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殖民文学是对欧洲在亚洲,非洲,中东,太平洋及其他地方殖民的知识话语的回应。后殖民文学探讨一个国家或民族脱离殖民后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尤其是被征服的殖民地民族的政治和文化独立。该论文运用后殖民理论——杂糅来解读作品《耻》。除了讨论杂糅,作者也将介绍西方学术界的后殖民研究。  相似文献   

2.
杰拉德在《自由的恶作剧者》中以本土印第安文化中特有的恶作剧者这一形象贯穿全文。从后殖民角度看,白人文化和民族优越感导致了与边缘文化的殖民对话的不平等。通过运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杂糅理论来分析,文中的恶作剧者分别进行语言表达方式的杂糅,宗教杂糅和文化传统杂糅,建立"杂糅身份",使印第安文化传统的继续保存和优化,完成对印第安民族的救赎。  相似文献   

3.
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 ——论新移民文学的女性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移民文学作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衍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民族寓言的性质。尤其是新移民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以其从自我殖民到后殖民解构的运行轨迹,生动展示了后殖民语境所赋予的文化政治学方面的丰富含义。  相似文献   

4.
《子夜的孩子》是"后殖民教父"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体现了作家实现文化殖民的消解和完成被殖民者身份的确认的后殖民主义思想。在殖民主义消失的今天,新的文化殖民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现代民族国家。通过对《子夜的孩子》的解读,了解文化殖民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和作者力求消解西方文化中心意识,从而使边缘的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回归到应有位置的文学意图。  相似文献   

5.
后殖民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要么是帝国殖民的工具,要么是殖民地进行反殖民的武器。叶芝以翻译为有效的反殖民工具,将古希腊戏剧《俄底浦斯王》和《俄底浦斯王在克罗诺斯》译成现代英语剧本,将一个古代被殖民民族的剧本译入英国殖民者的语言,并加以爱尔兰化改写。本文从后殖民文化翻译理论视角对叶芝翻译这两种希腊戏剧的原因和策略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后殖民文化翻译,是爱尔兰后殖民翻译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6.
流浪是后殖民语境中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库切是后殖民语境下一位重要的流浪作家,其流浪有自身的特点——殖民者的流浪。库切通过对文化身份的关注与忧虑,对殖民话语的颠覆以及跨文化整合写作方式的尝试,展现了他对后殖民主义的揭示及批判,显示了他的流浪文学在后殖民语境下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7.
身份是后殖民文学关注的焦点之一。《琼斯皇》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主人公琼斯既是一个民族背叛者又是美国白人社会的牺牲者。这部剧通过呈现琼斯皇从黑奴到皇帝再从皇帝回归到黑奴的身份转变过程,揭示了后殖民统治下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和认同危机。从后殖民视角出发来解读琼斯自我身份的迷失及其后殖民根源和认同危机下琼斯自我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后,开展后殖民批评和生态批评之间的对话,探索"后殖民生态批评"成为西方文学批评研究的新趋势。新英语文学的意象创造,在反映和投射殖民/后殖民身份,形塑种族与种族、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过程中的隐喻效应、指涉作用和话语功能等方面功不可没。库切的《等待野蛮人》是新英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从殖民者的无度狩猎行为、对无辜生灵的戕害以及对无声自然的压制等三个方面,表达了库切对帝国意识形态及其暴戾行径的控诉,对殖民活动所导致的环境和生态后果的反思,呈现了其试图构建族群正义、伦理正义和环境正义的后殖民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9.
《模仿者》是维.苏.奈保尔的一部重要的有关第三世界政治的后殖民小说,涉及后殖民文学的多重深刻主题思想:模仿、身份、流亡、种族冲突、前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等等。小说不仅再现了新近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民族主义者的两难境地,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教育给被殖民者造成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扭曲和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的西化心态,可以称为殖民文化心理。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两种现象:殖民文化意识在文学主张上的充分表现;在实践上殖民文化心理与反殖民文化并存。它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导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学观,丢掉或挫伤优秀的民族文学传统;二是使民族文学现代化的路程发生曲折和产生畸型  相似文献   

