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刚升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午睡是最头疼的事情。今天,吃过午饭,散完步,我带领着小朋友回到活动室,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蓓蓓小朋友,马上就哭了起来。我怕其他小朋友受到影响,就赶快采用游戏的方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一招还真奏效,其他幼儿没有跟着哭闹。我灵机一动,何不尝试用此方法引导幼儿入睡。当组织完幼儿喝水、入厕后,就和小朋友玩起了“听音”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先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活动室有什么声音?”由于活动室声音嘈杂,小朋友们说:“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接着,我就用神秘的语气告诉他们说:“老师听见…  相似文献   

2.
五、声音游戏一、教学目的:1.感知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游戏中体验声音的产生;2.了解声音与人的关系,激发幼儿对发声现象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每个幼儿一件发声玩具,录音机一架,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带一盒。三、教学过程: (一)感知、区分各种声音: 教师:“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猜一猜,这是什么?(幼儿猜出是耳朵) 耳朵有什么用呢? 幼儿:“耳朵能听见声音。”“没有耳朵,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教师:听一听,这是些什么声音?(放录有各种声音的录音) 幼儿:“弹琴声。”“唱歌声。”“朗诵声。”“闹钟声。”“说话声。”“流水声。”“鸡叫声。”“自行车铃声。”“咳嗽声。”“说话声。”教师:除了这些声音,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幼儿:“汽车嘀嘀嘀的叫声。”“小鸟叽叽喳喳的叫  相似文献   

3.
我班幼儿(3岁半~4岁),在玩音乐游戏《看明友》时,我发现他们不感兴趣,注意力很难集中。原因是这个游戏的玩法和《猜猜他是谁》、《猜领袖》等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次是游戏中规定:听“客人”的声音猜他是谁,以训练幼儿的听觉。但一个班的幼儿整天在一起,彼此的声音都已熟悉,一猜即中。为此,我把这游戏的玩法改了一下。我们先让每个幼儿戴各种动物头饰,坐成半圆形,开口处为门,再请一个“小动物”来当“朋友”,大家去它家作客。坐在门里的  相似文献   

4.
尾巴丢了     
今天我教了小朋友一个新游戏“捉尾巴”。我拿着用纸条做的“尾巴”向幼儿交待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孩子们听了又蹦又跳地高兴极了。我发给每个幼儿一条“尾巴”给他们别在裤子后面。当他们看到每个小朋友的屁股后面都拖着一条“尾巴”时,笑得前仰后合。  相似文献   

5.
语言游戏     
声音 游戏目的 1.培养幼儿听辨生活中各种不同音色的能力。 2.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材料 录有水声、风声、纸声、雨声、马蹄声等各种声响的音带一盒。 游戏过程 1.“听录音猜声音”。教师引导幼儿逐一听辨喇叭声、火车声、飞机起飞声、轮船鸣笛声、动物叫声等,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听录音,编故事”。在听听猜猜的基础上,教师放几个片断(声音的组合),让幼儿想象编故事或讲几句话,如雨声、走步声、汽车声,让幼儿按所听到的声音次序编讲,也可自  相似文献   

6.
户外游戏结束后,我像往常那样问道:“这个游戏好玩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用同一种声音回答说:“好玩。”正当我准备表扬他们时,另一个声音却在此时大声地冒了出来:“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回头一看,是让我头疼的“调皮鬼”乐乐,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不少孩子嘲笑他的回答。我看看他,第一反应是他又开始调皮捣蛋了,故意和老师唱反调。然而另一个声音却告诉我,先别急着否定,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他们会用一百种语言与环境交互作用,听一听吧!于是,我将责备的话语先压一压,十分不解地问:“为什么这个游戏不好玩啊?”乐乐眨眨眼睛,摸摸头…  相似文献   

7.
巧用录音机     
要使刚入园的幼儿安静、有序、愉快地度过每一个活动环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巧用录音机来帮助幼儿适应常规。 1.用录音机录下嘈杂的声音。我悄悄地把幼儿搬椅子时的声音,收放东西时的声音,活动时的讲话声录下,放给幼儿听,让他们感受这些声音很难听,从而知道做事时动作要轻,游戏活动时讲话声要轻。  相似文献   

