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崔敏  朱洁 《新闻实践》2011,(11):69-71
2011年9月21日,香港第六份免费报纸《爽报》上市,目标发行80万份。由此,“壹传媒”也加入了免费报纸的战场。  相似文献   

2.
县报同其他报纸一样,以刊登新闻为主,因此也应讲究时效。但是,无锡县报不是日报,印刷条件也差,稿子发排的“提前量”比较大。这样,县报的新闻时效就往往受到影响。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现一条新闻线索以后,记者或通讯员火速采访,突击写稿,抓来了“活鱼”;但,等到稿子登上报纸,已经成了“死鱼”,甚至变为“鱼干”。  相似文献   

3.
有调查表明,读者爱看某张报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报纸有人情味”、“报道带有感情色彩”。所以,从这一点上讲,人文化是报道的趋势,报纸可以在优化社会心理环境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生活类的报纸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尤其必须坚持人文化的办报方向,办最具人性化、人情味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卖点,是报纸的生命线。任何一份报纸,只有找 准卖点,才能在这个“分众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新闻的卖点积累多了,便成了报纸的风格。一份无风格无个性的报纸,是无法吸引受众的。但现在,非常多的报纸为了形成所谓的“风格”,逐步趋向于对形式和媚俗的追求,走入  相似文献   

5.
去年初,调整后的嘉兴日报社党委、编委提出了一个远景目标: 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地市党报。根据这一目标,我们在4月份小改版的基础上,从10月份开始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版。在改版过程中,我们及时实施了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培训战略等“三大战略”。品牌战略。报纸品牌主要是一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开滦矿工报在新闻改革中,大胆改革报纸发行工作,实行定额提成的奖励办法,打破报纸发行中吃“大锅饭”的现象,有效地调动了报纸发行员的积极性,扩大了报纸的发行量。到目前,这家企业报发行量已达23,000份,其中个人自费订阅达12,000份。  相似文献   

7.
征文的尴尬     
笔者业余写作十多年,遭遇过不少征文的尴尬。 尴尬之一:“揭晓”无期。某报纸开展“世纪梦想”征文,启事中言明至2001年1月5日结束,并允诺届时将评出获奖作品若干。期间,该报纸择优发表了18篇应征稿件,本人作品有幸忝列其中。随后,笔者就眼巴巴地翘首以待评选结果,并定期去街头书报摊购买该报纸,看是否公布获奖名单。可从1月份一直盼到现在,仍不见征文揭晓的迹象。后获悉,是因为协办单位赞助费迟迟没有到位的缘故。 尴尬之二:如此“大奖”。某电视台开展“我看‘××××(栏目)’”征文,允诺获奖者可得“大  相似文献   

8.
在谈此题目之前请看本栏所附三篇报道:报道(一),《中国远洋报》抓住该报总编在国家新闻出版暑举办的全国总编上岗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一事,着意宣传,给新近才获准报纸公开发行的报社机体“加了油”,增添了全社向新阶段迈进的信心;报道(二)。《北京铁道报》,早在今年3月初就在“迎50年大庆”旗帜下。更新栏目设置,从而为全年“更上一层楼”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工作方向;报道(三),《当代商报》及时抓住因“我驻南使馆被炸”而报社上下同心、群情悲愤之机.立即采取“加印报纸10万份。将义卖收入捐赠遇难记者家属”的举措,将每个人的一时之情化作长期办好报纸的协同之力。“好风凭借力”,好船手自然是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者,笔者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它报纸的下面,只有读者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性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003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西安市东西南北中五个地理区域里对近百个报刊亭主进行了面访调查。调查中得出的“影响报刊亭主零售报纸积极性的因素”如下:是否利润丰厚所有被调查者都…  相似文献   

10.
如今,媒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日益凸显。作为一份报纸,要想摘掉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脸谱”,在浩如炯海的众多报纸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特色品牌栏目,是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直以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份”特色品牌栏目,始终是报人无休无止探索、报纸得以不断前进的重要课题,为新闻领域汩汩不绝地注入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澎潮 《新闻前哨》2006,(1):10-11
与一般读不同,目标读就是读定位取向目标市场的、有消费能力的读。一张报纸的目标读,共同构成它的目标读群。同时,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在目标读和目标市场中,还有细分读和细分市场,他们不一定对整张报纸感兴趣,而是对某方面内容、某个版组、某个专栏、某个“大牌记”的章等感兴趣。  相似文献   

