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之间这样的谈话:"经常讲的题目还要做错。""答案都写在黑板上了,作业交上来还是有人做错,真是没有办法了!""一次作业要跑好几次,到头来还是错的。""真是一点都不会变通,题目就把客厅换成了卫生间,数字变了一下就不会做了。”……  相似文献   

2.
美之三字经     
美,宛若青天上的一轮明月,它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清辉,从不曾被岁月的风尘所蒙蔽,一直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人们为了将这轮明月纳为己用,千百年来,计策百出,有人涂脂抹粉,有人珠光宝气,有人甚至将父母授予的容貌来个“改头换面”……这一切的一切,真的是在追求美,在修炼美吗?错矣,错矣!  相似文献   

3.
<正>吱吱吱,调皮的猴子们为什么吓得抱头鼠窜,这都是因为我的出现。没错,我就是大名鼎鼎的"空中杀手",小猪、野兔……只要是地上奔跑的小动物,很少能逃过我敏锐的双眼。有人叫我猫头鹰,有人叫我秃鹫,他们都错了,其实我的名字……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师每天都要批改作业。一般来说 ,凡是错的就打“ ” ,打“ ”后就让学生更正 ;如果再错 ,又再发下去再让学生更正……直到学生“更正正确”为止。我觉得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实在不可取 :1 作业本上只出现一个 (或几把 )“ ” ,学生更正时很难发现为什么错了 ,错在什么地方 ;2 学生只好一次又一次无的放矢地更正 ,教师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打个“ ” ,学生烦 ,教师也烦。 3 学生屡更不正 ,但为了老师给他更正后的题目打个“ ” ,没办法只好照抄别人的 ,其实最终错题仍得不到真正的更正。为了解决以上的弊端 ,近年来我在批改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5.
考试之后     
唉,这“要命”的数学考试终于结束了!考试完毕,有人做万念俱灰状,颓然地低下头;有人做追悔莫及状,忙不迭地翻着书;有人则静静地走到窗边,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稍稍平静之后,大家便围在一起对答案。有人脸上装作不在意,心中却高兴得很;有人故作轻松,脸上却分明写着“错得一塌糊涂”;还有人把记答案的纸撕得粉碎……回到座位上后,有人双眼微闭,双手合十,仿佛在念叨着什么;有人轻声与同桌交谈,掩饰不住心中的得意,脸上透出喜悦;有人开始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而拿书的手不住地颤抖,久久不见他翻动书页……放学之后,考得不好的同学都在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6.
作者的话:初中毕业前夕最后一场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给出两个题目,一个全命题:"有梦真好";一个半命题:"我不依恋……"。我选择了半命题。我坚信,我补充完整的题目独一无二。事实正是如此。有人叹息说,90后,是非常依恋的一代,将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我说,错了,我就是90后,我偏不依恋,我就成长成我自己……  相似文献   

7.
一路寻找     
蜜蜂寻找花儿,是为了采集花粉;江河寻找海洋,是为了有个归宿;鸟儿寻找蓝天,是为了纵横翱翔……天地万物,众生精灵,生生不息,都在寻找……茫茫人海,涌动的人流,躁动的灵魂,有人寻找财富,有人寻找名利,有人寻找机会,有人寻找伯乐来赏识自己这匹千里马,有人寻找一个灯光闪烁的舞台来尽力展现自己的风采。寻找,寻找什么?寻找,是一个动作,是一个持续性的动作,这种持续性的动作被无限延长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寻找不是结果,不是你在丢了东西后又得到了那个东西,而是你如何找到的,你走过哪些地方,翻过哪个角落。寻找不是成功,你若寻找理想,重要的不…  相似文献   

8.
写作Q&A     
连接词的使用Q:请问,为什么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是错的?(云南:apple) 1.He can neither read or write.(他既不会读,也不会写。) 2.Unless he come,or we’ll not go。(除非他来,否则我们就不走。)A:上面两个句子都是连接词用错。英语中,有些连接词是成对使用的, 如:either…or(或者……或者……),neither…nor(既不……也不…… ),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both…and(两者  相似文献   

9.
总是在冲动的时候口不择言;总是在沮丧的时候随意发泄;总是为自己糟糕的成绩怨天尤人;总是在不小心的时候,犯下一些自己也预想不到的错误……可是,有一些错真的不全在我,有时候我也有说不出的委屈和无处诉说的苦。我很渴望有人能理解:这些,不只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0.
数学老师每天都批改作业。一般来说,凡是错的就打“×”,打“×”后就让学生更正;如果再错,再更正……直到学生“更正正确”为止。这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有些不可取,因为学生更正时有时很难发现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笔者在数学作业中尝试着加上批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几种批语方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们每个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使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到了处理学生犯错误时。认识就模糊起来了,学生已错,老师又来个更加错的教育手段。比如:学生迟到了。老师要教育学生,是为了能准时到校上课,不耽误学  相似文献   

