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游的疾病诗是其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创作内容来看,其疾病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清晰反映了陆游人生思想的演变轨迹;从创作缘由来看,多病的人生、注重养生、以治病喻治国以及有意拓展诗歌体裁是其主要构成;从文学史地位来看,陆游的疾病诗既有对以往疾病诗的继承,也有自身的特点,并指引了后世疾病诗的发展,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乡居诗创作最丰,诗歌的题材丰富,内容广博,几乎涉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尤以书写爱国情怀、抒发内心愤懑的壮怀诗和以吟咏山水风物、田园俗事为主的闲适诗为诗歌创作的两个主要方面。陆游的诗歌创作广泛师法前人,而又能自成一家,以"雄健沉郁"和"清新圆润"两方面的艺术风格为主。陆游乡居诗的思想渊源则主要兼及儒、道两家,分别体现在陆游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作品中。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中华文化园林中的一块瑰宝,在简明整齐的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作者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往往用短短几十个字就得以表达。在我国灿烂的文学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就是最著名的一位。爱国主题是陆游诗歌创作一条鲜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陆游的诗论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础,并吸收了传统诗学思想。陆游对诗歌创作、诗人修养及诗歌风格等方面都作了精辟的论述,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论系统。陆游的诗论一方面真正解决了抒情诗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一重要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批判了江西派,并对宋代诗论具有一种纠偏拨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游的诗歌受到盛唐诗人岑参的很大影响.入幕边塞是陆游接受岑参的新契机:相似的入幕经历,是陆游接受岑参的条件;陆游对岑参的接受具体表现在其入幕后的边塞军旅诗歌创作上;向往岑参遇合于盛世、贤主,有机会建立军功,是陆游在入幕后接受岑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乔叟与屈原分别是英中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两国诗歌创作的开山祖。这两位大诗人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视野开阔,作品博大精深。他们的诗歌创作都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而他们诗作的类型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则既有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两位大诗人都在诗歌创作的意象美、音响美和形象美开拓了一条艺术创作的道路,树立了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王禹偁谪居商州一年有余,这是他创作历程中最敏感、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他的人生体验、思想境界和创作实践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铸起他诗歌创作的里程碑。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代表着主流,对宋诗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8.
王禹谪居商州一年有余 ,这是他创作历程中最敏感、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 ,他的人生体验、思想境界和创作实践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而铸起他诗歌创作的里程碑。王禹的诗歌创作在宋初诗坛代表着主流 ,对宋诗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开启之功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南宋理学的新发展,南宋中兴诗的自然审美价值取向逐渐形成。如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等中兴诗人的诗歌创作理念与创作实践,都体现理学对南宋中兴自然平淡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未选之路》透视弗罗斯特的人生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伟大诗人.在事业上,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诗歌创作.在创作中,他同样坚定不移地坚持了自己的行文风格.弗罗斯特对自己人生抉择的态度在他的代表作之一<未选之路>中表露无遗.  相似文献   

11.
在怨愤与苦愁的心狱中挣扎──浅析孟郊的创作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的创作心态是影响作品风格特点的因素之一。孟郊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环境造就的“怨愤与苦愁”的心狱,是其诗歌创作特定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豪放与浪漫主义,一个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风格范畴,一个是有着特定含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评论某些作家时,两个词却常常同时出现。例如苏轼、陆游、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作家,他们的词又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且看游国恩等人编的《中国文学史》;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陆游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但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3.
王雅静 《考试周刊》2013,(28):20-20
陆游的作品大多隐含恢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英雄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是南宋爱国主义士大夫的典型,他的一生都是在民族忧患中度过的,他目睹统治者偏安江南、妥协投降,他在动荡游离中饱尝忧患。正是这一切促成陆游诗歌的基本主题——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可以说爱国主义是贯穿陆游诗歌创作的一条红线。  相似文献   

14.
蜀道不再难     
年轻的李白走在崎岖的蜀道上,曾仰天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他为什么仍然要走?蚕丛及鱼凫的后代子孙为什么也仍然要走,边走边叹?是什么吸引了这些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仍执著向前的人们?且将那蜀道看作一条人生小  相似文献   

15.
南宋乾道八年陆游在汉中期间和离开汉中后创作了大量有关汉中的诗词文章,这些诗文中蕴含有丰富的历史、地理信息,对研究唐玄宗逃蜀路线、金兵入侵兴元、蜀道兴废、南宋气候,考证潭毒关、拜将坛位置等,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陆游一生信奉道教,对陆游而言,道教信仰并非出于对现实的逃避,与其爱国思想并不矛盾。陆游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联系,追慕神仙长生与渴望恢复故土并存于其诗歌当中,这在诸多以“华山”为意象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曹丕是一个才兼文武、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是魏国太子、守成之君、开国皇帝,他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邺下文人集团的领导者。可以说,各种身份的迭加以及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性气质,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异于普通帝王将相及一般诗人的独特面貌。本文将力图从分析曹丕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及诗歌创作入手,来阐释曹丕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蜀道在历代史书中一直是指“京都长安或洛阳入蜀的道路”,“张力”在英美新批评看来是“冲突中见稳定”的诗歌结构模式。蜀道诗文的审美魅力在于:“汉三颂”文体写作中张力的存在,引发了现代学者们对于历史事实的求证。“蜀道难”与“蜀道易”的建构与解构,在历史时空中构成了此消彼长的张力,折射了时代变迁和人生变故,令我们惊叹文化符号的无限意义。蜀道抒怀诗中的那种拯救与逍遥构成的张力,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蜀道因其独特山川和历史遗存,可以为不同的人提供精神家园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蜀道在历代史书中一直是指"京都长安或洛阳入蜀的道路","张力"在英美新批评看来是"冲突中见稳定"的诗歌结构模式。蜀道诗文的审美魅力在于:"汉三颂"文体写作中张力的存在,引发了现代学者们对于历史事实的求证。"蜀道难"与"蜀道易"的建构与解构,在历史时空中构成了此消彼长的张力,折射了时代变迁和人生变故,令我们惊叹文化符号的无限意义。蜀道抒怀诗中的那种拯救与逍遥构成的张力,使我们更加体会到,蜀道因其独特山川和历史遗存,可以为不同的人提供精神家园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在诗歌创作的早期,即1994年以前,李少君的诗已经流露出一种对生活进行反思的思辨气质,李少君诗作经常使用悖论、反讽等写作技巧,某种意义上这是他所体验到的现代生活的本质所规定的。2005年以后,李少君的诗作显示了方向与风格上的巨大变化。诗歌显现了深入生活,承担命运的人生责任感,具有了更多庄重的人间情感。他依然注重日常生活细节的书写,却增加了经典现实主义的精细感,也强化了诗意的升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