8.
小班幼儿在脱衣服时经常将衣袖脱反。我给孩子们讲解了怎样掏衣袖 ,可许多孩子还是说“不会” ,不愿意自己动手。也有一些幼儿只知用手抓着袖口往里塞 ,却怎么也翻不出来 ,原来他们不知道该从哪个袖口伸手去掏。一天 ,在午睡起床后 ,我对孩子们说 :“咱们今天玩一个‘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好吗 ?”孩子们一听要做游戏 ,都来了精神。这时我拿起一件衣袖脱反了的小罩衣 ,把衣服正面对着幼儿 ,说 :“你们看 ,这衣服上面有两个‘山洞’,现在我的手是火车头 ,我要钻山洞喽。”然后 ,我将手伸进“洞口” ,嘴里发出“呜———轰隆隆”的声音 ,一直将…  相似文献   

9.
区别“1”和“许多”是小班幼儿第一节算术课。我在教小班幼儿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往只在课堂上讲的教学模式,而采用一系列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理解数的概念。在上课之前,我先在室外布置了一架小桥,准备了许多片树叶,用绉纹纸圈起一个“池塘”,放了一些“鱼”和许多小红花以及鸭妈妈和小鸭的头饰。当游戏开始时,我以鸭妈妈的口气说:“今天天气真好,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去郊游。你们看,有几个鸭妈妈,多少只小鸭子?”有的幼儿可以答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我又告诉孩子们:小鸭子出门要听妈妈的话,一  相似文献   

10.
中班上学期,我班幼儿数数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能发出声音,手口一致地点数事物,能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也初步了解了5以内数的“多1”和“少1”的数概念。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围绕幼儿平时比较喜爱的糖果设计了层层递进式的游戏化学习活动,让幼儿听声音数糖果,鼓励幼儿尝试默数7以内的数并找出相应的数字,进一步了解“多1”和“少1”的数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设计意图 “请你猜猜我是谁”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班幼儿经常玩的一个猜声音的游戏.一开始幼儿只是通过不断变换“被猜人”来进行游戏,几轮之后,一些幼儿不满足于这种简单的重复,其中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声音变得粗粗的、低低的来让大家猜,其他幼儿觉得她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感到这个变化方式很有意思,开始试着变化出不同的声音去玩这个游戏.我想,不妨将多变的嗓音作为一个吸引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素材,开展一个科学活动,以引导幼儿探究声音除了粗、细的变化之外的其他可变方式,在游戏中体验人体的奥秘.由于本次活动是公开教学,我还以听课教师为教育资源,设计了幼儿与听课教师的互动环节,让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人际交往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是一项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实验。几年来 ,幼教同行们已作了多方的尝试探索 ,取得了不少经验 ,但如何上好“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的复习课 ,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如何把一个复习课既搞得生动活泼 ,又保证教学效益呢 ?这中间既有认识问题 ,又有方法问题。本人针对复习课的目的和课堂结构以及方法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与尝试。  一、明确复习的目的和方式   1 复习的目的  “幼儿听读游戏识字”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幼儿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识字的多少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复…  相似文献   

13.
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事物,反复听别人讲话,从而产生强烈的语言动机和表达欲望,并通过模仿,逐渐形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语言教学中,重视“听”和“看”的思维活动对于“说”所产生的作用,创造务件,让幼儿在“听”和“看”中学习说话,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让幼儿在听话中学会说话。幼儿的听觉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习语言的速度和发音是否准确。对于幼儿来说,也只有重视了培养“听”的能力,才能为“说”打下基础。1.利用幼儿好游戏的特点,在各种活动中,做到“听”和“说”的结合。如在“跟我学”、“照镜子”等游戏中,让幼儿辨别和发准翘舌音、舌根音等等。  相似文献   

