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您健康     
人体健康新标准加贝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身体健康制订了新的标准,它包括躯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躯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①吃得快:进食时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说明内脏功能正常。②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③说得快: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④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⑤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6,(2):43-4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包括机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也可用“五快”(机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 (1)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一顿饭; (2)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3)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以后,法国国力颇强,文化也发达,德国人便对法国有种莫名其妙的憧憬,认为法国样样好,国王过得更是好,说到一个人吃得好,便说他吃得跟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向全世界发布了权威的、科学的健康定义,即“健康的概念是指一个人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交往三方面保持健康状态”。在这期间日本也提出了衡量健康的所谓“四快”标准,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和说话快(思维敏捷)。其中睡眠状况的好坏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  相似文献   

5.
健康小常识:如果你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就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饭,不挑食,也不暴饮暴食。一天三餐,少一顿都不行,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这样你就不会因为吃得少而饿肚子,也不会因为吃得太多而感觉撑了。  相似文献   

6.
正打交道多了,我发现朋友其实可以分为两种:有见识的和没见识的。朋友小聚,席间聊到省城某大学老师课教得特别好,临近退休却还是讲师,仅因为他没写论文、没做课题。一位朋友说:"大学是学校,又不是科研院所,做什么课题、写什么论文?将学生教好就行了。"另一个立即反驳:"你说得不对。大学的功能是承续文明、创造知识、服务社会,写论文、做课题、搞发明创造都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7.
金海林 《今日科苑》2011,(5):133-137
<正> 三年前,75岁的哈尔滨绿洲源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绿洲菌肥研制开发者在获得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肥料"准绿色"登记证书时发表感言: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条。现在化肥、农药残留的食品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用抢回来的生命把生物菌肥搞成功了,让更多的人吃得"绿色",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也算是对社会的回报吧!"  相似文献   

8.
<正>一天午后,我正在卧室看书,女儿突然举着一块糖果跑进来对我说:"爸爸,帮我把糖纸剥开。"我接过糖果,三两下就剥开了,然后把糖喂进女儿嘴里。女儿一边吃着糖果一边说:"爸爸,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能把糖纸剥开,而我费了好大力气都剥不开呢?"我抚摸着女儿的头说:"你还小,剥糖纸对于你来说还比较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相似文献   

9.
他刚出生,食量就大得惊人. 断了奶,这孩子的食量还是很大.妈妈总是敷衍说,孩子是在"疯长".孩子大点儿了,只要是能抓到手里的东西,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填进了他的嘴里.妈妈总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用嘴感知世界,长大就好了.不久,小孩儿会说话了,他学会的第一个宇就是"吃",满嘴都是"吃汽车?吃球?吃小狗?"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品质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在饮食方面,单纯的吃饱、吃好已经不是惟一的标准,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美国《预防》杂志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两位营养学家的饮食忠告。  相似文献   

11.
高品质的生活是每个人的追求,在饮食方面,单纯的吃饱、吃好已经不是惟一的标准,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美国《预防》杂志与我们一起分享了两位营养学家的饮食忠告。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7,(2):17-17
过节了,家家都摆出丰盛的宴席,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总有饮不尽的酒,吃不完的饭,难怪有人说春节是中国最大的美食节。"吃",无疑在春节这个大舞台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然而,吃出美味只是吃的一个方面,如何在品尝佳肴的同时吃出健康、吃得环保,也是现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祝您健康     
多吃甜食老得快以色列研究人员今天说,多吃一种叫作果糖的天然食糖的老鼠看起来比其他老鼠老得快——这对过分爱吃甜食的人来说可能也一样。在蜂蜜和水果中天然存在的果糖被广泛用于制作从软饮料到奶酪等多种食品。但研究者说,尽管它的甜味深受欢迎,但它会导致皱纹和健...  相似文献   

14.
正问: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答:合理膳食:吃饭一定只吃七、八分饱,饭前喝汤,饮食要鲜,细嚼慢咽。适量运动:久坐就是向健康示威,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要健康,还要健脑。戒烟限酒:买烟等于买病生、买癌症、买死亡,小酒开心,过量伤心,敬烟、劝烟等于投毒。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吃好喝好,乐观最好。问: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有哪些?答: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对吃的关注也就越来越强烈了。回想过去的一年,像"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均衡营养"这样的关键词,成了很多媒体百说不厌的新闻话题。有人说:"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吃法",还有人说:"牛奶并非营养品,传统饮食有误区"。让我  相似文献   

