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俗语是《西游记》的一大特色,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文全译本对书中俗语的翻译表现是论文的研究对象。文章从《西游记》中选出120句俗语,用Word中的可读性统计信息为导入,从直观的量上对两个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个英译本在俗语翻译时的用词特点和语句特点,探讨得出两位译者对文中俗语的再现情况。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理论的角度阐述琦文化翻译中的等值翻译与相对等值翻译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等值翻译与相对等值翻译在苗族文化俗语的英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3.
俗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在语言中的结晶,俗语的翻译研究十分重要。通过审视近期国家领导人发言中俗语的翻译,发现国内译文与国外报刊中的翻译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从文化视角剖析俗语,用异化与归化两大翻译策略进行指导,期望俗语翻译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主要从理论的角度阐述跨文化翻译中的等值翻译与相对等值翻译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等值翻译与相对等值翻译在苗族文化俗语的英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5.
《商洛学院学报》2015,(3):21-25
商洛花鼓戏《月亮光光》中有大量方言俗语,从而使得该戏曲亲切自然,感染力强,但方言俗语的英译也是该戏曲英译的难点。该戏曲中的方言、俗语英译应遵循语言的通俗性、简洁性和个性化的翻译原则,可采用直译、意译以及借译等翻译方法。该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商洛花鼓戏翻译研究的空白,为以后该领域的翻译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有440处用到俗语。这些富有表现力的俗语绘景状情,塑造人物,记录了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的心路历程,使全书的神话色彩淡出,凸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后人以这些富有活力的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创作出诸多俗语。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作品立足故乡,其丰富的中国色彩,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具有独特的异域风情。而承载这一切的中国符号由于其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给译者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源语言中大量的俗语,如何在另一种语言中使其再生,成为译者及读者关注的焦点及难点。释意派理论强调以意义为中心,翻译活动为剥离语言物质外壳的能动活动。这一理论将俗语意义的传递变为可能。以释意派理论为指导,以《丰乳肥臀》法译本中俗语意义传递的过程及结果为切入点,探究翻译过程中对中国俗语处理的策略及得失。  相似文献   

8.
张秋婷 《海外英语》2016,(15):141-142
翻译之美始于语言之美,每一个翻译的过程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由于翻译与美学都具有艺术性,美学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当代翻译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译者可以从音韵、用词及传达意境三个方面向译文读者传译中国古诗词的美感。此文以陆游《钗头凤》两译本为例,探析翻译中的美学奥妙。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的俗语谚言,多因人而设,语如其人,体现了人物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人生诸多方面,表现出明代社会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书中语言生动形象,具有丰富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对《红楼梦》中俗语的译文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汉语俗语英译的处理方法,论述了翻译中汉语俗语的处理要从语篇入手。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再进而选词用字,以求达意传神。  相似文献   

11.
俗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结构简练,内涵丰富,文化色彩浓郁。在俗语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处理语言障碍又要考虑文化因素,因此俗语翻译一直是译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对《红楼梦》俗语在杨译本中的意义再现进行探讨是一次新的尝试,以期抛砖引玉为俗语翻译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2.
流行语的产生主要有三大来源:热点事件、特定人物和社会现象。本文立足于这三大来源,通过研究实例探讨流行语的翻译方式,并就不同的翻译版本进行对比,旨在从流行语这一角度,感受翻译在语言转换过程中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对詹纳尔翻译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人物称呼的英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西游记人物称呼归类,以说明西游记中人物称呼的特殊性和给翻译带来的难题。其次就詹纳尔翻译的西游记中人物称呼英译过程中翻译手段的运用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评论最后提出自己的拙见:增加必要注释可更好的传达源语言中潜藏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4.
汉语言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一些独特鲜明的表达方法.其中,汉语俗语就是一种具有非常独特形象的语言表达手段.但是,汉语俗语在形式和表达上有很多特点,因此对汉语俗语的英译带来了很大挑战.选取《红楼梦》两个经典译本中有代表性的俗语,从“等效”原则出发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见出俗语的翻译应该遵从一定的原则,强调译文效果的对等性,信息的传达是首要的,表达形式在必要时候可以灵活取舍.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着粗俗语 ,汉语也不例外。汉语的粗俗语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而且也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言 ,因此 ,他们对粗俗语的表达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在此就汉语粗俗语英译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16.
动物类民间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化形式之一。为了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对动物类民间俗语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汉英文化图式的对应、冲突、缺省,提出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应及时填补相关文化图式知识,并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以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领略及传播中国民间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俗语是汉语语言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其特色也就决定了它们在英译中的困难。本以《红楼梦》中汉语俗语的英语译为例说明在汉语俗语英语中容易出现形象色彩的改变、形式美感的减值和化信息的缺损三方面的现象,因此在俗语的英译中这些方面的问题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8.
谈国栋  蒲春红 《文教资料》2006,(21):118-119
随着翻译事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视点从纯语言层面上的翻译转向文化因素的处理。文化意象是渗透在语言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本文从俗语这个角度探究其中蕴涵的文化意象,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并探讨在文化差异背景下这些俗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综合法,翻译是一种文化的转换,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际转换。由于《红楼梦》的两个译本的译者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也不同。  相似文献   

20.
俗语是地方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群众的审美艺术。本文分析了山西汾阳方言俗语的特点,从修辞方式、辞格运用以及韵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类和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