14.
8.让幼儿自主地游戏 有一天我到一所幼儿园去,顺便提出想看看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谁知接待的老师告诉我:今天不玩游戏,逢周一、周三、周五幼儿才能玩.我听了很是感慨,尽管<规程>已颁布实施好几年了,尽管从园长到教师都懂得"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游戏,它是幼儿快乐童年的伴侣,但一落实到行动上,又表现为重上课轻游戏,幼儿没有充分游戏的时间.即使保证了幼儿游戏的时间,又存在幼儿不能自主游戏的问题.不少教师太重组织、领导,幼儿做什么,说什么,用什么,都由教师决定,把幼儿游戏变成了教师"导演"的活动.在这种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无法实现主动性发展,幼儿游戏变成了"游戏幼儿".  相似文献   

15.
捉迷藏在帮幼儿复习认识1~10的数字时,我运用了《捉迷藏》游戏。我先让幼儿把1~10的数字卡片按顺序从左到右排好,然后要求幼儿听我的指令,将相应的数字藏起来。如“数字10躲起来”,幼儿就取出数字卡片10藏到背后(或其它地方,以不下位置和不影响别人为前提),我再检查谁的数字躲得又快又对。我说“把数字10找回来”时,幼儿则迅速将卡片放回原处。待幼儿熟练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经常有意识地为幼儿创设绘画的机会,日积月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活动中 游戏是幼儿特别喜爱的活动,常常是游戏结束了,孩子们还兴味无穷。我就趁机让幼儿把游戏活动的内容和场面画下来,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听。比如“揪尾巴”这个游戏,幼儿都喜欢玩。在玩之  相似文献   

17.
~~〔提示与建议〕生活中有许多好听的声音,需要我们细心倾听,用心感受。活动前,教师为幼儿准备许多能发声的物品。先玩“听声音猜猜看”游戏,让幼儿仔细分辨发出声音的是些什么物品。再让幼儿自由探索这些物品的声音,使幼儿感受到声音不但可以感知,还可以去创造。然后引导幼儿选择其中一样物品拍打节奏,如××—××—、××××—×××—等。接着,教师带领幼儿学唱。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幼儿按歌词内容分成盆、碗、碟、杯四组,在念白处“盆子说”“杯子讲”“碟儿唱”“小碗也来凑热闹”,用盆、碗、碟、杯等自制乐器敲打出节奏。活动延伸…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得当的教具,这是上好计算课的重要条件之一。记得我刚刚教小班计算时,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没有掌握幼儿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规律,未进入幼儿的思维活动的境界去考虑教学,随便拿三、两件教具就进入了课堂,因此,每次上计算课时,大多数幼儿都不爱听,玩手帕,甚至相互打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些情况,我冷静地考虑再三,在平常的游戏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娃娃在幼儿的眼里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试着把幼儿平时做游戏用的小椅子、娃娃、小碗、勺羹等作为计算课运用的教具,在课堂上用“办娃娃家”的游戏形式,进行了“1和许多”  相似文献   

19.
200607、08一、教师权威地位派生性早操结束后,幼儿陆续进入活动室。这时一个幼儿大声对小明说:“小明,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让你‘找声音’呢!”小明麻利地跑到前面(教师平时的位置),大声说:“谁在说话?听我说呢,还是听你们说?听,你们比我的声音都大。”说完,他在活动室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指点一些“违规”幼儿,“谁不听话,我就把他关到‘黑房子’里,一天不让他出来,下午也不能见妈妈。”顿时活动室里安静下来。小明作为“小班长”,是教师角色的临时替代者,行使着维持班级秩序、监控约束其他幼儿行为的权力。然而,这种教师“指派”、幼儿“…  相似文献   

20.
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是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我也就乐此不疲,常常组织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然而有一天,这个游戏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那是在用餐前,我又兴致勃勃地带着孩子们做律动,忽然见牛牛往桌上一趴,我以为他身体不适,马上询问他怎么了。没想到牛牛嘟着嘴,摇摇头说:“我不想跟你那样做。”我一听愣住了,忙问他为什么。牛牛说:“每次都是跟你做,不好玩,我要做和你不一样的动作。”“我也会!”“我也会!”……原来如此!自以为“师”的我总认为幼儿只会模仿,却不料渴望创造的种子已在心里萌发;总认为这个游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