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德育工作具有自身的特征.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德育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重视”、“缺体系”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教育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背景下,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教育,与其他教育层次的教学形式相比,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形式更为复杂多样,除了大家熟知的“课堂教学”外,“问题研讨”、“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都是常见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基于协同视角,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运行机制难以适应主客体变化、实施过程未能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显隐性教育结合不够影响教育效果,引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念与育人目标不契合”“队伍建设与育人需求不匹配”“教育内容与学习主体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在新形势下,坚持系统开放、发挥“序参量”作用,从“机制协同、队伍协同、内容协同”等三个方面实现“同向着力、同向发力、同向加力”,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构建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仍面临未能有效统筹多元主体力量、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常态化机制尚未健全、保障措施待落实落细等问题。西北工业大学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三四四”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证长效机制,即以“学生成长—数据治理—资源优化”为三中心,坚持“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四原则,创新质量保证“协同、评价、监督、改进”四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缺失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缺失1 .思想教育课的说教形式导致了研究生对教育内容的排斥。思想教育课对于研究生来说 ,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他们接受过多种层次的此类课程 ,随着他们认识中主体性的逐渐加强 ,大多会因其枯燥的形式而产生抵触情绪。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可是由于“两课”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方法的呆板 ,削弱了其重要功能 ,特别是对于已经接受过本科或专科教育的研究生 ,再对这些课程重新学习 ,而不改变教育的形式 ,其结果只能是令教育处于尴尬的处境。2 .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提出,规模扩大的外延式发展逐渐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转变,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内涵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建设党建工作队伍、占领党建工作阵地、搭建“网络+”党建平台和强化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建的龙头作用、凝聚作用、堡垒作用和服务作用,从而改变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中“重显效、轻潜绩”“重形式、轻质量”“重考核、轻激励”和“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促进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7.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 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创新教育首先在课程设计上创新, 达到“结构合理化、内容主体化、形式多样化”的要求。美国 研究生教育已较为成熟,课程设置方面的许多经验值得起步 较晚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8.
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并立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一般方式,提出了“制度文化”投资方式的概念,分析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所具有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导师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探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新形式下,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及作用,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教育有力的“实施者”,导师可以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导师可以通过灵活多样内容和形式,促进研究生思想教育生动活泼的开展。在新形势下,要努力加强导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建立健全导师德育机制,并通过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教育中的市场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私人物品,应当适当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实行收费制。收费的原则不应该是“市场化价格”,也不应该是单一的成本补偿形式,而应该是成本补偿与市场化的合理结合。研究生教育市场机制的内容不仅包括实行收费制,还包括要扩大研究生培养机构的办学自主权,实行研究生教育的准入机制以及对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价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仍在探索中前行.通过对国外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的研究,我们认为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应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国外研究生学术规范建设中,政府、社会、高校三方的角色定位和联动模式,以及“定标准”、“严监管”、“多教育”、“育优材”、“造氛围”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2.
清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容考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叶,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等外力逼迫下,清政府拉开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探索的序幕。1902年《壬寅学制》及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虽然它还处于草创阶段,只具备形式上的特征,但却开创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为以后中国发展研究生教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学术治理逻辑对研究生教育的多样性构成挑战,在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偏离“应用导向”的“学术漂移”。以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对“学术漂移”何以可能予以深入解析,认为“制度同构”是解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向“学术”扩展的理论,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规范机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偏离“应用导向”的动因。要实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漂移”的治理,应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应用导向”,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分类与多元治理框架;超越路径依赖,构造适切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制度矩阵;变革知识价值观,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组织场域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在2005年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开展“研究生开放课程建设”等,着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提供服务。据此,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三助”工作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服务高校各项工作和改善研究生待遇等方面发挥了许多积极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研究生兼作“三助”工作的现状 在当前教育大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不断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的良好形势下,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三助”岗位的规模偏小。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三助”岗位是大力发展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首要前提。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兼任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对“三助”的岗位范围做出了学校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难点,也是未来研究生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借鉴TOE架构,从技术、组织和环境三个层面分析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数字技术赋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特征为研究生教育组织从“有边界”走向“无边界”、研究生课程教学从统一标准走向个性定制、学科建设从跟跑产业走向领跑产业、研究生教育治理从“垂直化”走向“网格化”。在数字技术赋能下,要通过凝聚数字化共识、培养数字化人才、聚焦数字化治理、创新数字化评价,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赋魂“”强基”“固本”“健体”。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2000年9月 14日学会秘书处扩大会议的精神,总结“九五”期间学会组织课题研究活动的经验,决定“十五”期间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组织申报和审批研究课题、学会直接组织课题研究、组织课题研究成果评奖等形式推动和促进学会的科研活动。 “十五”期间的研究课题分以下几项: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问题研究;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制问题研究;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环节及管理机制研究;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③学位与…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研究生就业难"也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或习惯影响,高校的工作重心都放在本科生教育与管理上,虽然各高校都清楚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但工作思路和大政方略好象未能及时跟上,以至于不少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作坊"时代,无法大踏步更无法腾飞.  相似文献   

19.
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亟待规范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范和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构建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新世纪,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组织以及改革开放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早日规范和加快发展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终身教育、对“产学研”工作的深化、对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以及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制度和体系亟待规范与世界发达国家较成熟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相比较,我国已初步形成层次结构、学科结构、类型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认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供给结构、供给制度不适应我国社会需求结构转换升级的需要是导致供需错配、结构失调等问题的根源所在。一是在教育机会供给上,研究生教育机会供给滞后于需求,引发“供给不足”与“需求无应”矛盾;二是在教育产品供给上,研究生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导致“一职难觅”与“一才难求”并存;三是在教育制度供给上,研究生教育制度供给滞后于需求,存在“体制遗留”和“误用工具”问题。指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需抓住教育供给方式转变、教育供需衔接调整、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三个着力点,通过改善结构、制度层面的有效供给,破解局部研究生教育结构失衡、供需错配的困局,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