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建国后到"文革"前这段时期,在文艺界发生了一系列的批判活动。在此类的批判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由于它们出现在特殊的文学环境下,其具有的文学意味值得研究。同时,周扬作为党的文艺政策的权威阐释者和坚定执行者,自然难免要参与批判活动之中,发挥作用。1954年开始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周扬作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左翼文学内部的"宗派主义"矛盾,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以此作为研究周扬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文艺理论上的不同看法,胡风与周扬之间有隔阂。但在“文革”中,面对“四人帮”的高压淫威,胡风绝不肯对周扬落井下石。 1967年,姚文元抛出臭长文章“批判”周扬,关押胡风的监狱方面遵照江青旨意,叫胡风对姚文明确表  相似文献   

3.
胡风不“落井下石”: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胡风(1902—1985)和文艺理论家周扬(1908—1989)在上个世纪30年代结下矛盾,是人们熟知的事实。1936年春,周扬等人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同年4月,由冯雪峰创意,鲁迅同意,胡风执笔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两个口号”之争使胡风和周扬之间的冲突几乎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建国初期,胡风和周扬又发生了多次冲突。到1955年,胡风因写《关于几年来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即“三十万言书”)上书中央,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首要成员,并作为“敌对分子”而被逮捕入狱。“文革”开始…  相似文献   

4.
周扬虽有过对艺术规律一定的探寻,但他的文学批评整体上呈现着“政治化”风貌。从他本人身份而言,他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利益代表,他必须对上级或组织保持高度认同.这就决定了其批评的政治化走向。从批评心理来说,周扬的政治心理大于艺术心理,从而使他批评中的政治性大于艺术性。呈现出政治化形态;他的艺术心理中缺乏情感,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政治化倾向。其狭隘的个性使他把由文学批评和文学论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借用政治批判、政治斗争的方式来解决.从而堵塞了学术论争的天地。在这诸环节的内在联系中,他作为文艺界政治领导的社会身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22,(1):53-57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从思想改造入手的具有文学启蒙性质的“社会改造运动”。从早期的经历到“五四”文学的启蒙体验,沈从文从改造社会和国民的向度上理解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并开启了人生的“从文”之旅。其个人的特殊体验契合了“五四”多元思潮的律动。由于都市生活的强力压抑,激发与激活了几千年巫楚文化储存在沈从文脑海中的文化基因,唤起了对湘西文明的皈依与诉求,并引发对所谓都市与乡村文明的另类启蒙与现代性批判。“五四”时期是沈从文“从文”的人生转折与起点,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他成就了作为文人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黄彬  王永 《四川教育》2010,(7):65-65
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中,出现了一些“伪批判”“无关批判”“自我炫耀式批判”等低效批判问题,还有,培养批判意识,怎样切入?从哪里切入?这些问题往往被老师所忽略。要进行深思熟虑、理性地批判,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问题,而且要在面对和解决中规避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真实性和典型性着手,对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观进行了重新解剖。从理论上,对主要由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构成的中国正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与具体写实性的关系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论作重新梳理。为我们理解20世纪30-60年代的“革命”文学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江淮论坛1995年4期刘锋杰《从政治走向文学的探索与启示──论周扬的文学批评》周扬坚持的是一种政治与文学的本质同一论,因而他属于中国现代批评史上的政治──艺术模式,从政治角度切入艺术研究,政治意识明显强旺于艺术意识。但周扬同样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艺...  相似文献   

9.
周扬新中国以来文艺思想及其实践,为建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了贡献.周扬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内容,要求把握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规律,发挥文艺的批判功能,社会主义文艺都应该具有自己民族的形式和特点.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两次对当时中国文艺发展的不满改变了周扬的命运,也促进了周扬文艺理论的调整.周扬的文艺理论正是在这种反思和调整中日渐完善的.周扬提出“我们的文艺是多样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统一”论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如同物质生产活动一样,也存在着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批评处在文学消费的一极,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消费活动。本文从文学产品的价值实现、文学创造活动的最后完成,以及对文学产品的再生产的反作用等角度,论述了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文学消费的诸般功能。  相似文献   