16.
艾维维 《今日科苑》2009,(19):98-98
“健康是吃出来的”,可要怎样吃,吃什么才健康却复杂得让人头痛。近日,美国多位营养专家在某网站联合提出15个原则,让你吃得轻松、正确又健康。  相似文献   

17.
陈超民 《知识窗》2001,(1):32-33
我有一个老领导患多发性骨髓瘤,去探望他时,他对我诉苦:天天吃水鱼(甲鱼),吃得“嘴都歪“了.更有我的妹妹在乳腺癌手术后,别人说不能吃鸡,就日日土茯苓煲龟.至于牛肉嘛,很多广东人在手术后都说不能吃,是“发物“,有“毒“,只钟情于“生鱼“(黑鱼),于是在外科病房里探病的家属们人人都送生鱼汤.生鱼确实是个好东西:滋补,营养丰富,煲汤解毒,更着重“生“字好兆头.但是天天吃不说物极必反,起码吃腻了,胃口大减.一般来说,能吃的就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吃的就一点道理都没有.我跟他们说,外国人吃东西有那么多的禁忌么?他们不也生这些病,照吃照好起来?于是大家都笑.……  相似文献   

18.
传说孔子有一个学生叫一弓也长,他精通鸟语,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一只乌鸦落在屋顶上不停地叫着,刚刚醒来的弓也长突然听到乌鸦在对他说:“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他赶忙起身到南山,果然有一只羊。弓也长爱吃羊,他连肉带肠都吃光了。乌鸦生气了:好个弓也长,连羊肠也不给留! 过了几天,乌鸦又到弓也长的屋上叫:“弓也长,弓也长,南山有只虎拖羊,你吃肉来我吃肠!”弓也长想起来,啊呀,忘了给乌鸦留羊肠了,这次一定得把羊肠给乌鸦,他到南山一看傻了眼,哪有什么羊,是一具人的尸体!他吓得慌忙跑回家。还没过9点,县衙的捕快就顺着雪地的脚印,把弓也长逮了个正着。大堂上,县令斥责说:“好一个读书人,为什么杀人?快从实招来!”弓也长大喊冤枉,说这是乌鸦使的坏。“你懂鸟语?”“不信请大人当场试验!”“好,你看到银杏树上一群麻雀吗?待会儿听它们在说什么。”县令叫人在树下放了两盘米,一盘里拌了盐。麻雀们见有米吃,纷纷从树上飞下来吃米,边吃边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县令问:“弓也长.麻雀在说什么?”“大人,它们在说这米真好吃,东边是咸的,西边是甜的,快快来吃甜的.不要去吃咸的。”  相似文献   

19.
<正>1变聪明抗老化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吃鱼"除了可以变聪明,还可以"防止老化"。这项研究针对4000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经过6年多的心智状况和饮食习惯长期追踪发现,鱼吃得越多的老人家脑力衰退得越慢;这些老年人只要一个星期至少吃一次鱼,持续一年下来,会比那些不爱吃鱼的老人家智力少衰退10%—13%,相当于年轻3—4岁。研究人员将此结果归功于鱼肉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认为ω—3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防止老化。不管是孩童、成人或是老人,多吃鱼对于帮助脑部神经的发育和维持脑部神经健康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食用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和营养来源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油脂供给已从"吃饱"向"吃好"和"吃出营养健康"转变,"少吃油、吃好油"已成共识.在科学技术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方针指引下,人民营养健康需求已成为食品科技研究人员和油脂工业发展的目标.相对于当前普遍采用的物理压榨和化学提取食用油的方法,酶法加工将先进的生物技术引入油脂工业,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可持续发展,强调油脂的营养健康功效,成为全球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但是,长期以来,酶法加工技术要求高,关键的酶制剂多被国外垄断,是我国食品工业亟待突破的瓶颈和"卡脖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