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宇岚 《双语学习》2007,(11M):41-42
话语分析是被同一个语言交际圈中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检查手段。对外语老师来说,话语分析不仅仅是调查他们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研究语言学习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工具。本文讨论了话语分析和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语言学习者如何使用话语分析探究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如何应用话语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达成交际目的。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利用话语分析创建更准确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从而鼓励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第二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焦虑是对二语学习影响力最大的情感因素,焦虑对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会给学习者带来巨大障碍。导致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不同原因,教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二语学习者克服焦虑。焦虑的克服有助于学习者以积极的心态成功地完成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3.
网上语言学习作为一种时新学习趋势正在悄然兴起。在影响语言学习的各种因素中,性别差异毋庸置疑将被给予特别的重视。此研究从生理与认知差异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两性差别,并以分析这种差别对于网上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对学习成果的影响为目的。此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样本来自50位大学在校学生和来自不同背景的社会在职人员。研究的结果表明性别差异的确在网上语言学习的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网上语言学习者和基于网上学习的研究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Keywords:languagelearning;genderdiffer ence;web-basedlearning  相似文献   

4.
网上语言学习作为一种时新学习趋势正在悄然兴起。在影响语言学习的各种因素中,性别差异毋庸置疑将被给予特别的重视。此研究从生理与认知差异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两性差别,并以分析这种差别对于网上语言学习所带来的对学习成果的影响为目的。此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样本来自50位大学在校学生和不同背景的社会在职人员。研究的结果表明性别差异的确在网上语言学习的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网上语言学习者和基于网上学习的研究者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Keywords:languagelearning;genderdiffer ence;web-basedlearning  相似文献   

5.
周家铭 《海外英语》2012,(6):268-269
People have controversial idea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our native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popular belief is that native language(NL) interferes the second language(L2) learning,which is known as negative transfer,while positive transfer is seldom mentioned,or even is neglected i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e found that in teaching when the L2 learners experienced difficulties in understanding another language,they may resort to their NL to get help.So we can’t only think about its negative aspect.In fact that NL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SLA,so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common features to lead to the positive transfer,then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相似文献   

6.
整体语言方法旨在培养能够协商、构建并交流意义的语言学习者.整体语言方法认为语言必须整体教、整体学,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习语言的多种技能.整体语言艺术为我们大学外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观念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语言学习者最多的国家。基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说",得出了语言习得的一般模式是输入→输入过滤→有效输入→输出过滤→输出。但在不同语境下,阶段性语言习得会呈现出两种基本模式:输入导向和输出导向模式。这两种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可以确定不同语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这对我国英语的教与学两方面均会产生有益的影响。构建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路径有助于改进第二语言教学活动,完善语言习得考核机制,为选择妥当的学习策略提供借鉴,最终提高学习者语言习得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两者具有不可分割性。语言的学习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文化的学习过程。因此,强调文化信息输入的模式应用,必然会使成人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加快进度,取得语言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母语习得者与二语习得者的心理表征进行了比较,提出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分析了二语习得者语言表征的构成和词汇学习的过程,指出语言表征是心理表征的语言实现;认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语言输入和输出过程,并以概念为中心引导学生避开母语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全语言”是当代风靡多个英语国家的一种语言教育的哲学。它不是一种指导狭隘实践的教条,而是语言观、学习观、人类观的融合体。从学习者、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来看,全语言是“作为全人的学习者在整体情境中对整体语言的学习”。全语言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语言与语言学习的本质,反思和剖析母语教育的基本理念,重新思考母语教育的意义,树立母语教育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认为学习语言应当尊重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文中比较了诸多外语教学流派所提倡的教学方法,指出这些方法在创设语言环境时显出的各自不足,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创设语言环境方面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遗憾,给外语教学带来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The target of muc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o make students approximate to native speakers.The only rightful speak ers of a language are its native speakers.Contrary to these contemporary views,however,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obligation of the lan guage teacher is to help students to use L2 effectively not to simply imitate native speaker.A successful L2 user who comes from the group of L2 learners can be a model for students.Therefore,non-native teachers with a high degree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good teaching skills can be ideal and qualified language teachers.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翻译常被人诟病,甚至被认为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进展最为滞后的方面“.本文认为,教材(特别是初级教材)中的生词翻译,其主要功能是在概念意义上帮助学习者理解,不能要求翻译承担“解决学习者语言表达问题“的责任,对翻译的不少批评其实都起源于对翻译功能的过高要求.本文指出,教学目的和侧重点不同,翻译时就会采用不同的原则,依据目的语规则是一种做法,依据母语规则是另一种做法;原则的不同会引起译文质量以及学习者心理感受的差别,但这些差别也许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并无直接联系,比较别扭的译文也许更容易引起学习者对相关目的语知识的注意,从而促进习得.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外语习得主要是一个从母语习惯向外语习惯迁移的过程.当母语和外语的结构不同时,会出现有害迁移;当母语和外语的某些结构相同时,会出现有益迁移.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有益迁移,同时克服有害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习者形成新的、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因此,在外语学习中,有必要了解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与干扰.  相似文献   

15.
外语学习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参与的过程。性格、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很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探讨非智力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使外语学习者和教授者认识其重要性,以便使外语学习和教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语言学习策略是外语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工具,而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大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因此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发展各自的语言学习策略.促使学生成功地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最终成为成功的外语自主学习者。  相似文献   

17.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在这过程中各个因素如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学习者年龄及学习者性格等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探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内在规律,以便帮助人们用较科学的方法成功地习得第二语言。本文仅就Stephen Krashen的“Monitor Mode”理论和Menil Swain的“Output Hypothesis”理论及此二理论对现代英语教学及成人作为个体习得第二语言的启示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动机是制约外语习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通过Krashen"习得/学得假说",了解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式,分析外语习得过程中潜意识活动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认为良好动机的树立能促进潜意识学习的形成,进而推动外语习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在外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母语和二语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帮助学生建立目的语认知框架和概念系统,减少或避免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灵活使用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以便在词汇、阅读及写作技巧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13,10(3):447-459
ABSTRACT

The capacity to use language is unique from one individual to another. This could also depend on the individual's exposure to a language. This article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area of research on language anxiety by exploring the extent to which language anxiety affects learners’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in multilingual classrooms, especially African learners who are 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especially in the Intermediate Phase in South Africa who are learn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for the first time, may experience a certain level of anxiety because that language is foreign to them. The discussion idea is further advanced by exploring the us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in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learner autonomy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e conclusion will try to provide possible means to deal with language anxiety amongst learners in order to improve learner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