12.
王荣 《新闻出版交流》2001,(5):10-12,17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与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3.
李延林 《传媒观察》2004,(11):15-17
从上世纪初的“申报”开始,到1949年初的200多份报纸,再到2000年的2200份报纸,伴随着20世纪社会和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报业实现了数量和规模上的“蛙跳”式扩张。近几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中国报纸的数量和版面呈反向增长,报纸的数量在缓慢减少,报纸的版面在迅  相似文献   

14.
王荣 《新闻知识》2001,(3):21-23
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并无“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之分。因此,对我们的报纸来说,多一份发行量,就意味着多一个读者,多一个宣传对象,多一份社会效益。因此,报纸的发行量越大,报纸的社会效益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都是有效的,理论上根本不存在有效或无效之说。那么,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为什么有人会经常提出“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呢 ?这主要是报业经营者考虑与追逐经济效益的行为使然。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发…  相似文献   

15.
蔡雯 《当代传播》2001,(5):31-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报纸真正迈入了市场营销的时代。居住在全国文化中心的首都市民,已经享受了多年《北京青年报》“小红帽”们的优质送报服务,习惯了上班途中从“小黄帽”们手中买上一份刚刚出版的《北京晨报》;生活在西安的市民,对多份报纸“打包”销售已经习以为常;南京的老百姓,则在报界的“价格大战”中屡屡获得“超值”消费……不过,更值得关注的还不是这些精彩纷呈的营销策略本身,而是报纸营销对报纸产品改进、对报业发展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历史证明的规律———市场营销促使报纸价值充分实现经济效益支撑报…  相似文献   

16.
湖北黄石广播电视报在社会上开展“悬赏捉错”活动,凡第一位以书面形式向报社反映某期报纸不妥之处者,奖50元或赠送一份全年黄石广播电视报。活动开展以来,该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当前,由于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有些报纸片面强调文章新闻性...  相似文献   

17.
信息免费浪潮中的报业盈利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正在经历一种基于免费理念的商业模式变革。2005年,维多利亚的“布莱克传媒集团”宣布,该公司又收购了7家免费赠阅报纸,这使得该集团拥有免费报纸的数量达到了17份。“免费报纸,加上集团现有的家庭直投周报和付费社区报纸,我们的报纸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覆盖面积和覆盖率,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收益。”该集团的首席执行官瑞克·考诺说。在威斯康辛州的奥什科士,一份定位于家庭阅读的小规模的免费出版物,利用学校的服务中心,将报纸夹在学生的书包里,让学生把报纸带回家;在达拉斯,一家市民报除夹在《达拉斯早新闻》中发行外,还是一份独立的免费出…  相似文献   

18.
现在许多报纸都办了一种“内部”阅读的刊物——“内参”,挺神秘的,一般极难看到。笔者一友系某市报普通编辑,手头过的稿件千千万,也曾常到基层和上层跑跑,听到见到的啥事都有。可怪就怪在一点,竟看不到本报自编的“内参”!后来,他遇到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几份“内参”。原来神秘的“内参”,材料全是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某领导的官僚主义和各种不正之  相似文献   

19.
张丛笑 《今传媒》2006,(3):34-35
现在,新闻媒体报纸的竞争相当激烈,每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份报纸同时放在桌上,有的报纸是让人上瘾的,不看心里就慌,先睹为快嘛!可有的报纸,人心里就不那么急,放后看,也就看那么几分十几分钟。这让我想起,最近有次,我跟某学校几位从事理论教学的同志谈论起报纸时,他们也有同感,而且说得具体。有人说:“某些报纸,一两张报纸几分钟就看过去了,可是我看《华商报》,常常要看一、两个小时,有些篇幅还留着,以后抽空要再看。”有位老师说:“在西安,还有两句顺口溜:早晨一份《华商报》,中午一碗羊肉泡。”又有位老师说:“《华商报》不遮遮掩掩,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 《人民日报》近期发表文章指出,报纸时评要敢于在第一时间“说话”。文章指出,报纸发表时评受出版周期限制,因此比起网络评论来不免多受一些掣肘。尽管在发表时评方面,报纸“跑”不过网络,也不如网络“跑”得轻松,但这不是报纸“躺倒不干”的理由。报纸是守望社会的“雷达”,一份有操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