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冒浓烟     
1979年3月,美国海洋学家巴勒带领一批科学家对墨西哥西面北纬21°的太平洋水域进行了一次水下考察。当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水潜舷"阿尔文"号渐渐接近海底时,透过潜艇的艇窗,他们看到一根根高达六七米的粗大烟囱般的石柱顶口正喷发出滚滚浓烟。"阿尔文"号向"浓烟"靠近,并将温度探测器伸进"浓烟"中。一看测试结果,科学家们不禁吓了一跳:原来这里的温度竟高达近千摄氏度。  相似文献   

2.
1967年秋,美国的“阿尔文”号潜艇在大西洋百慕达执行海底考察任务。当潜艇潜至80米水深时,一股暗流袭来,艇身剧烈晃动,尔后就像陀螺一样在水底打起转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反常水文现象,使“阿尔文”号艇长G·杰克逊惊出一身冷汗。难道“阿尔文”号要在百慕达海底遇难?随后,他又从监控室内的监视器上发现,“阿尔文”号莫名其妙地闯入一团与海水完全不同的异常液体中。G·杰克逊艇长立即下令潜艇紧急上浮。当“阿尔文”号浮至水面时,发现底下有一个直径达500米、厚度约60米的异常液体圆盘在快速打转,并慢慢向  相似文献   

3.
毗邻印度洋位于亚非之间的红海素有奇海之称。早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就在红海海底发现了四座“烟囱”。这些“烟囱”又深又长,宽仅数米,科学家们称之为“海底深洞”。从“深洞”里溢出的热水温度高达56℃。在“烟囱”附近还生活着一些奇异的生物群落。科学家还在位于红海的阿特兰蒂斯(Ⅱ)海渊的200米深海底,发现水温为59.2℃、但盐度却达257的为大洋7倍的海底盐泉。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有的地方海底水温竟高达几百摄氏度以上。同样神秘的“烟囱”也在大西洋多处发现。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亚速尔群岛(葡萄牙)水下2500米深处的…  相似文献   

4.
骄傲的黑烟     
烟囱每天从早忙到晚,冒出一股又一股黑黑的浓烟,却一直默默无闻,不声不响。浓烟则不然.它出了烟囱,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永远是一副怡然自得、趾高气扬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物理印象①     
~~科学家们首次利用电收缩效应诱导重氢(deuterium)融合。科学家们报告说,他们将燃料球压缩至原来的1/10,并加热至2×106K以上的高温,在瓶子里制造了一个微型氢弹。电压缩的时代到来了。太阳能源于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当轻元素以足够的力相互碰撞时,它们能粘连在一起,生成较重的元素。这一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因此许多科学家期待核聚变最终将是可用能源的巨大的来源。然而,为了使聚变反应进行,需要大量的热和压力。科学家们已利用磁场、激光和原子弹做到了。现在,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Z机器”又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它利用电收缩…  相似文献   

6.
一只深海电筒鱼,在黑暗、冰冷、死一般静寂的海底,打着它那盏淡蓝色的长明灯,板着冷酷的面孔,慢慢地朝“阿尔文”号载人深潜器游来。它打量着这从未见过的不速之客,绕了“阿尔文”号深潜器一圈,从嘴里吐着气泡之后,又慢慢地离开了,消失在黑暗中。  相似文献   

7.
“鹦鹉螺”号是一艘用于海洋考察的法国潜艇。科学家经常乘坐这艘“鹦鹉螺”号潜艇,探索我们星球最神秘的地方——大洋深处。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艇,从大西洋亚速尔群岛的葡萄牙岛附近海面,下潜到深海,进行一次精彩的海底漫游。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卖掉了原来的小船,将“流星号”改成了新的“蓝色海鸥号”!当他们返回海岛时,遇上了一艘褐色的单桅帆船。 孩子们到港口见到检察官。小箱子里原来就是买船的合法证件。检察官立刻带着孩子们来到港务局,将孩子们的经历告诉了值班的官员。 我们的小英雄们:伊沃、尤列、佩罗……胜利返回了。I 他通知全部I港口戒严,务必找I到这只船的下落。 “蓝色海鸥号”全速向…海鸥岛驶去。大海上空响起了少年们欢快的歌声。“蓝色海鸥号”@托涅·塞利什克尔!南斯拉夫 @林夏 $LOOK漫画工作室  相似文献   

9.
暑假,我帮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在劳动中,爸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晚上我觉得很累,便早早进入梦乡。在梦中,我梦见我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太空系邀请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乘“毛泽东号”飞船遨游天外天。“毛泽东号”飞船两侧都印有毛泽东头像,并印有多国文字。与我同行的有8位少年朋友,还有18位北航大探险者和资深科学家。当发射指挥中心那个10秒倒计时数到零时,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矗立在发射架上的“毛泽东号”大型航天飞船,在一片浓烟和烈火的衬托下,徐徐升起,随着尾部喷发出长长的火舌不断加速,一下子进入茫茫的天际。此时,一位头…  相似文献   

