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为天人合一,忠实于自然,并师法于自然,表现方法臻于成熟。“融金碧与水墨于一炉”,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多样,在构图上出现“一角半边”的形式,宋代山水画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和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为天人合一,忠实于自然,并师法于自然,表现方法臻于成熟,"融金碧与水墨于一炉”,题材和内容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多样,在构图上出现"一角半边”的形式.宋代山水画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影响,其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和当时的宗教、文化及哲学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20,(1):95-99
论述张大千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下,本于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特性,承载传统绘画的本源文化,融汇传统画理的临界文化,开创了泼墨泼彩山水画的全新时代,为后来的青绿山水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取可用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实践范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理论首先出现并成熟于诗学领域,之后逐渐扩展到艺术领域。绘画中出现的"意境"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受到"意象"以及"境界"两个范畴的深刻影响,这与诗学领域中出现的情况具有一致性。诗学"意境"理论所具备的内涵及三个美学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境生象外,同样适用于绘画领域。通过对绘画领域"意境"理论的梳理以及相关山水画理论的解读,以期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认识"意境"这个传统的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山水画几乎无一例外都会表现出一种"远"在其中,或是景之远,或是思之远。"远"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为例,结合"三远"带给人的视觉心理上的感受来阐释"远"与中国美学内涵的关联,以此为突破口来解释中国山水画之所以"远"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7.
剑在传统冷兵器中,被称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帅"、"短兵之祖"。其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文化对剑文化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剑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中,剑作为一种符号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本文就是对剑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剖析,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剑文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族节日的形成是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下的产物,节日的产生原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55-156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特征的个性化艺术形式。中国画是人品与学养的综合体现,通过欣赏中国山水画可以得到审美享受和文化熏陶,传统山水画具有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培养人们文化气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百多年来,各种版本、体例的《中国文学史》相关著作已有一千多部,但总体质量却不容乐观。文学与文化历来就是水乳交融的,文化是文学的根,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自然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所以如果削弱、忽视甚至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要想真正读懂中国古代文学那是不可想象的,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中国文学史》著作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人画,比一般的绘画形式具有更多的文化性。其发展历程中,除受儒释的思想影响外,还诠释着道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印章艺术,本就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体到文人钤于画作之上,或署名或用来抒发志趣与情怀的印章,与文人画更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画结合所特有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从语用学角度看汉英语言中龙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差异造成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动物词汇“龙”在东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差异,并对“龙”在汉语和英语中的用法进行了一番比较。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种语言学习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语言词汇的掌握。汉语词汇的词义丰富多彩,负载着深厚的化信息,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准确理解词语所蕴含的化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更好地掌握,灵活地运用。  相似文献   

14.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即人们用比较婉转、文雅的话语来表达所忌讳的、不便直说的、粗俗的事物。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中有关年老、死亡、贫穷、职业等不同领域的委婉语可以看出,虽然委婉语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中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到委婉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委婉语忠实地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语言中的词汇是文化最显著的反映,它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特征。对照英汉两种语言词汇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异同,对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英汉词汇中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当前,轿车已从纯代步工具向生活化、人文化转变,而车贴则是汽车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是一种个性、态度的表达载体。车贴使原本工业化社会批量生产的冰冷汽车,变成了带有个人色彩和情感温度的物品,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有差别,很多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很大,容易造成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本文对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差异进行了探讨,旨在增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个优秀的服装品牌,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既有国际化的操作体系,又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这样一种服装文化体系.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儒林外史》塑造了一批老年人的形象,作者赋予了这些老年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说文本中,老年人承担起了教育青年人的重任,他们对青年人的教育不仅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思想,也展现出中国特殊的伦理教化型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