11.
二元对立的拆解:读《北迁的季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迁的季节》描述的是被殖民国家苏丹民族独立后,所面临的民族内部的矛盾和困惑。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小说中体现的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受到批判,说明被殖民国家不能在民族主义的煽动下,为自己复制一个颠倒的"东方主义",只有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先进的思想文化,批判地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抛弃二元对立的民族主义思想,后殖民国家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殖民是政治殖民和经济殖民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和拓展。在资本进行全球扩张的不同阶段,殖民的主要形式也在发生改变。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文化全球化显然带有强烈的文化殖民色彩。文化殖民采取知识与权力的融合,进行理性伪装下的知识生成,造就"内殖民"的文化陷阱。后殖民理论虽然对东方主义这一文化殖民理论进行了批判,但批判的软弱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后殖民国家所超越。后殖民国家要想防范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除了要完善话语防御策略,还要切换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视角。  相似文献   

13.
黄哲伦的《蝴蝶君》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特别是混杂理论为解读《蝴蝶君》提供了新的视角。该剧不仅从情节、结构上对普契尼经典歌剧《蝴蝶夫人》进行了模拟、含混与杂糅,更重要的是通过东西方异质文化的混杂逐步达到了颠覆殖民话语权威、消解两极对立的目的,这对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宇杰 《海外英语》2020,(8):258-259
《米格尔大街》作为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成名作,描绘了生活在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的底层属民的生存状况和对身份认知的追寻.殖民暴力将米格尔大街属民生活摧残得千疮百孔,但米格尔大街中的小人物对身份的追寻却从未停歇.在《米格尔大街》中,殖民者的认知暴力是殖民地属民身份迷失的文化根源,殖民地的知识分子在对属民进行身份重塑和他者书写的过程中沦为殖民统治者的共谋,但被殖民者凭借模仿策略的顺从与颠覆的张力为自我的杂糅性身份找到了栖身之所.  相似文献   

15.
通过聚焦康拉德的有关马来叙事《阿尔迈耶的愚蠢》和《吉姆姥爷》两部小说,借助后殖民理论,对叙事成分、视角、语言和呈现方式进行评析,揭示康拉德作品的潜在殖民意识,指出这种殖民意识是根植于其所推崇的欧洲传统与作品对帝国形象所起的特殊作用,再现康拉德东方叙事与重新审视经典文学中的东西方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考试周刊》2011,(56):37-39
巴巴多斯作家乔治.拉明的作品主要反映了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主题。他的代表作《在我皮肤的城堡中》是加勒比海文学中最早的成长小说,也是一部后殖民时代的史学著作。小说是作者为抵制异化和本族文化边缘化而写的一部关于儿童及少年时期的自传,记录了二战时期加勒比英殖民地人民独立运动期间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和殖民制度的瓦解过程,从中体现了殖民地人民自我意识的觉醒并竭力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身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在殖民背景之下,流散主体在遭遇"他"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感。后殖民文学是流散主体身份认同叙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演示。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人物J.M.库切因自身的流散经历遭遇了身份认同的危机,故而在《等待野蛮人》构建出一种动态的、复合的流散身份。经历了"流散"后的库切和"野蛮人"最终在"寻根"之旅中获得了自我对流散身份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地点和风景的建构是殖民话语强加并维持殖民统治的重要策略,地点和风景描写是殖民再现的手段,在殖民话语中非洲被建构为"黑暗的中心",其象征意义甚至取代了其真实存在。重新描绘风景并赋予其新的想象空间是后殖民作家的反抗策略之一。阿契贝的《瓦解》描绘了伊博族田园生活美景,颠覆了康拉德及其欧洲文学传统所建构的"黑暗的中心",促使人们反思景物描写中蕴含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9.
《名利场》是萨克雷的代表作,也是1 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两位女性爱米莉亚·赛德立和瑞蓓卡·夏普的命运,折射出从摄政王时期至维多利亚前期英国上流社会生活、思想、风貌的宏伟全景,揭示出英国社会"名利场"的实质。而小说中表现出的殖民意识也格外引人注目,他者在小说中若隐若现。他者是西方后殖民理论中常见的术语。在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往往被称为主体性的"自我","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人则是"他者"。他者的概念实质反映了西方人那种欧洲中心论、种族优越论的意识形态。后殖民  相似文献   

20.
库切的生态书写氤氲于其后殖民创作之中,生态主题与后殖民主题在其作品中相互交融,具有典型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特色。以往的评论主要从后殖民理论视阈来分析库切的文学创作,而对其作品中丰富的后殖民生态书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是展示库切后殖民生态关注的重要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库切的后殖民生态书写绝非空洞地赞美大自然或将其浪漫化,而是与残酷的种族殖民战争及种族殖民统治相关联,具有明显的伦理政治倾向。通过探究《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所蕴含的后殖民生态关注,我们能够窥见库切尊重一切生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容及反对一切霸权的后殖民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