10.
火星之旅     
宇宙飞船“火星快车”号在太空中旅行,它抵达这颗红色星球时,花了6个月的时间。飞船的使命是进入围绕行星运转的轨道,并寻找星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据。它携带有登陆机器人——“猎免犬2”号,按计划它会弹射入火星的大气层。可是,机器人“猎兔犬2”号却与地球失去了联系。“火星快车”号将继续围绕火星运行,对它进行研究。当开始计划今后的火星探索时,科学家们也在试图发现“猎兔犬2”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玫瑰园之谜     
1979年,科学家们在Galápagos岛东北部大约370公里的海底发现了一处神秘的热水涌流,当时人们对此无法解释,只简单地将其命名为“玫瑰园(RoseGarden)”。到了2001年,科学家才确认这些热水是来自热水喷口。在玫瑰园热水喷口附近富含多种硫磺类化学物质,正是由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才使得大量奇异的管虫、巨蛤等在此聚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被科学家们形象地誉为“深海中的绿洲”,成为科学家们进行海底勘探的又一新领域。2002年6月,当科学家们再次返回这一地区时,却倍感失望,因为他们已找不到玫…  相似文献   

12.
“青霉素”是用来给人治病的一种抗菌素,特别是对那些因细菌感染而发烧的病人,特别有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科学家发现并提取成功,当时不知拯救了多少反法西斯战士的生命,因为这些战士负伤流血,伤口化脓、败血症、昏迷、高烧,而青霉素简直像“神药”一样,把一个个生命垂危的伤员救活了。那么,土壤里又怎么能长出“青霉素”呢?它到底是何物?原来是指“大蒜”。这还得从六千年以前谈起。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时,奴隶们在艰苦环境下劳动,又加上卫生状况极差,一个个病倒了,并大批大批死去。奴隶主十分惊慌,有人建议,给这些奴隶们吃大蒜,可以…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的“小皇帝”们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时,当他们拉着父母在麦当劳、肯德基里享受着价格不菲的汉堡包时,美国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一个个却成了“乞丐”在靠“乞讨”过着生活。原来,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乞讨,而是在学校扮演乞丐体验生活。据有关报道说,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校园甚至幼儿园里,吃“忆苦饭”非常流行。其宗旨据说主要是为帮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并直接或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  相似文献   

14.
蓝天上飘着一片洁白的小云朵。它飘哇飘哇,来到一家大工厂上空,低头看到一个个高大的烟囱,一排排整齐的厂房。“呀,多气派的地方啊!”小云朵一边赞叹着,一边慢慢地转悠,想仔细瞧个够。突然,从烟囱里喷出一股黄色的浓烟,张牙舞爪地向小云朵扑来,大工厂的上空顿时变得灰蒙蒙的。小云朵还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原来这是一家化工厂,从烟囱(cong)里喷出  相似文献   

15.
有一天,鱼妈妈和鱼宝宝在清清的河里做吹泡泡的游戏,突然流过来一股污水。这是怎么一回事?鱼妈妈连忙跳出水面,一看:原来河边新建了一座工厂,那高高的烟囱里正冒着浓烟,熏得小鸟离开家园飞向远方;那厂里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染得河水又黑又臭。"好可  相似文献   

16.
测量     
《小学自然教学》2004,(6):41-41
当科学家能把他们的观察,仅仅得出结论说某件东西“大”或者“重”是不够的。他们必须用工具来测量这个东西究竟有多大或多重。通过测量,科学家们能把他们的观察表达得更为精确,在交流时就能给出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50多年前的美日海战中,美国航空母舰和日本联合舰队曾多次被一艘神秘莫测的潜艇跟踪。它只观战,不参战,当它被舰艇发现并受到攻击时,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了。它的速度和反应之快十分惊人,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国的科技力量都难以建造出这样先进的潜艇,这艘神秘的潜艇被人们称为“幽灵潜艇”。“幽灵潜艇”是谁建造的呢?毫无  相似文献   

18.
那天,我从一个学校旁边走过,教室里传出了小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头顶同一片蓝天,……”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天,只见天空中发蒙蒙的,哪儿有一丝蓝天的影子?极目搜寻,却见远处几柱浓烟冲出烟囱,向空中升腾而起。曾几何时,直插云天的烟囱被视为时代发展的象征,滚滚的浓烟似乎也在蒸腾着人们的希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个个烟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一道夺目的风景。我们从这一道风景中看到的不是美,而是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沉重。如今,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现…  相似文献   

19.
海雪     
当你乘坐深潜器来到这神秘的深海世界,有时也会看到奇妙的“雪景”。在国际海洋年之际,国际海委会学者们解释了这一神奇的现象,原来“海雪”并不神秘。 1974年,原苏联的一艘轻型潜艇去北冰洋执行军事侦探任务,探测北冰洋深海水文特征。潜艇很快钻入了被坚冰严密覆盖的北冰洋,下降到漆黑一团的深海,艇长命令打开强烈的探照灯光照射。这时,窗外出现了一幅奇妙的“雪”景,无数“雪花”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甚至还能见  相似文献   

20.
你天生就害羞吗?如果你认为你天生就比别人害羞,那你就错了。美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没有人天生就害羞。这个结论是经过25年的调查后得出的。首先,科学家们发现,大约15%~20%的婴儿在出生后确实表现出羞怯的“气质”,比如当他们听到气球爆裂的声音或是被放置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时,他们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