一方面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浸染,另一方面又受新时代新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在新与旧的夹缝中挣扎,在矛盾与痛苦中生活。由于受“五四”反封建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觉新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懦夫”,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然而,我们在反对觉新的同时有谁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我认为,觉新不但不是一个“懦夫”,而且是一个“英雄”——一个“敢于牺牲的悲壮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各种思潮的交相涌来,原来销声匿迹的谱牒,也被重新翻起,修谱之举此起彼伏,于是怎样认识谱牒,如何对待修谱,便成为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有关这方面的思考,归纳为谱牒由来、谱牒体例、谱牒价值、新谱瑕玷等几个部分,陈述如后,仅供参考.一、谱牌由来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这也许是谱碟的最佳定义了。谱牒始于我国古代的周朝.《周礼·春官》载,周官小史"掌邦国之志,尊系世,辨昭穆."周朝建立了由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由天子至士民,层层分封,  相似文献   

12.
1995年第3期《战略与管理》上发表了民族学家龙西江先生的重要学术论文《论藏汉民族的共同渊源——青藏高原古藏人“恰穆”与中原周人“昭穆”制度的关系》,在研究藏汉民族同源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本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对中原和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区域的大规模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考古普查和考古发掘取得的巨大成就之基础上,龙西江先生在文中指出:西藏旧石器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宗族的祖坟,被视为安放祖宗体魄之所,地位崇高;虽为民间之事,没有像皇家山陵那样的体制,然也多所规范,墓穴空间布局,在理想的条件下遵行昭穆制、房支葬区制和坟丁护坟制。宗族视维护祖坟为重大事务和重要活动内容,成为宗族建设的重要环节,培土护林,竖立碑石,绘制坟图,载入族谱,反对盗卖坟山田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历来有两个传统,一个是抒情的传统,一个是讲史的传统。讲史传统的形成同中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即重视史的记载有关。但先秦之时几种优秀的讲史作品历来仅仅被看作史书,以为完全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产物,把瞽史们生动的细节描述、心理刻画等文学上的创造完全归为史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创作出独刨性艺术作品,艺术家必须获得超越视角以洞察世界,久而久之。渐渐形成某种“孤立”的境界。中国电视剧艺术生产主体是由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等艺术家按照一定形式结构的集体。如此,电视剧艺术家被抛掷在一条“孤立”到“集体”的路上。在不同的体制和机制下,曾形成“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明星中心制”等等组织形式,无论以谁为中心,其实质无非要确立一个“孤立”的中心。其实,艺术生产的“孤立”与“集体”并不矛盾,在“孤立”到“集体”的路上,个体应既是“孤立”的,又是“集体”的,“孤立”中有“碰撞”,“碰撞”后再“孤立”。形成一种多元结构的“集体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习作历来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所以难教难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习作素材积累不够,因而形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鉴于此,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习作素材,是解决“学生习作难”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宗法制度是以父权和族权为特征的,包含有阶级对抗内容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宗法制度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研究宗法制度不仅对了解历史上的中国,而且对了解现实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我校历史系钱宗范教授的学术专著《周代宗法制度研究》,由我校出版社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普遍好评。早在本书出版前一年,《光明日报》在《史学》专栏的“新书预告”中就作了报道,称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学术观点,澄清和纠正了宗法制研究中很多模糊错误的认识。本书出版后,国内著名史学学者接连发表书评,对本书的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史学家王贵民指出,本书是值得关心宗法制度、研究古代历史的人们一读的好书;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古代史专家杨善群指出,它的出版填补了宗法制度研究方面的空白,是一本近年出版的较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宗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关系极为密切。周代是中国宗法制度最典型最发达的时期,宗法制度的统治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对中国几千年来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研究和探讨宗法制度,首先是它的原始形态即周代的宗法制度,说明它在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真相,它的起源、发展、演变的规律,它和世界其他国家宗法制度的异同,实为解开中国历史文化之谜的钥匙和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特点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仁”,同时“仁”的概念意义的生发源'T--~b子对春秋及其之前古代社会礼乐宗法制度的继承与思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秩序其情感基础是孝道和亲情,孟子和荀子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两者情性论殊途的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仁”是两者推演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考生最“头痛”、最心中无底的一个测试项目,反映在高考试卷上,便是形成一个分数的“低谷”。今年上海卷现代文阅读成绩普遍有所提高,这同命题思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