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2.
一千只纸鹤     
病休了一个星期,不知道班里的孩子们怎么样了:功课没有落下吧?纪律没有松散吧?一踏进校门,就听见有人喊:“来啦,来啦,解老师来啦!”抬起头,只见二楼楼道上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啊!是他们!王晓,李伟,赵灵……是他们!一周来我常牵挂的学生们。可是一下子,小脑袋一个一个又缩回去了。只有中队长王晓跑下楼梯,喊着“解老师”向我跑来,她一边扶着我;一边说:“解老师,您慢点走啊!”看她那高兴劲儿,我有些激动。上了楼,我一下愣住了:只见 教室门口两边自上而下悬挂着两串五颜六色、飘飘欲飞的纸鹤,大的,小的,红的,绿的…  相似文献   

3.
“邢老师,你快瞧瞧,就这么会儿功夫,我刚买的西红柿不知让谁给捅了一个洞……”同班的刘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地对我说。我一看,可不是,又红又大的西红柿上有一个圆圆的指头大小的洞。午点后,我当着全班小朋友面举起西红柿问道:“是谁在西红柿上捅了一个洞?”所有的孩子都摇了摇头。我接着说:“告诉老师,老师是不会批评的。”仍没有反应,突然,一个主意在脑中闪过,我把西红柿举到耳边,好像在听西红柿说话,一边点头一边自语道:“嗯,嗯,好,是这样呀,行!”孩子们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对孩子们说:“西红柿说,它身上被…  相似文献   

4.
怀念一个人     
一有一天,阿美没有来。我以为她家里有什么事,当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一个星期之后,我突然开始想念起她来。也许,我始终是怀着欣赏的心理来看待我的同桌阿美的,因为她是一个优秀而又漂亮的女孩。但是,我的表现恰恰与我的内心世界背道而驰。我想,可能阿美恨透了我。一个星期之后,林老师突然引来一个女孩。林老师说:“这是陈惠琪,你们以后是同桌了,要相互关心啊。”我像是被人猛击了一掌,条件反射似的站了起来。我说:“这是阿美的座位啊。”林老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说:“阿美转学了,她没告诉你吗?”我涨红了脸,不…  相似文献   

5.
观摩了一节班会,心里颇为沉重。班会的主题是“我的理想是……”孩子们争先恐后。有的想当科学家,有的要当大作家、董事长、市长……气氛可谓热烈,可不知为什么,始终无法调动我的兴趣。“老师,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农民!”一个孩子的大胆回答仿佛让我找到了心中所期翼的东西。可接下来的却让我一下子又跌入了低谷——他的回答招来了其他孩子嘲讽般的笑声。问及原因,孩子们的回答竟然那般轻描淡写:“谁还当农民呀?太苦太累,还被人瞧不起!”我不禁哑然,沉痛地感觉到:“平凡意识”已经在逐渐淡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6.
周红 《班主任》2014,(9):20-20
“咳……咳……”讲台上,我不停地咳嗽。学生目不转睛地望着我,显得十分不安。一个学生说:“老师,您还是坐着上课吧!”另一个孩子说:“我去给您拿杯水!”……每每听到这些,我的心里便会泛起阵阵暖意——孩子们真好!  相似文献   

7.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从一个游戏过渡到另一个游戏。我采用游戏的语言与方式让孩子们领会我的要求进行集合:“每个小朋友的眼睛都是两盏小车灯,请小朋友将小车灯打开,看看谁的灯光能照到张老师的眼睛里。看看谁的小刹车最灵,在张老师的身边停稳。”还沉浸在第一个游戏中兴奋得又跑又眺的孩子们听到我的话,迅速地集合到我身边,并纷纷向我喊道:“我的小刹车最灵。”“我是最先停下的。”只有汉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也没有看到同伴的活动,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在操场上奔跑。  相似文献   

8.
老师的眼睛     
孩子们喜欢看妈妈的眼睛,更喜欢看老师的眼睛。孩子的心中,最神圣的莫过于老师的眼睛。老师的眼睛藏着妈妈的慈爱,又有妈妈眼睛里没有的威严。上课了,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于是看窗外的孩子扭回了头,叠纸飞机的孩子停下了手,他们的心儿飞进老师闪闪的瞳仁里。淘气的孩子做错了事,低着头,老师说:“看着我的眼睛。”他们抬起了头,在老师期待的目光里红了脸,心里增添了改正错误的勇气。游戏时,一个男同学装作“老鹰”,老师扮作“老母鸡”。“老鹰抓小鸡来了!”老师张开臂膀,护着她的孩子,身后的孩子们不时地发出愉快的尖…  相似文献   

9.
学校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应当指导并落实于具体的美术课教学中,真正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尤其要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例子:幼儿园的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生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 ?”“我画了。”老师又问:“你画的是什么 ?”她说:“我画的是牛在吃草呀 !”“那草在哪 ?牛又在哪 ?”女孩回答说:“草原很大很大,这张纸上画不下,而牛吃完草走掉了,所以……”可见,这个女孩尽…  相似文献   

