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选择甘肃省1978-2016年的数据对甘肃省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协整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协整检验发现,在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甘肃省城镇化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但是城镇化水平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城镇化、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运用西北五省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产业生态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城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生态化水平提升,城镇化提升1个百分点,产业生态化水平提高1.2882个百分点;产业生态化是西北地区保护生态环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生态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提高0.701个百分点。推进西北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是西北地区破解生态瓶颈约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新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说明了新疆人力资本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新疆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新疆为例,讨论干旱区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的影响,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经济增长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压力指数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2000年之后呈快速增大趋势.经济增长对城市化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两者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预测方差分解表明经济增长对提升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贡献作用越来越低;预测期内经济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也将随之不断增大.应不断增加环保投资的比重、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量,减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表明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江苏省徐州市城镇化率在过去十年中大幅提升,城镇化的发展也促进徐州的经济发展。徐州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其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快徐州市城镇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发展。从徐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原因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首先从徐州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经济质量改善情况出发,然后从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叙述,基于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构建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二次综合赋权法,对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实证分析,以探索新疆在综合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新疆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速度缓慢,但随着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后期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快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缓慢。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0-2019年30个省市区的数据,建立3个具有不同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以分析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这意味着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研发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工业依存度低的地区,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在研发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依存度高的地区,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通过研究环境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目前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新疆2000—2012年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始终超前于工业化且两者都不高,但基本上都呈上升趋势;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工业化弹性系数为0.9991,且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2000—2005年的高耦合度是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协调性较低,2005—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性过渡到中级协调状态,并逐年缓慢递增。在未来十几年内,新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仍将保持稳步提升的趋势,并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聂华林  韩燕  钱力 《软科学》2012,26(5):27-31
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对我国1989~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31个省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都表现为显著地正相关。总体来看,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不同地区来说,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促进作用最大的为东部地区,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并不如长期影响明显。因此,贯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增长,消除区域间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城市规模分布的基尼系数、综合指标体系、城镇非农人口指数和经济职能指数等对新疆绿洲城镇的时空动态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5年以来,新疆的城镇首位度始终处于增长态势,乌鲁木齐的首位度不断增长;其他城镇相对规模较小,城镇分布较为分散;中心城市极化作用明显;城镇化与区域一体化同步发展;北疆城镇的数量、规模和等级都高于其他区域,城镇分布的区域不平衡性明显;城镇的等级和规模与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呈正相关关系.自然地理格局、历史、经济发展基础、人口规模、交通指向和行政管理等因素是造成城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李青  陈红梅  王雅鹏 《资源科学》2014,36(8):1679-1685
新时期以"绿洲灌溉农业"为特征的新疆各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农业用水比重必须下降的现实,使得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尤为重要。本文基于1997-2011年新疆15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用水量与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VAR模型,考察农业用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三个区域的农业用水和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2北、东、南疆的农业用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有明显差异,其中北疆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最大,其次为东疆,再次为南疆;3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业用水量的变化产生的效应南疆最明显,其次为北疆,东疆用水结构较为稳定,农业用水量变动最小。因此,依据各地农业用水与农业增长的短期与中长期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灌溉制度与水资源政策,依靠节水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吕连菊  阚大学 《软科学》2016,(12):34-37
运用PSTR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对城镇化能源消费效应的影响均具有双门限的非对称特征,处于外体制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的省份,城镇化的能源消费效应较小,该结论也适用于经济开放程度这一转换变量;其他转换变量对城镇化的能源消费效应影响均只存在一个位置参数,并将各省份分为高低两个体制,高体制中产业结构水平较高,城镇化降低能源消费总量;高体制中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较高,城镇化的能源消费效应较大,在技术进步明显、环境规制严格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省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降低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和重要推动力,科技投入是地区技术进步的物质保障和前进动力,是地区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以1993~2008年的新疆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Granger因果检验对新疆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两者仅存在单向因果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长生  简玉峰  陈华 《资源科学》2009,31(6):1051-1060
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增长来说是“财富”还是“魔咒”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以此为基础来构建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直接、间接、总效应大小,以及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对影响;然后以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自然资源禀赋在中国经济增长中既存在正面的直接效应也存在负面的间接效应,且负面效应总体上大于正面效应,但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负面效应主要通过降低投资、受教育水平、技术创新、对外开放度、法治水平而间接阻碍经济增长。中国不同省份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能够一定程度解释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地区差异性,但不是经济增长所存在的区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与新疆经济增长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5—2009年间新疆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大。从长期来看,当外商直接投资受到某一冲击作用发生变化时,能够带动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同方向小幅度变动,从方差贡献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小。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1—2020年统计年鉴数据分别构建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时空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1—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整体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20年各城市城镇化指数差异显著,其中,经济城镇化子系统对其影响最大,城镇化水平呈现“东西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1—2020年呼包鄂榆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对其影响最大,在空间分布上由“低值均衡”向“北高南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环新疆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本文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从人均GDP和产业结构角度对环新疆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做了比较分析,并运用差异系数分析方法,对环新疆经济圈内区域经济差异的趋势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环新疆经济圈内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区域经济的差异一直存在;区域经济的差异仍在轻微扩大。建立环新疆经济圈地缘经济合作组织来协调各国间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  相似文献   

18.
张杰  龚新蜀 《软科学》2011,25(8):120-123
新疆城镇化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团结、培育区域增长极、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因此,城镇化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产业发展、财政支出、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城镇化的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崔海燕 《未来与发展》2010,33(11):96-100
本文根据1978—2007年的山西省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山西省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居民消费,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因此,山西省政府应该通过启动消费、影响投资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内,以索洛模型为基础,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新型城镇化可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严谨地分析。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能够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困境。新型城镇化通过解放农村闲置劳动力、降低储蓄率、促进技术进步3种主要手段影响经济的平衡增长路径、经济的增长率和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注意协调3种手段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技术进步为主、以解决中国特有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和高储蓄率问题为辅,长期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