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2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3,(8):25
<正>资中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和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创新型资中,为资中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强大的动力。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在县域企业布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引导新型中小微企业,自建或联建企业研一是大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相似文献   

2.
淮海工学院涉海队伍、学科、平台建设等在省内具有独特优势,牵头组建的"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已获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点。本文旨在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过程中,探索机制创新,力求为江苏海洋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群  吴强梅 《科协论坛》2010,(12):33-34
企业院士工作站是“柔性引进”高端领军型人才的科技创新载体。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宝鸡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陕西省科协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及省、市党代会精神,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按照全省"讲、比"活动领导小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紧贴需求、集聚资源、搭建平台、服务创新"为宗旨,以"讲、比"活动为旗帜,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以院士专家企业行、院士专家工作站、"金桥工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中心作为企业内部特殊的技术性组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选取组织、竞争、技术和政策四个维度对企业技术中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假设,通过利用河南省跨行业的企业技术中心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和微观计量建模方法进行检验,得出结论:企业技术中心及其认定对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正效应;但企业技术中心及其认定的相关变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行业的显著性和相关性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企业和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考虑到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6.
   数字创新颠覆了传统创新管理理论,然而目前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的复杂机理尚未开展深入研究。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技术创新,对实现制造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对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黑箱”进行探究,以丰富数字创新理论。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界定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赋能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对创新主体、过程以及结果赋能;(2)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型;(3)提炼出三条路径及其选择机制,即以技术整合为中心的产业链协同创新路径、以产品智能化为中心的开放式创新路径和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两端创新路径,从而为数字技术赋能下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放式创新能力决定高科技企业集群能否实现持续成长.在回顾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及开放式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从技术、市场、文化和资本四个维度构建了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指出可从开放式创新文化的培育、开放式学习机制的构建和政策法规的健全来培育和提升高科技企业集群开放式创新能力,对指导我国高科技企业集群创新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2,(23):1-6
邓州"三心"服务助推农业工业化唐河"四大创新"成就"工业新星""继续推行‘三心’服务,即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企业家培训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服务形式。"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姚龙其说,"这是我们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实际行动。"邓州市在河南省率先设立县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先后帮助北园木业等企业解决贷款30多亿元。后又成立企业家培训中心,目前  相似文献   

9.
张晓生 《科协论坛》2014,(11):23-24
<正>新疆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协会是乌鲁木齐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2014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新疆科协的业务指导下,市科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惠民服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创新科普活动形式,彰显惠民服务成效乌鲁木齐市科协结合全国科普日"创新发展、全民行动"这一主题,建立了上下交融网络化科普新模式,集中开展了七大系列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0.
探索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及其形成机理。分析从美国专利商标局官方网站检索到的1980—2016年美国高校专利许可数据的主要流向,将流向集中的目的地视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的创新培育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州的层面还是在城市层面,都显示出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高度积聚于国家政治中心和政府机构的特征;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大学技术转化的理念与行动、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是形成美国大学专利技术创新培育中心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学习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学习的研究成果,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的技术学习机制,提出技术学习有效性的评价准则,构建企业创新网络中技术学习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积分方法对某企业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为企业评价创新网络技术学习有效性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诱因—贡献理论和资源基础观,本文以2008—2018年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技术、员工参与、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参与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当企业网络中心度高时,数字技术对员工参与的正向关系将增强,且数字技术通过员工参与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间接作用也将增强。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技术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同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完欣玥  宗慧  乔嘉林  张哲 《学会》2023,(2):53-56
<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开源创新已成为推动数字领域各学科与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开源相关建设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开源的重大战略布局,探索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开源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学会产学研用结合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通信学会连续两年承建“科创中国”开源产业科技服务团,服务试点园区及其他企业、科研机构,从培育优质开源项目、促进技术落地应用、创新产学研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及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发展高科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火炬计划、星火项目等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推进了全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微电子技术与信息产业,精细化工与新材料技术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科技系统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市,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快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融合发展四川内江会议今年8  相似文献   

16.
<正>前不久,曲靖市委、市政府召开2009年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提出落实"三抓"措施助推今年科技工作提质增效。一抓关键,全面推进创新型曲靖建设。一要明确任务,分解目标。围绕建设创新型曲靖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产业创新"、"重点行业、企业重大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创新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科技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隆昌市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一、育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引导社会资金主导或参与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力争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户、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户,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12%。二、强合作。拟与电子科大、四川农大等3所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鼓励企业带技术需求进高校与专家"一对一"对接,协同搭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  相似文献   

18.
<正> 创新是一个地区兴旺发达的动力,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标志。招远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这一环节,2000年又推出新招,即重点培育十大厂办科研机构,强化全市技术创新能力。 首先,由市科委从全市三级骨干企业中筛选出较好的十处技术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并且与企业共同确定2000年研究开发的具体内容(新技术、新产品),做为年内支持的十大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9.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2):1745-1756
科技创新中心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撑,以及创新组织和企业的合作与相互促进。中国在面向未来发展征程中,建设不同层级的科技创新中心网络体系,形成能够对接全球创新网络体系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全国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区域科技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促进地方特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地方科技创新中心。围绕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和建设各种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平台,以企业为创新活动主体,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  相似文献   

20.
由福建省闽南区域经济开发办公室发起,经厦门市政府批准,福建省厦门市不久前成立了厦门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会(筹)。由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习近平任理事长;厦门市委常会、市委副秘书长赵克明、省经济研究中心、省闽南区经济开发办副主任芸梦平等四人任副理事长。理事会由各方面研究骨干、市有关综合部门负责人以及从事科技,信息开发的企业负责人共三十五人组成。厦门市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