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人格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对策,即需要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并探索引发其行为问题的因素。方法:运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和自编问卷,对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467名和农村非留守儿童533名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外出父母交流频次、留守时间、朋友个数和学习成绩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结论: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调研区域,分析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入手,深入剖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及直接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层面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因素,形成原因分析。为兰西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蓝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农村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薇 《情报探索》2011,(9):103-105
简述我国留守儿童城市暑假的现状,分析了图书馆为暑假进城的留守儿童服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图书馆为留守儿童城市暑假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2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不健全,缺乏父母照顾,其成长环境十分恶劣。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常见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能否解决留守儿童人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关系到农村未成年儿童能否健康成长,也是农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不少专家学者对留守儿童人格特征进行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格方面既有积极的特征,也有消极的特征。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问题,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父母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加强政府教育职能,关注留守儿童的人格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燕娜 《科教文汇》2013,(30):185-185,189
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会因为一直以来亲情的缺失,教育的忽视,同时伴有社会的歧视,使留守儿童形成自卑心理。农村留守儿童在形成了自卑心理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学习活动、人际交往、思维能力、行为习惯以及思想素质等发展。并且自卑心理会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发展,必须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表现进行全面分析,消除儿童的自卑心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万萌 《科技广场》2009,(6):31-33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农村两所学校的留守儿童的调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茈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了现代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少儿图书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存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善其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理清成因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存问题。本文从直接和间接这两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婧  徐擎擎 《科教文汇》2009,(18):73-73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增多。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理清成因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存问题。本文从直接和间接这两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面临的教育问题,农村初中的学校管理与班级管理工作要多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解决农村教育工作的后顾之忧。本文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现实情况,分析强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很多儿童的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使得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具体心理状况,设计出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和教育内容。同时,课堂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应采用有效教育方式,为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本文重点探究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常春芳  孙言铭 《内江科技》2013,(12):108-109,153
本文对毕节市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在阳光体育背景下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剖析制约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以及有关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为促进留守儿童体育运动的健康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比较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是单亲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同的是同时具备"单亲"与"留守"的特点,对他们的教育不仅关系着单亲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也关系着社会的公平与稳定。笔者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目前针对于单亲留守儿童的研究与帮助都比较少,少有涉及到单亲留守儿童实际特点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川南某市农村地区单亲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在农村地区单亲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些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尚未被攻破的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江西修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文章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出发,考察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结合心理学分析了教育问题,并从精准扶贫的角度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宫子恩 《百科知识》2022,(33):24-25
<正>社会公众常以“问题化”看待留守儿童。因为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处于学业缺乏辅导、生活缺少关照、亲情缺少温暖、心理缺乏帮助、行为缺乏自控等状态,即把留守儿童基本等同于“问题儿童”。应当看到的是,留守儿童也是蕴含丰富发展潜力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方面的新闻报道一直牵动人心。2016年,民政部、教育部等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展开农村留守儿童排查工作,发现未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达到902万人。其中,近90%是隔代抚养,还有近4%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仍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困难,农村留守儿童仍存在突出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内江科技》2016,(9):130-13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胡阳婷 《知识窗》2013,(24):41-42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乎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未来。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就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监管缺位,安全事故频发,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2 亿人,而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可以看出构建一个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良好教育管理格局,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