11.
“妒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古存在,而作为一种文学形象也很早就在文人作品中出现,尤其是明末清初之际,“妒妇”题材的小说可谓蔚为大观。这种特殊的丈学现象也被当今学者所注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著作。对近十年来的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述,无疑将对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妒妇”文学以及繁荣当今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批评史的研究中,人们提到茅盾、周扬或胡风,无疑把他们归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家族,都承认他们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开拓与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他们三人之间为什么又出现过或明或暗、或激烈或平和的论争呢?不少研究者的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各自存在着宗派主义情绪这一角度来看他们的论争,已是一种常见观点.茅盾在三十年代批评周扬时使用过,他的回忆录仍然坚持了这一点.胡风对周扬的批评,同样把宗派主义作为一个重要证据加以论证,认为周扬正是在宗派情绪的支配下对他进行了长期的批判.而周扬自己在面对这样的批评时,也把对宗派情绪的检讨作为自我反思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确认.我以为,在有关两个口号的论争,创作自由的驳难,何为写真实的探讨里,他们确实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宗派的情绪.不过如若过于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这篇论文里。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对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为读书人的必修科目并没有被列为早期教育的专门学问。现代大学制度确立以后,大学“文学”状况变得复杂起来,出现了“专业”与“趣味”之分,“文学”已经成为大学里的重要专业或者主干课程。但大学文学教育不是要造出专门文学家,相反却要有利于其他学科研究的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5.
贵游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出现于汉代,至汉末建安时期真正形成并得到发展。贵游文学不同于民间文学,它以“丽”为主要艺术特征,呈现出文人色彩。从这一角度看,建安邺下诗歌在中国诗歌文人化的进程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基于共同的“民族精神”,以《战国策》等刊物为阵地,在陈铨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激进的民族主义文化团体——“战国策”派。他们从学术和文化上提出了“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理论,呼吁民族文化的重构与民族精神的重造,其主要观点是:引进、宣扬、阐释西方社会中崇尚武力的文化思想;批判中国柔弱文化传统,重新发掘中国文化中的“武道传统”;批判五四以后中国文化存在的误区,提倡“民族文学”运动。“战国策”派激进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抗战的时代环境密不可分,因此把“战国策”派等同于法西斯,或者视作国民党的政治帮凶,是有失公允的。另外,虽然陈铨的“民族文学”理论纲领与左翼理论界的一些文艺政策不谋而合,但是在后者看来,陈铨的文学理论抹杀了人民群众在民族文学运动中的作用,否定了阶级在民族文学中的价值,因此对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陈铨提出的要建构一个让全民族同胞“利害相同,精神相通”的民族文学,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鸟托邦式的文学梦想。  相似文献   

17.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观是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具体内容的。人道主义是“为人生”文学观的灵魂。文学研究会最初提出“为人生”,就是“要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但是,在社会先进思潮的影响下,“为人生”的方向逐步得到了明确和发展,由略带全人类性的“为人生”向略带阶级性的“为人生”转化,强调要“同情第四阶级,爱被损害者和被侮辱者”,要写出他们的“血和泪”,并要求“文学在揭露罪恶社会的同时,应该负一部分制造光明的责任”,充分表现了文学研究会以文学反映时代、批判现实和改造社会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不可界定似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这不是质疑或放任文化研究的理由。从文化研究“问题意识”的形成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关系来看,其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模式的特质即在于把文学话语作为政治话语来读解,进而揭示文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化研究的意义在于打破了把文学仅仅视为单纯审美活动的产物的思路,为文学研究建构了一个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联系的文学对象。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都面临一个总结过去开拓未来的课题。本文以“历史清理”为标题 ,综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部分课题的世纪性回顾与总结。以“视角调整”、“方法突破”、“视野拓展”、“脉胳寻踪和文化批判”为标题 ,综述了现当代文学研究在世纪之交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的突破和发展 ,展示了现当代文学研究将更多的融入文化批判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彼得·V·齐马在《比较文学导论》中以外部互文连接社会方言、语言情境、话语,从意识形态批判立场通过类型学、发生学研究建构对话的比较文学,突出意识形态批判在文学接受、文学翻译、文学分期研究领域的工具性作用,研究“地区间性”的多语文化生态下文学复调性、多语性、对话性和非中心性,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学派”多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