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喜欢阅读经管类书籍的台湾读者,一定会知道"生产力中心"这个出版品牌.生产力中心是台湾成立最早、规模最大,且最具信赖价值的管理顾问机构.生产力中心之所以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出版项目,是他们看到新世纪的竞争在于知识,相信可以藉由出版财经专业杂志、书籍、视听产品、数据库与实时网络信息服务,向企业提供前瞻的信息、观念及有效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图书合作出版探索——访台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图书合作出版探索》一文,概述了近年来两岸出版工作者交往的情况和经验,并对两岸出版交流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从编目人员工作中接触到的台湾图书封面、书衣、版权页及“书栽广告”等信息,分析台湾图书出版的几个明显特色。  相似文献   

4.
出版管理的内涵、层次很丰富,外延、层面也很宽泛。它可以是出版事业发展的运作实施(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开发,阶段性的或战略性的发展),图书出版的生产营销;也可以是图书选题的规划,出版人才的培育等等,但我觉得,出版管理首要应解决一个共性问题,即出版思维的定位。出版管理若就图书出版的专业层面而言,其思维意识拟可作具体而细化的定位思考。从一般意义上说,管理包含着文化的、技术的两个层面。后者指的是图书生产运作的操作秩序及相应的制度(如:论证机制、价值评估与遴选制度,生产规模与资源配置等),前者则是指出版人的…  相似文献   

5.
6.
7.
要研究出版经济的特殊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巢峰 《编辑之友》2000,(1):9-10
  相似文献   

8.
刘波 《出版经济》2004,(1):50-51
2003年12月12日,<出版经济>杂志与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了"北京大学出版经济论坛".主讲嘉宾是新闻出版总署改革办副主任、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司长刘波.演讲主题:中国出版改革及其走向.参讲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周蔚华,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北京儒仕源精品书店总经理路秀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谢新洲,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  相似文献   

9.
10.
11.
博客出版的热潮似乎已冷却,但传统出版如何与博客出版联姻的问题永远值得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德国图书业倡导"绿色出版"的概念,政府也积极鼓励图书的出口.在当今国际文化贸易繁荣,各国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全球环境危机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分析德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经验,以期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图书品种、数量猛增,优秀图书不断涌现。但也不可否认,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致使部分出版社出了一批有政治错误和宣扬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以及格调低下的图书;还有质量平庸、粗制滥造、差错百出的书占了相当比例。因此,努力提高图书质量,已成为出版界一项刻不容缓的头等任务。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是:必须加强图书的全面质量管理。图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衡量一家出版社办得成绩有无或大小,主要标志不是完成了多少利润,而是出了多少为时代和读者迫切需要的高质量的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基础。一般来说,图书质  相似文献   

14.
15.
“出版论坛”里的《论当前地方出版经济的出路与选择》一文,首先分析了地方出版管理本身所具有的经济特性,然后环视了地方出版业所面临的现实经济状况,在对比了出版界各方人士已经开出的种种“药方”之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摆脱地方出版经济困境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2S):30-30,38
继《诚品报告2003》(以下简称《2003》)后,诚品书店2005年底再度推出《诚品报告2004》。它以诚品书店的销售量为样本,不涉及其他书店通路。但由于诚品书店的销售量位居全台前列,所以这份调查报告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与参考价值,足以描绘出台湾出版产业的某些生态与大致轮廓,也为诚品书店建立了“诚品书店=出版指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从2003年7月8日台湾开放简体字版进口至2003年12月31日止,大陆进入台湾的图书共计28,288种,144,981册。从台湾实际需要看,还存在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去年9月北京图书博览会期间宣告成立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2月底与台湾近百家出版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与沟通,与50余家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颇有实效地推动了两岸出版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深入了解中国图书出版中心的形成及传播方式。【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中国图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基本特点和中国图书出版传播中心的形成规律,对中国图书出版传播形成的西安、北京、扬州、苏州、上海、南京、广州等主要中心城市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传播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图书出版中心的形成具有很深的历史背景,在中华历史文化传承中逐步形成了中心城市,并在皇家图书收集、整理、出版、借阅,个人藏书家收藏、借阅、传抄、刻印,书院、家塾刻本与社团个人自费出版发行,现代出版社出版发行图书,图书网站及网店等历史长河中进行传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图书出版传播方式。【结论】以上研究使人们对中国图书传播的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图书出版的传播,发扬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文忠 《出版参考》2005,(1S):25-25
在大陆出版业进入市场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之际,2004年两岸出版交流也呈现出了不同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