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更好提高学生作文考试成绩,更好提高作文水平,借鉴元代作家乔梦符风头猪肚豹尾作文说,通过应试作文三段式结构模式训练学生迅速审题、构思,快速成文,使作文思维被激活,写出题材新颖、充分表情达意、结构完美的应试作文,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作文在考试中分值高,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研究应试作文的结构对指导学生提高作文成绩大有好处。作文结构有很多种,应试作文三段式结构是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作文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应试而写作,这是作文教学的痼疾.封建社会,为“金榜题名”而苦练八股文,当今的莘莘学子为叩开大学殿堂之门而苦练应试文.作文教学的指归似乎只有一个: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练.长期以来,终于形成了学生作文的一种病态心理——八股心理.写作活动是学生个性心理的外在表现.既然学生的心理是丰富多彩的,那么其作文就不能是模式化的.但八股心理导致了作文课有如一潭静水,学生心灵的港湾再也荡不起层层涟漪,湮没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作文教学欲想实现《大纲》所规实的目标,只能成为遥远的梦幻.  相似文献   

3.
学生提起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写,不知道写啥,这种现象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因为在“应试”背景下,语文老师都是围绕应试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的写作思维被限制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从而造成了写作难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高中随笔生态写作教学的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作理应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激扬青春、激发智慧的自觉需求和主动行为。然而,残酷的应试现实让师生为写作的考试分数而疯狂,以致无暇、无力甚至不愿为写作的理想——生命成长而修炼。为了分数,写作已沦为作文的各种应试技能操练,甚至编胡话、说瞎话、传套话,而不是生命的自由呼吸。作文教学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已经让学生走进"死胡同"。  相似文献   

5.
学生写作文主要有三大难:一是不爱写,二是没东西写,三是不会写。要解决这三大难题,首先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树立新的作文观,即“发挥作文潜能,视写作为创作,区分作文素养与作文应试”,然后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逐步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最终让学生感到“作文易,易如翻手掌”。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个性化写作,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但在实践中,由于作文教学存在着功利性,学生写作形成应试模式,忽视个性的发展,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模式化。个性化写作就是教师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为目的,鼓励学生真实的表达,形成自己的作文特色的作文教学。它要求教师不拘泥于传统  相似文献   

7.
高三作文训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提高应试作文写作水平。结合现行高考作文命题的新走向,高三作文训练要改变过去模式化的作文写作训练,注重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真情实感是初中作文的灵魂,遏制虚假空洞的作文失语现象是提高初中作文写作教学实效性的必然举措与有效路径。当前,初中作文学校应试属性突出、教师教学模式僵化、学生个性话语缺失造成初中生写作无话可说、有话不会说及有话不敢说的失语困境。基于此,学校应该创建良好的作文写作外部环境、构建开放的作文写作教学体系、搭建多元的创新写作鼓励机制,让初中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及有话敢说,让初中生的作文写作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9.
宣文玲 《陕西教育》2004,(10):40-40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偏离了写作的本质,作文教学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培养作文应试能力。写作对学生来说不再是源自生活的需要,精神的需要;而成了一种缺乏冲动,没有需要,而又必须得完成的沉重的负担。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之下,写作过程也已经偏离了生活的本源。在这种偏离写作本质的应试教学中,学生的作文思想缺乏、个性淹没、思维僵化、语言枯涩、技巧雷同,成了个性缺失的无魂文。作文  相似文献   

10.
<正>有效的作文教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服务。什么是写作素养?广泛地说,写作素养包括写作的理论知识、表达技巧、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我们的作文教学通常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把写作理论化、体系化、模式化、公式化,对应相应的写作理论、表达技巧、写作思维和应试技巧。但对学困生来说,这一套做法貌似训练有素,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多大的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一名并不特别喜欢规范化写作,讨厌那些结构模板、写作套路的学生,我更愿意将高中的议论文写作称为“基于阅读和谈话的半自由写作”,而不是“应试写作”。所谓“半自由”,一方面承认了应试作文的限制性我们常常说写考场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正是这个意思;另一方面,应试作文也不是“死的”,我们可以让自我意识自由出入其间比如自由命题、自选角度、自由立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98名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统计分析,提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作文应试技巧,并阐明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学生参加各类英语考试的写作测试,同时也对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将写作当作是培养应试技能抑或表达能力的方法,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实,翻开近十几年的教材和大部分写作著述,普遍表达的作文教学观念是: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写作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课程。在写作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能为学生今后成为有见地、有创意的人,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三作文训练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应试能力的提高,为此,高三语文老师一定要改变以往模式化的教学方式,明确作文训练的方向,即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作主体意识、努力发挥学生的写作优势和努力培养学生的应试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一和高二年级侧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熟悉各种文体的写作,高三年级则需要以高考为直接目标而培养应试作文的综合写作能力.根据以往经验,高三作文以材料性的议论文为主,但近几年作文要求和文体有了更为宽阔的空间,更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写作能力.下面是笔者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和经验总结,对高三阶段作文指导提出几点建议,以便和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应试作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晓诚一、明确应试作文的目的和写作条件应试作文具有特定目的和特定的写作条件,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这两个问题。应试作文的目的是取得理想的分数,这就要清楚评分的标准,按评分标准去写、去得分。应试作文是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这些条件包括:命...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训练,作文最宝贵的是言为心声,坦诚相待。长期以来,中学的作文教学不是顺应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愉快地写自己乐意写的东西,而是用政治化、应试化的种种规定束缚学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的激情,伤害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就不得不编故事,说瞎话,抄套话。这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因素。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初中。可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教师投入多,学生收获少,作文教学停滞不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种局面,该如何去做呢?到底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缺乏写作兴趣,畏惧写作训练初中学生已有多年的作文历练了,一般来讲都有一定的作文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消极被动,被束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书面语言的基础训练,作文最宝贵的是言为心声,坦诚相待。长期以来,中学的作文教学不是顺应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放手让学生自由地,愉快地写自己乐意写的东西,而是用政治化、应试化的种种规定束缚学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的激情,伤害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作文无话可说,就不得不编故事,说瞎话,抄套话。这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教师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朱娜 《语文天地》2013,(17):58-59
高中作文教学在长期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忽视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多是沿着千篇一律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加上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学生的写作趋向于程序化、表面化和简单化。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1.作文教学功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