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见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植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英汉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本文试图通过英汉习语,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大,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出现了新变化,对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形成新时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难题的原因,并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寻求根本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中西文化在形成环境、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书面形式和评价标准方面的差异,指出在英语教学中,以"跨文化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人体艺术发展中的差异, 是由中西方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 古希腊人肯定性爱, 极力美化人的自然属性, 维纳斯的发展, 就说明了这一点。强调人的个性是西方人文文化的核心。中国神话中的女娲, 是一位无情无欲的大力士, 她造福人类, 一心为民, 却无丝毫的私欲。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是舍己为人, 能够为整体谋福的利他行为, 而非满足自己的私欲。强调人的社会性, 是中国人文文化的核心。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探索, 伴随着科学的研究, 最终达到了至纯至美的高度, 成为精神的寄托。中国的人体一直徘徊在实用文化之间, 作为医学插图或春宫画而存在, 因而难以进入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5.
一、中西称谓之差异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  相似文献   

6.
丁艳红 《林区教学》2014,(12):56-57
在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使用餐具、安排座次、营造就餐氛围、使用餐桌话语等中西餐桌礼仪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来观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期阐明一个道理,即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既坚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以客观、尊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异国的文化,从而能够得体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龚晓斌  朱琰 《考试周刊》2011,(61):29-30
汉语和英语都有非常丰富的表示颜色的词汇,但其所表达的意义有时却大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情况下表达的意思也截然不同。本文就从表示颜色的词语在汉语和英语中所要表达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礼貌用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燕 《考试周刊》2009,(23):219-220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却会因对异邦文化的缺乏了解而造成语用失误。本文从礼貌原则出发,以社交、禁忌、称呼等方面来阐明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使用范围。只有充分了解本国文化,了解并尊重他国文化,才能实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9.
张娜 《文教资料》2007,(35):63-64
广告翻译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是跨国文化的商品营销宣传活动。译者在翻译时在坚持一般性翻译原则时,应充分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和消费心理,同时采取灵活的策略,使翻译的广告具有推销能力、记忆价值、注意价值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是当前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要求。目前,三明市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还存在公众参与不够、人员和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方式陈旧等问题。要提高三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必须从三明实际出发,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方针、加快软件和硬件建设、建立"日常管理+应急管理+专项治理"的长效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西古典修辞学都发端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其产生的原因、功用、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比较中西修辞学传统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窥探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英汉互借词对中西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好比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而词汇又是文化的最直接反映,因此透过词汇的互借可以看到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核心范畴,也是一个极具民族文化审美特点的范畴,笔者以为,既然“意境”具有如此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那么与其拿它不断与其它的古典美学范畴或概念比较,倒不如将它设置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范围中进行分析比较,这样,“意境”的种种内蕴会比较明晰一些。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文化内容、文化要旨、文化结构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认为主要差异并非水火不容,反而存在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东西方文化各自存在的普世性因素、东西方文化探讨问题的同一性及文化流动规律三方面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合璧的必然性。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寻求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社会与社会的和谐,是东西方都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内含于中国文化之中。要引领人类“未来”的前行,必然仰赖于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层次:还原的方式,即西学中源说;沟通的方式,即中西相合说;比较的方式,即文化差异说。这种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逐渐深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认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6.
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Face-Management View)是用于论述和解释礼貌现象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理论.但B&L的理论是建立在西方文化(这里指以英语为本族语的西方国家)基础上的面子保全论,所以对其在跨文化普遍性方面很多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置疑.面子理论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且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探讨和对比不同文化背景下面子差异有助于消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交往的一些障碍,更有效地促进跨文化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3):110-112,115
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大,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不断发生。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中西文化习俗的差异,导致了标准英语与中国本土文化“嫁接”而形成的一种英语变体——中式英语,它已成为国人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委婉语有其形成的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化因素。本文主要对汉语和英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作一比较分析,来探讨由此所折射出的东西方国家的不同风俗、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文化在词汇、成语、篇章结构、思维模式、历史等多方面存在异同。我们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树立文化异同意识,增强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英汉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实现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言研究与化研究的结合,语言学家意识到了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化的是分不开的。中西方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英语教学必须同时注重对中西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