10.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1.
(一)飞天松鼠又一个星期的开始。“沈老师,沈老师,快来看,我带来了什么?”哦,原来是一只小松鼠!孩子们立即忙开了,有的为松鼠端来了清水,有的找来了舒适的被子,有的给松鼠制作早点。就这样,我和我的孩子们,从此多了一位动物朋友,也多了一份浓浓的牵挂。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诊断”栏目: 您好! 我是一名热爱美术的幼儿老师,平时比较关注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状态。进入大班后,我注意到孩子们的绘画似乎进入了一个藩篱,构图大多是太阳、小鸟、大树、草地等比较固定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据载,曾有一个中国教育考察团到美国一所小学听课。这是一堂自然课,老师讲的是蚯蚓。上课了,老师将课前准备好的一包蚯蚓放在讲台上.要求孩子们捉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由于孩子们都很小。或从来没有捉过蚯蚓,教室里顿时乱做一团,不时有孩子们惊恐的尖叫。老师站在一旁一直默不作声,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15分钟。终于每一个孩子都捉了一条蚯蚓放在课桌上了,这时老师才开始上课。要求孩子们仔细观察,看桌上的蚯蚓有什么特点,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有的学生说:“蚯蚓贴地的一面是毛茸茸的。”老师都给予鼓励。一个学生说:“我做了一个实验,把蚯蚓切成两段,结果两段都还不停地动,说明蚯蚓生命力很旺盛。”老师大加赞赏。又一个学生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我用一根线拴在蚯蚓身上,然后把蚯蚓吞到喉咙里,过了一会儿再拉出来看,结果蚯蚓仍是活的,这也说明蚯蚓生命力很强。”  相似文献   

14.
记得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老师在教完《孔融让梨》后,问孩子们:“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你准备吃哪个?”孩子们大声嚷道:“吃小的!”突然,一个小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想两个都咬一口。”同学们便哄堂大笑,这位老师心里也犯嘀咕:这孩子怎么这么自私?  相似文献   

15.
“老师,老师,快点,快点!我的画怎么了?”一声声急切的催促下,我加快步伐,迅速来到孩子身边,一手抚摸着她的头,一手接过孩子的鼠标,轻轻一点,说着:“没关系!别急!”话音未落,孩子已经破涕为笑了:“原来,还能将画错的地方恢复、还原啊!”这是我在电脑美术课上经常出现的状况。电脑美术给孩子们带来一次次发现和惊喜!  相似文献   

16.
李黎红 《成才之路》2012,(20):81-81
“老师,老师,原来生活中到处都是快乐呀!”这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慨。看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我也感动了。虽然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副课,但我发现孩子们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了,他们说:“老师上你的课,就像是我们在和知心大姐姐交流,好多心里的烦恼都跑了。”我知道,这是体验教学的功劳,是学生用身心感受产生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7.
记得我听过的一堂公开课,老师问小朋友:“砖头可以干什么?”大多数孩子回答道:“盖房子。”教师笑了。显然,这是她认可的正确的答案。然而,偏偏有一个男孩子举起了稚嫩的小手说:“可以打狗!”孩子们笑着嚷嚷开来,老师的脸色有些不好,她不大喜欢这个淘气的男孩子,这孩子常有怪点子,还常常爱捣乱。但打狗并没有错,老师示意孩子们静下来,不再提这件事了。 我心里想,多聪明的孩子呀,如果我是老师,我一定要赞扬他,并让其他小朋友一起再想想,能不能举出砖的其他更多的用途,使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 在我们常采用的教育形…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多么神秘啊!自从我宣布在学校开办机器人活动组,孩子们一个又一个地跑来恳求我:“老师,我想参加。”说实在的,我对机器人,也和他们一样,仅仅是充满了好奇,而没有太多了解。  相似文献   

19.
李筠瑞 《师道》2010,(7):68-68
今天到六(1)班上课,铃声未响,却见孩子们都拿着一个个鸡蛋在课桌上摆弄。“你们在干什么啊?”我饶有兴致地问。哦!是语文老师让孩子们尝试把生鸡蛋竖着放稳在桌面上,并写一篇作文。“那有没有成功的同学呢?”我又问。一个男孩马上高声说:“有!校长您看。”我应声望去,果真一个鸡蛋稳稳地竖立在桌面上。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从何时起,我有了一个绰号:“糊涂”老师。每当孩子们交头接耳,小声叫一声“糊涂老师”的时候,我总会笑眯眯地蹲下来,轻轻地抚摸一下他们的头,心里说:“我喜欢这个名字,因为‘糊涂老师’能教出聪明的孩子来。”一次美工活动,我教幼儿制作“会动的小动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