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众多的西式乐器中,小提琴是最具有表现力的,但在演奏过程中,小提琴需要运用左手和右手的各种不同的技巧,其中,最关键的是左手的技巧,常见的技巧有滑音、颤指、泛音等。左手颤指的技巧是每位小提琴演奏者所必须掌握的技巧。本文主要就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指技巧等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地探讨与分析,为提高小提琴演奏者的表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小提琴已经具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由巴洛克时代发展到古典音乐,随后发展到浪漫主义音乐,直到发展成为目前的现代音乐,小提琴是西方主流音乐中具有着较强代表性的一种乐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产生并留下了丰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其中左手颤指技巧是小提琴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巧。笔者针对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指技巧的概述以及分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希望有助于学生小提琴演奏技巧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小提琴这种乐器没有固定音高,不象有固定音高的钢琴、手风琴或者那些由“品位”来决定音高的乐器(如:琵琶、古筝等),所有的音准都是由演奏者自己来控制的,基于这个主要特征,作者从音乐听觉、内心听觉两个方面来做阐述.从而论证了内心听觉在演奏小提琴时的重要性并且介绍了培养内心听觉的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冯曦 《文教资料》2009,(13):67-68
本文结合小提琴初学者音准概念不强的实际,认为应通过结合特设的视唱练耳辅助教学,培养演奏者的内心听觉,从而使小提琴演奏初学者对音高、调性、和声及律制等问题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30):193-196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美丽,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对于音乐的理解、表现、创造等,原本也是人类素质和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音准的学习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需要有条行之有效的线索,使听音和按音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音准练习在基础训练中用三个阶段来提高,分别是:听空弦、听距离、听音色。将听觉训练和手指训练分别加以侧重,在提高左手音准能力的同时加强运弓对音色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他生在山民之家,那里根本就没有音乐。12岁时,他跟父亲出山,看见一个人在拉小提琴……他的心灵被震撼了。回到家,他自己用木板和铁丝做出了那玩意儿。当时,他还不知道那是小提琴,不知道那是音乐,但他认定那是人间最好听的声音。他每次做出拉琴的样子时,就魂飞高天,  相似文献   

9.
在小提琴教学过程中,乐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正确读谱、处理好技与艺的关系、充分发挥想象力是形成良好乐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欧洲的小提琴是世界音乐史上公认的最重要的乐器之一,小提琴音色细腻、韵味独特、富于歌唱性,享有"乐器皇后"之美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力量的提高,人民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小提琴的音乐艺术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全国各地的音乐院校都有小提琴专业,社会上涌现许多少儿小提琴培训班,诞生许多小提琴家和教育家,创造出具有我国少数民族特性的小提琴作品,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中国小提琴艺术不仅扎根于群众的心,而且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小提琴优秀作品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1.
小提琴素有"音乐皇后"的美称,在18世纪初传入中国,在20世纪初为中国大众所熟知。中国的小提琴音乐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性,音乐家在作曲和演奏的过程中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本文从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展现了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2.
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已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它最终的结果是:小提琴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人的音乐欣赏口味,实现了小提琴音乐的大众化,民族音乐作品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新的美学品质;激活了对传统音乐的再认识和再创作,拓宽了民族音乐的创作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及音乐文化,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孟建军 《留学生》2012,(12):14-15
“我一直觉得,音乐在我的生命当中扮演着灵魂的角色。它是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所有的快乐都是它带来的。”  相似文献   

14.
丁静 《华章》2013,(14)
大提琴的教学中不仅有技巧的教学,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内心音乐素养。技巧的学习有生理和年龄的客观要求,但良好的内心音乐素养可以让学生在日后有很大的发展和研修的空间。而且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内心音乐素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发音是小提琴音乐的灵魂,是演奏水平的标记,是音乐表现的核心。文章从小提琴的发音特点及其音乐表现入手,进一步探索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不同作品对发音的不同要求,挖掘其声音表现中所蕴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粱祝》小提琴协奏曲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粱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传说中的爱情故事.乐曲按照故事的情节发展进行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将爱情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三大乐章.音乐形象如有眼前;音乐意境让人迷醉.本文分析了这首乐曲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音乐特色与高超的演奏技巧,给人们欣赏这首凄美圣洁的经典乐曲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内心听力对于音乐人从事音乐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分析音乐练习、表演、创作和欣赏过程中音乐内心听力的活动,论述了音乐内心听力所具有的引导、指导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并且论述了培养和训练这种重要音乐技能的方法:唱、读、听、思“四位一体”训练法。  相似文献   

20.
音乐心理学成为音乐学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音乐心理现象的分析,有助于提高音乐实践活动。本文旨在对器乐演奏中内心听觉这一心理活动的分析,以便积极主动地利用内心听觉指导器乐演奏,并且通过有效的训练方法提高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