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教学改革,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定位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设置、创新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努力探索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特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及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政课教学中职业道德渗透性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思政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真正成为“高职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高职思政课职业道德教育,能有效地把政治理论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达到增强学生职业道德的目的,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张莉 《林区教学》2020,(5):16-18
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高职学生学情的共同要求。在现有条件下,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四史”教育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创新点,把握“四史”教育的部分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主流与本质统一的原则,分析其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思维辨析能力提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必要性,探索其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的路径,以更好地提升“四史”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善用“大思政课”做好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思考,寻求对策。故首先介绍“大思政课”格局的概念和对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分析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具体方法。旨在通过探讨“大思政课”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之道,为高职教育思政课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进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高职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给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高职院校要转变职业道德教育的观念,突出“能力本位”,不断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整合职业道德教育力量,优化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创新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骆莎 《成才之路》2024,(1):33-36
把“四史”教育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深化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明确“四史”教育融入的目标;构建“四史”教育浸润机制,丰富思政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筑育人新场域,共建多维立体思政实践育人环境;打造“联动”师资队伍,构建高职大思政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四史”教育搭建网络平台;打造“特色”品牌实践课,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和形式亟待创新、学生的课程收获感较低等问题。对应经济学领域的“供给侧”两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亦有共通之义,即教师为供给端、学生为需求端。本文聚焦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从教师、学生双主体出发,通过打造多维立体的供给环境格局、有效提升供给主体的综合素质、优化完善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内容、创新改进高职院校思政课供给渠道、开拓多样化思政课供给方式等改革措施,以期实现思政课内容的供需平衡,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吸收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思政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对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职校学生历史自信、筑牢理想信念、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意义重大。“四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政课本质相同、目标一致、内容契合。在实践层面,打造过硬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整合“四史”教学内容,是“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都要开设的课程,而传统的职业道德课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观念的灌输,是一种"注入式"的教育教学。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此,针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采用“新课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其中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因为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  相似文献   

13.
“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使高职院校面临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该研究与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慕课”学分认可办法,以在高等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23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的根本原因源自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基本条件源自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直接原因则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合力现状。在“23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体化建设理念下,要以“三对接五合作”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创设思政课教学创新机遇;以“三结合五嵌入”推动理论引领、实践养成、文化熏陶一体化建设,打造思政课大教学合力;以“三创新五项目”全面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主渠道,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长的教育,它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思政课”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处于“主阵地”地位。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新要求。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的方法;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内涵、专业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思政课网络平台与思政课课堂教学相结合、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方法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重心挪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日益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新的侧重点.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中包含的道德智慧既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活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理念,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学都应该渗透“活动”教学思想,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活动”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一方面能使“思政课”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特点,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使“思政课”教学具有吸引力,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分析“微课”的特点,阐述“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高职院校切实推进思政课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进学生对“四史”认同感,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通过实际调研,针对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不足,在分析“四史”教育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点的基础上,分别从课堂运行流程、课堂类型、课程科目、课程类别等方面,多维度地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