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自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启动.为了与2010年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框架保持一致,确定了欧洲第一至第三层次学位制度、欧洲学分互换与累积系统及资格证书认证框架,内部质量保障框架含自我评价、周期性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资源与支持评价、信息系统和公共信息的评价等形式;外部质量保障框架包括评估、认证、审计、基准和正在实施的欧洲注册、欧洲质量标志与欧洲排行以及协商论坛.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框架会给我国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数字化生活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生活常态,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首选方式。数字化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城市与数字化学习的不断融合发展的产物。文章在解读数字化学习型城市的定义、特征和关键性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和已有文献分析结果,构建了数字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3.
李凤玮  周川 《江苏高教》2022,(11):71-76
为提升欧洲高校在线教育质量,《欧洲在线教育质量保障评估框架》于2019年出台。该评估框架既保留了《欧洲高等教育领域质量保证标准和指南》的核心指标,重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同时又针对在线教育的特点,突出了“学习分析”的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在线评估、设置评估最低标准、保证各高校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一系列新方法。该评估框架的出台,对于欧洲高校在线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有显著意义。中国高校在线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线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为此,《欧洲在线教育质量保障评估框架》对中国高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育追求卓越的在线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在线教育评估框架、细化在线教育质量评估的最低标准、改进教育信息技术,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城市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掀起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热潮,这一热潮的实践源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但学习型城市理论并不是源于学习型组织理论,而是源于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国外学习型组织的理论比较成熟,学习型社会的思想已经形成,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尚在完善中,而学习型城市理论尚属鲜见。因此,构建学习型城市理论已成当务之急。这里试图从学习型城市的核心和基础的角度对其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学术上阐述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意义 ,论述了大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学习化社会”理念自1968年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学习化社会是指个体终身学习和学习机会开放的社会。现代社会必须发展成为学习化社会。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学习化社会的创建只能优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实践探索。构建学习型城市,必须围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同时改革学校教育,并建立起学习型城市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之一,而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上对濮阳市创建学习型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元  孙玫璐  程豪 《成人教育》2019,39(10):90-93
以UNESCO学习型城市框架中的"六大支柱"为视角,审视艾斯堡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基于此,结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依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从学习机会均等、教育包容属性、创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多方参与协调、共享共建共赢等方面建设属于"中国本土"特色的学习型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和参与"是构建学习型城市的三大基本条件之一,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20多年的实践不断证明: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利益相关者分析一直是国际上学习型城市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但这项研究在中国却有所缺失。借助"迈向欧洲学习型社会"(TELS)项目提出的学习型城市十大指标,以利益相关者识别和显著性理论(TSIS)作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最终利益相关者、预期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进行梳理,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应对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最终利益相关者、预期利益相关者和潜在利益相关者进行梳理,尝试分析三者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要发挥好最终利益相关者的牵头作用、预期利益相关者的主力军作用,并充分挖掘潜在利益相关者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
“学习化社会“理念自1968年首次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学习化社会是指个体终身学习和学习机会开放的社会.现代社会必然发展成为学习化社会.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学习化社会的创建只能优先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实践探索.构建学习型城市,必须围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同时改革学校教育,并建立起学习型城市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开放学习与开放教育是信息时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流发展方向。开放学习理念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发展以及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从学习者角度看,开放学习是技术促进学习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信息化学习是开放学习的典型特征。早期的远程教育和校园教育各有其教育与学习质量保障体系,但是遵循开放学习理念的教学过程将颠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单纯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活动单元或任务组织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基于开放学习的"技术促进学习"特性,探讨影响开放学习质量的要素并建立质量框架,是当前网络与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难点问题。从质量保障的相关因素来看,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学习能力、学习支持、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信息化基础设施、学习氛围、实践条件、教师队伍和教学研究是影响开放学习的12个质量要素。这些质量要素按照开放学习系统的组成要素与发展水平,可以形成四个部分(环境与设施、学习与支持、教学与资源、教师与课程)和三个层次(业务基础层、教学支撑层、持续发展层)组成的开放学习系统质量框架。基于该质量框架,我国开放大学建设可以从加强学科建设、健全教学环节、共享优质资源、优化学习环境、提升学习能力和建设学分银行6个方面提升开放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欧洲资历框架(EQF)是一项联结欧洲各个国家资格体系,促使资格在欧洲不同国家和体系之间互认的共同参考框架和转换器.EQF经过十年多的发展与持续改进,在促进各国交流、建立终身学习型社会、加强各类教育与培训体系之间的联系以及推动劳动力市场发展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EQF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在质量保障、与其他框架协调、利益相关者参与、等级维度划分、发展更新、术语描述等方面,需要在问题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通过建立贯通全过程、连接全要素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各类教育及其资历框架间的兼容性,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多角度、深层次规范框架横纵结构划分以夯实基础,及时发展更新各类要素以提高适应性,统一能力维度的核心要义,从而为发展终身学习型社会与增进国际理解与流动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EQF) for lifelong learning has been characterized as a policy instrument with a number of contested idea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such instruments are developed at European level.