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先生生前极爱并亲自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暮年时写下的小诗《生与死》,成了她的自我写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走过105载的风风雨雨,先生写完了人生这部大书,她的睿智博学、文字思考,她  相似文献   

2.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I strove with none,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Nature I lov'd,and next to Nature,Art;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It sinks,and I am ready to depart.以下是不同翻译家翻译的版本:杨绛: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  相似文献   

4.
赵杰 《八小时以外》2012,(5):114-115
正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兰德的一首诗歌,写得好,杨绛先生翻译得也好,每每读到,总有一种高贵而独立的力量吸引着阅读者。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天堑般的鸿沟。这对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18,(4):57-61
21世纪以来,有关杨绛先生在散文、戏剧以及文学评论等方面的研究增多,然而以杨绛个人思想为线索,探究其创作和翻译的研究相对缺乏。试从杨绛在20世纪40年代到改革开放后80年代这一时间段内创作和翻译活动入手,具体分析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杨绛是如何在"隐身衣"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活动以回应社会形势同时坚守本心,并进一步探讨特定历史条件下"隐身"的翻译思想对文学翻译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杨绛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杨绛在《自序》里自谦地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众所周知,杨绛先生不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是用“心”在进行的,尤其是散文。她的散文文风恬淡、平和、睿智,似水,又胜酒,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她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杨绛先生文学创作、翻译的研究众多,但是在她翻译的数十年间,其翻译的理念、策略、译本的选择等都受到惯习的影响,她的译者主体性和惯习之间的关系还缺乏针对性研究。本文以布迪厄惯习理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杨绛译者主体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傅雷、钱锺书、杨绛皆我国翻译名家,他们不仅各自从事翻译实践和进行翻译研究,彼此之间也时有翻译"过从"甚或"唱和",具体内容包括出谋划策,切磋技艺,解惑答疑,品头论足,记述历史,等等。所有这些,傅、杨、钱以及其他知情人的笔下都有一定的记载。本文即对相关文字进行梳理,以求将傅、钱、杨三人之间"剪不断"的翻译联系较为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9.
<正>老王是北京人,是失群落伍的单干户,靠一辆破三轮车活命;老王是田螺眼,住在破落大杂院的塌败小屋,无妻无子一个人活命;老王是杨绛下放到五七干校时认识的熟悉陌生人,是杨绛很多年后创作的《老王》中的老王。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杨绛的丈夫钱钟书对她的评语;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这是  相似文献   

10.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作品。作品最后,"老王"拖着命悬一线的病体,来到作者家中。他来干什么?杨绛先生的理解和写作是,"因为他来表示感谢","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杨绛先生说,老王是来表示感谢的。既然是感谢,显然在杨绛先生看来,作者及其一家有恩于老王。杨绛  相似文献   

11.
说起英汉翻译原则,早在清末,我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就概括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后来又有了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著名学者和翻译家杨绛在谈论翻译的文章中通俗地指出:"反正一切翻译理论的指导思想,无非是把原作换一种文字,照模照样地表达,原文说什么,译文也说什么,原文怎么说,译文也怎么说,这是翻译家一致承认的。"我想这就是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杨先生接着说,"至于如何贯彻这个指导思想,却没有现成的规律,具体问题,只能个别解决。"我认为,这就是翻译的"创造性"原则。而我在另一本书《翻译理论与实践》上看到的对于翻译的定义(彭卓吾,1998:128):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确无误地(恰如其分地,等值地,确切地)转移到另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杨绛对《斐多》的翻译和对《我们仨》的创作之间的关系,指出《我们仨》的思想内容体现了杨绛对《斐多》思想的认知。杨绛通过翻译及创作,对灵魂不灭、灵魂归宿及灵魂的归途进行了一次智性的探索,并表达了一种积极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3.
正杨绛先生的这篇《老王》争议最大的是对"愧怍"一词的理解。尽管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笔者始终认为还是没能真正抓住"愧怍"一词的内核。要证明这一点,还是有必要再厘清一下杨绛先生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片段一:乘客一般不愿坐老王的车,而杨绛先生是"常坐",而且,一路上都能"说着闲话"。老王能在与杨绛先生的闲聊中,把自己的身世遭遇都告诉杨绛先生。  相似文献   

14.
杨绛是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其戏剧、散文、小说、翻译作品、文学评论为几代人欣赏和喜爱,而有关杨绛的研究也几乎同时开展。在此试图对几十年来杨绛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一点探寻。  相似文献   

15.
人文情愫是散文作品的重要特质,对人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在杨绛的《老王》里得到了淋漓的表达。《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散文,主要讲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四件事情。品读这些事件,探索老王的"不幸"与杨绛先生的"愧怍",从中感悟杨绛对底层百姓的人文情怀与观照。  相似文献   

16.
回家     
正"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这句话出自杨绛的百岁感言。最近,我正在读杨绛写的《我们仨》,对"回家"有了新的感触和认识。这本书是杨绛对他们一家人的亲情回忆。尽管痛失爱女和丈夫,但是文中并没有悲痛欲绝的句子,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是处处洋溢着无边无际的思念……"老人的眼晴是干枯  相似文献   

17.
书讯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著商务印书馆定价:16.00元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走到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女士编定。本书则是这个集子的注释,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相似文献   

18.
《英语沙龙》2014,(4):1-1
<正>一个爱书成痴之人能在书中获得一些什么?仅以近代大才女杨绛先生的一段轶事稍做说明。小时候,有一次父亲问杨绛:"阿季(杨绛小名),三天不让你看书,你会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古老的习俗不再延续,很多传统的习惯被无情摒弃……但"与书为友"这一情结,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绝对值得人们去坚守。因而本期,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  相似文献   

19.
正对杨绛《老王》一课的文本细读,应抓住关键词语"不幸"与"愧怍"进行品析,已无异议。然而以往的教学中,我和学生却常常感觉不到"不幸"与"愧怍"。难道是我们心如铁石,变得麻木了吗?难道是教材选入《老王》只是因为杨绛的名声吗?再次拜读文本通过对"不幸"的相关链接,对"愧怍"的原因透析,我终于明白了杨绛的"愧怍"——她是至情如茶,老王的"不幸"——他是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一年秋,从友人栾贵明先生处得知杨绛先生在重新校定她的《干校六书》和《将饮茶》,我们萌发了由我们重印这两本散文集校定本的念头。经联系,我和总编辑登门与杨绛先生面商。杨绛先生很怀疑这两本书是否还有销路,担心我们再出校定本会赔钱。我们一再说明根据我们的预测保本没有问题,杨绛先生便答应我们试试看。谁料我们在一九九二年二月出版了《干校六书》和《将饮茶》的校定本后,一时竟供不应求,初版一万册不到两个月便告罄,四月份不得不再印三万册。 由此次出书起始,我成了杨绛先生家里的常客。每次去,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都是热情相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