12.
信任的力量     
钱朝阳 《班主任》2004,(10):24-24
最近,李某好像变了个人:原本在课上好像浑身爬满了蚂蚁,总要动个不停的他,现在居然也能坐午端端正正;以前作业中错误百出的他,现在两次验收居然都能过关;特别是以前根本就听不进老师、同学劝告的他,现在居然也能知错就改……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班的男同学中,好多叫什么“博”呀,“鹏”啦,“凯”啊什么的……就什么什么“刚”,什么什么“强”,也有几个。我就弄不明白,我爸为什么给我取了一个“四君”,这个听起来怪怪的名字?人家“博”,有博学,拼搏的意思;人家“鹏”,有大鹏展翅,宏途万里之气势……而我这个“四君”二字,从字面上看,有女孩名字之嫌;从读音上讲,有人开玩笑说:你到底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啊?你爸不可能是抗日战争年代的老干部吧?其实,不论是我的看法,还是别人的说法都错了。我的名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我还得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她…  相似文献   

14.
眼神     
又是那种眼神……他依然坐在垃圾堆上,没有人过问,没有人帮助。有人说,他是个疯子,从家里跑出来的;有人说,他没有家,年轻时是个流浪汉;有人说,他是杀人犯,潜逃到这里的……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不是!那天,我走近他,他惊恐地看着我,那双眼睛里流露出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看着他。他眼里的恐惧渐渐消散。“孩子,有事吗?”我不知所措。“伯伯,你为什么不回家?别人下班都回家了。你没有家吗?”“孩子,你不懂得……”他给我讲起了他的故事——他有五个子女,每个人都在他的事情上推诿责任,谁也不愿意赡养,最后,儿女们把他赶出了家门……“伯伯,那…  相似文献   

15.
话说前几天公司体检要抽血,抽血就算了,还有人被扎错位置抽了三管。发生了这样血腥……的事情之后……有人(不夏)抽血时各种凹造型请别人拍照发微博(其实没人理他),  相似文献   

16.
家是什么     
李水兵 《初中生》2007,(3):59-61,48
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 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案不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17.
偷来的世界     
《中学生天地》2014,(10):48-48
“嗨,你们簇拥在一起,谁是谁都分不清啦!”“没关系,我们是为了让别人品尝而努力生长,平凡才是真呢!”“邻居们都是绿意盎然的,你们却有些煞风景……”“你这么想就错了,我们是这个世界的另类。  相似文献   

18.
“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可是,你也不应该跑出来吓唬别人啊!”“知心热线”电话中,一个初二男生一上来就这样说,“这话说得多损啊!说真的,我简直都要崩溃了!跳起来咬死他们的心都有!您说说,这世道,人怎么会那么刻薄啊?”只要生活在人群中,就会有人议论你。同样一个人,有人会夸奖,也  相似文献   

19.
猫眼     
小时候,我家的门常被人敲错,因为对面住着一位处长伯伯,爸爸为了避免开门时的尴尬,便在门上安了个猫眼,而不懂事的我却总爱搬个凳子在门边,只要听见脚步声和说话声,都要站在上面瞧一瞧。但是猫眼虽小,却令我领略了一番富有深刻哲理的情趣……晚上,经常有人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敲响对面处长伯伯家的门,而他则探出个头,先看看客人的礼品,再向左右溜一眼,压低了嗓门,说一声:“进来吧!”之后,门便关上了,里面的声音就  相似文献   

20.
一进教室门,你就会被一个同学所吸引,他就是邱小枫。这邱小枫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瘦”。有一次,上语文课时,他说某某同学是肥猪,被老师和同学听见了,老师要对他进行教育,就开了个玩笑:“那你就是瘦猴子喽!”这时,同学们都笑了……小枫有个特点,就是一定要老师和同学们都注意他,为此,他什么事都敢做。比如,不做作业是他的家常便饭;上课时,也一直跟同学说悄悄话,他这张嘴皮子引来一阵阵的批评声……他为了要吸引别人的注意,啥事儿不敢做?仿佛天塌下来,都会有人为他顶着。正是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使得他“臭名远扬”……他最喜欢做的一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