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表现为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变革的起点和依据,是实现人的发展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达到全面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的功能表现。对教育教学来说,即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一种主观能动性。实现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确立学校的产品是其所开发的专业,学生是一种特殊的顾客的认识。学生来校学习是为学到某些本领,以便能进入社会、立足社会。实现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改革,达到全面素质培养,必须对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进行系统改革;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借助“健康教育”来促使高师学生与环境。社会之间在生理、心理上保持相对平衡,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健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对高师学生而言,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力量加强,社会上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德育教学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认可。不但要求具备其专业水平的知识技能,还要求具备其相关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中职教学中的工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的培养也受到重视,两者教学的有效融合是中职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两方面的结合对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和人文素质,注重工艺的品质,凭借信念,不断将作品完善。因此,如何在会计专业技能中将"工匠精神"和德育教学融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向工匠之路,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通过目前中职学校培养工匠精神和德育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温州精神"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进取精神。温州的高职院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时,应该充分发挥"温州精神"的作用。对如何贴近"温州精神",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创造力,提出了:精心设计能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社会、家庭、高职院校环境;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多生活、学习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注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把浙江商人的创业史、故事传奇、名人名企等等,温州人艰苦奋斗、白手起家、走南闯北、建功立业的经历变成高职院校学生竞相传诵的经典故事等。  相似文献   

5.
侯艳萍 《山东教育》2004,(31):62-63
“严师出高徒”。教育只有严,才能实现教育的社会目标,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更好地体现教育对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天津育才职业学校一直承担着实施特殊基础教育任务。多年来,在积极开展“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位,突出德育、强化管理,因材施教、培养技能,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挽救有轻微犯罪的学生上,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服务于社会的实用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学生的教育转化率逐年提高,学生犯罪率为零。这里的学生不仅招得进,而且留得住、推荐得出,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在实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中,学校的主要做法是:一、站在战略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校的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成员能否承担起经济和政治改革所带来的冲击,与“健全人格”的培养紧密相关。抓住时机,在青少年中培养“健全人格”是关系人才资源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心理日趋成熟、实现初步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培养“健全人格”尤为重要。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既可能形成社会所期望的人格品质,也可能出现反社会的性格倾向和行为。我国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理想化的学校教育,就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这样的学校教育,既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双向需要,也符合教育的本意,是和谐而返璞归真的教育。但是,现实中的教育不但偏离了教  相似文献   

10.
悟性,就是领悟能力。秘书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主要工作是围绕领导中枢或领导者的工作办文、办会、办事,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秘书如何根据领导的意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做好领导的参谋与助手,这就要求秘书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悟性。高职文秘专业作为给社会培养高技能秘书人才的摇篮,除了培养文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悟性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培养悟性的必要性、悟性在秘书工作中的表现形式和悟性培养的方法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悟性的培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
李倩 《文教资料》2010,(34):152-154
教育承担着塑造完满人格的责任。精神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各类知识教育的同时.挖掘蕴涵在理论知识、科学技能中的内在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品质。本文在分析当今学校教学中缺乏精神教育的基础上,指出现行评价体制的弊端.提倡等级评价标准.以使学生减压,真正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学生大多怕与生人打交道,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非常胆怯,不敢说也不敢做,干什么事情都要仰仗大人。这是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结果,单调的课堂教育,让学生变得呆板了,呆滞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将来步入社会也会缺乏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敢说敢做呢?要让他们早一点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人格的主要阵地,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变既有的教学策略。一、转变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了开发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途径是是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实现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助推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唤高职人文教育,应当从高职人文教育的内容与手段等方面着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体系,实现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新精神指对人的创新活动有发动、激励和调控作用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人格特征等。创新精神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条件外,还有赖于学校及其教师的创造性教育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是“量体裁衣”还是“削足适履”,反映在教育上就是:是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还是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是教育为学生成长服务还是学生发展符合现实教育的需求。说到底.这是衡量教育是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否遵循教育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职学校专门培养技术人才,大多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初中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家庭条件有限,还有一些单亲、留守学生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学生,这些学生缺乏约束,生活上又缺少照应,思想和行为缺乏正确的管教和引导。这些特殊学生主要是存在心理发展不成熟,作为班主任应该去思考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方式,怎么才能使他们正常化,心智变得成熟,在学校学得好的技术,为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转变教育价值观。“入世”对中国教育将产生巨大影响。我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倾向于实现社会的政治功能和一个人的升迁功能,教育的着眼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即怎么教就怎么学、教什么就学什么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价值观着眼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和个人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校教育目的的讨论,古今中外、业内业外都格外关注,其焦点往往放在学校应该教"学生做什么"上。学校教"学生做什么"呢?我们的回答很简单,三"做"而已,即做人、做事、做学问。学校一要教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人标准千百条,真、善、美三条最紧要。  相似文献   

20.
包容精神是指人与自然的包容相处、人与人的包容发展、人与自我的包容调适。培育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是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学中渗透包容教育、建立心理咨询与服务中心、培育和谐人格,培育学生的包容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