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QF i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d through variations of neo-institutional theory: historical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rational perspective, normative perspective and a process of chance. The EQF is examined as a case, using documents and expert interviews as empirical source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various historical processes that enable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QF and how problems and solutions can drive the process forward in a dialectic manner. Furthermore, while the impact of the EQF on national level remains to be seen at this point, the analysis uncovers increased space for introducing new instruments on EU level.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value of flexibility and free choice in learning, and examines the increasing recognition of the evolving and wide range of appropriate environments for learning, such as the workplace, the home, the community, and the virtual world. This ‘Lifeplace Learning’ is compared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visions of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and it is shown how this concept is ideally placed to satisfy, not only the European vision of freeing and equalising learning and qualification recognition, but also the goals of including more people in education, allowing for flexible and apposite lear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s who are ‘fit for purpose’. A model of Lifeplace Learning is described that is based on the utilisation of any chosen life place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combined with learner negotiated objectives, enabling formal, informal and non-formal learning to be recognised through assessment, and by the awarding of credit where this is appropriate. The model has, at its c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 independent judgement, critical thinking, personal autonomy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It is concluded that, as traditional learning models deprive learners of a personal, autonomous and negotiated approach to learning (without which learners fail to develop critical competence in exercising independent judgment and critical thought considered essential and core to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s Europe is striving to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of many types of learning and ease transitions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is model could be an effective way forward to resolve the former and achieve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5.
欧洲高校与质量文化:迎接质量保证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学术界和高校管理人士的尖锐批评。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倡导质量文化的理念,尤其是在欧洲大学联合会的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思潮。质量文化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将其融入学校管理和改革中已成为欧洲高校的无奈和必然选择。质量文化的培育方式还有待深入研究,但有学者已经做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一理念对中国高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权化与框架管理趋势的加强,欧洲各国日益关注职业教育质量的保障。丹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确保职业教育质量的十项举措颇为引人注目。它们涵盖了共同质量保障框架的不同阶段,提供了不同阶段问题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这十项举措,并在共同质量保障框架参考模式下对这些举措进行了政策分析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7.
文章节选自《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学生手册》第三章——“质量保障的国家维度”,首先对欧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作了总体描述,然后分别对瑞典、爱沙尼亚和荷兰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运用标准设立的方法探讨了商务汉语考试(BCT)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商务汉语考试(BCT)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对应关系,商务汉语考试(BCT)涵盖了《框架》中从A2到C1这样一个标准等级序列;这种等级序列的分距之间在商务汉语考试(BCT)中表现得非常和谐,体现了商务汉语考试(BCT)作为跨度考试的特点;文章最后总结了BCT与CEFR之间的等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近年来远程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它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网络课程内容固定、结构化的特征,使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途径从简单线性转向复杂化、网络化。学习管理系统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媒介,当前大多数学习管理系统框架主要面向传统网络课程,仅支持学习者对课程知识的单方面访问,对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更多交互性的MOOC课程模式支持不够充分,因而有必要对当前学习管理系统框架进行改进。面向MOOC的学习管理系统框架,在已有的LTSA模型基础上增加了交互代理和知识代理两个元件,使学习资源数据库的知识可以随课程的进展不断更新,学习者之间可以构建学习网络,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欧盟2010年出台了《欧洲终身学习评价指标EILI——让终身学习切实可行》,第一次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评价指标,从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和学会做人等四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终身学习的开展情况,以便明确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和方向。学会学习主要评价年轻人在正规教育系统中的学习;学会做事主要是评价成人在职期间,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学习渠道,获得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相处主要评价社会个体的性格和态度;学会做人主要评价自我导向的学习和个人对学习的投资和投入。欧盟终身学习评价指标虽然首次提出了具体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并且对欧洲国家实施了评测,但该指标仍仅仅提供了大致的框架,具体的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