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训释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训诂材料的主要形式在于训释,其训释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从重要的训诂学论著中学习并且归纳基本的训释方法,从分类的角度简述对于训释方法的理解,以期对古代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王宁先生主编的《训诂学》是一部体系科学、内容新颖而又充实的训诂学教材。首先,本教材建立了科学的、有利于初学者入门的训诂学教学体系。其次《, 训诂学》在内容上充分吸收了章炳麟、黄侃、陆宗达、王宁先生的训诂学研究成果:从理论上阐明了文意训释和词义训释的差别;澄清了造意和实义的区别;阐明了义与训的关系;对于词义考证的步骤、类型和结构作了详尽的介绍。但是,本书的理论体系在局部地方还有补充、改写的必要,个别地方也存有常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3.
训诂与语法     
传统训诂重在词义的疏通训释,也间及语法的阐述。近人论训诂学的著作,以洪诚先生《训诂学》强调论述语法与训诂的关系为出色。前贤在训诂实践中,虽态度谨慎,但是也有偶而因未注意到语法问题,导致训释  相似文献   

4.
杨帆 《现代语文》2014,(4):20-21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之一,与文字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形,音韵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音,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字义。训诂的“训”字,《说文·言部》:“训,说教也。”段注:“说释而教之。”“诂”字,《说文·言部》:“诂,训故言也。”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故,即诂也。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所以,训诂学主要研究的是古代书面语,对古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训诂学著作,在训释方式上采用同义相训、描述等方式对词语进行释义。前人已总结出《尔雅》的训释方式,本篇主要对训释方式的特征进行探讨,通过例证发现《尔雅》释义的本质特征,并提出相关不足。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训诂学和语义学,对古汉语词汇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本文旨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理论方法,力图对《尔雅·释诂》中的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词义的内部的关联,这一非同义训释语言现象作出较为合理客观的解释.从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是上下义位关系、训释词是用来揭示被训释词某方面的语义特征的、拆分训释词的词义的这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二者的语义联系.笔者不揣简陋,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语叉场的概念源于西方,用于系统描写语叉结构.汉语的培训诂研究中聚集的为数不少的字族可以看作汉语传统语言学的语义场.随着训诂学的发展,不同的训释方式聚集了不同的字族,按照训释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声训字族、形训字族、义训字族.  相似文献   

8.
《吕览》高注中所见古汉语基本词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训诂学材料研究古汉语词汇,这是词汇学研究的一条新径,不少学者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考察《吕氏春秋》(简称《吕览》)高诱注训释词,认为训释词是古汉语基本词的重要表  相似文献   

9.
词语训释在古汉语文选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如何教又如何引导学生对文选中出现的词语进行正确地训释并力求训释得正确,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和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古汉语文选教学的关键。可以从教学评价、训诂知识的运用以及古文献阅读三方面入手,其中教学评价是前提,利用训诂学知识训释词语是必要的手段和方法,而古文献阅读是词语训释的有利补充。  相似文献   

10.
论形训与声训——兼谈字与词、义与训在实践中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古代训诂学家把训释分为义训、声训、形训三类。这种把三者平列起来的分类方法严格说起来是不科学的。从理论上说,训释都是表述词义的。从实际情况分析,形训和声训的目的仍在解释词义,而不在说形、说声。它们不过是两种特殊的义训,是广义义训的下位概念。旧训诂学的术语有相当一批从内在联系看是缺乏清晰的逻辑层次的,现代人沿用和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2.
"声训"与"因声求义"在训诂学著作中经常被看做两个等同的概念,在训诂实践中也往往没有区别地交替使用。其实"声训"和"因声求义"在"训释词"和"训释目的"上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更反映出二者在其适用范围和求义层面上存在着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3.
词语训释在古代汉语文选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在开展古代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于文选中所出现的词语做出正确的训释,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阅读文言文的目的。具体而言,可以从古文献阅读、训诂知识的运用、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而古文献阅读是词语训释的补充、训诂学知识的应用是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是前提。  相似文献   

14.
"反训"绎义     
丁士虎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1):70-73,86
反训既可指称汉语训诂学的一种训释方法,它属于义训的一种;又可指汉语词汇学中的义兼正反的语言现象.反训现象非常奇特.古代学者对此有过探讨,但停留在感性、直觉的层面,未对产生反训的原因作过深入的探究;现代学者对反训的分析比较深入、细致,但见解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反训是客观存在的,促其产生因素则是多面的.了解反训内涵,对词义研究,古籍的阅读与训释均有助益.  相似文献   

15.
声训就是因声求义,是中国传统的释义方法之一。时至今日,声训在词语的考证和训释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声训的定义、发展史、依据、材料、方式、作用以及局限性等方面都是声训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声训上述各方面做了一个系统的论述,希望能对声训这一训诂学方法有一个全面而又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一般认为,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然而,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例如义项分合的处理上常常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经传释词》“云员”字条的梳理,试图实事求是地对王引之的虚词研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训诂学是在解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经义。因此,训诂学在训释词义的方法上,虽有形训、音训、义训之别,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义训上。因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训诂之外者”(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义训范围  相似文献   

18.
《春秋三传》之一的《谷梁传》① 从解释词语入手阐发《春秋》义例 ,文中存在大量的训诂材料 ,本文试从训释实词、训释虚词、分析词序、分析词素、分析句读、分析方言词等方面对《谷梁传》中的训诂材料作一番整理 ,以见其在训诂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大型韵书《广韵》是在唐代孙忄面《唐韵》的基础上编订的,两书在收字及文字释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目前对两书训释进行比较的研究很少,且很不系统。通过对两书中的"训异义同"用例进行系统比较和分析,为中古时期的词汇学史、词义学、训诂学和古籍整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汉代训诂著作中联绵词训释的搜集整理与分析,阐述汉代训诂中的联绵词观。尊重客观语言现实,对大量的联绵词给予实录并整体训释;成形较早的联绵词,其上下两字一般不拆开解释,以表明它们构成一个表义单位的特点。同时,汉代训诂学家已经开始力图说明联绵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